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内陆大省,幅员面积48.5万平方公里,辖21个市、州,181个县(市、区),人口8700万。境内有55个民族成份,14个世居少数民族,3个民族自治州和4个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415万,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  相似文献   

2.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内陆大省,幅员面积48.5万平方公里,辖21个市、州,181个县(市、区),人口8700万。境内有55个民族成份,14个世居少数民族,3个民族自治州和4个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415万,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  相似文献   

3.
10月9-10日,由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联合召开的全国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现场研讨会在四川西昌举行。会议总结、交流了各地民族寄宿制学校办学经验,以讨论稿的形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族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就进一步做好民族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地方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民族工作部门的职责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同时就做好民族寄宿制学校的布局和规模管理、招生管理、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管理、经费管理、日常管理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以期有效地配合做好民族地区“两基”攻坚,保证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 保证民族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后,党和国家根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迫切需要,为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提高各民族的文化素质,在民族地区创办民族寄宿制中小学。通过采取一系列特殊性政策和措施,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地区的教育状况,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办好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办好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不仅要端正办学方向、增加投入,更关键的是要大力加强作为寄宿制学校组织活动、处理关系的各项管理工作,各级教…  相似文献   

5.
新晃乡乡建起符合标准的民族寄宿制中心小学□吴祖新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最后修建的一所民族寄宿制学校凉伞中心小学建成投入使用,为该县民族寄宿制建校工程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至此,全县22个农村乡(镇)乡乡建起了符合标准的民族寄宿制中心小学。只有25万人口...  相似文献   

6.
西北民族农村地区建立寄宿制学校既符合民族地区特点,也是现实的需要。它可以整合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提升农村学校综合办学能力,提高教育质量。但是在寄宿制学校建设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安全和心理健康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分析,作者提出了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合理布局、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管理、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家校合作水平等措施,用以促进提高西北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质量,逐步完善寄宿制学校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关于西北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办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校是国家专为少数民族举办的一种特殊办学形式。主要在少数民族牧区、边远山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设立,面向农村、牧区、边远山区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民族教育的一种重要办学形式。当前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办学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生源问题、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脱离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将寄宿制学校之根扎于民族文化之中,不仅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家长对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认同水平,还要加快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速度,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水平与家校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四川省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工作的恢复发展是民族教育史上的又一次变革,总结双语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探索进一步搞好双语教学工作的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一、实行双语教学是四川彝、藏族聚居地区教育工作的需要   四川彝、藏族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第二大藏区,彝、藏族人口达 180万和 110万,连片聚居在川西南大小凉山和川西北高原,居住面积近 6万和 20余万平方公里,彝、藏族都有自…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总人口为415.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为194万,占总人口的47.23%,其中彝族人口占43.6%,面积为6万多平方公里。州内高山、深谷、盆地、丘陵相互交错,山高坡陡,山河纵横,人口居住十分分散,交通极为不便。多数中小学生上学路途很远,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这种艰苦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决定了我州举办民族寄宿制学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01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批转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十年行动计划》),为我州民族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关怀和扶持…  相似文献   

10.
全国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现场研讨会今秋十月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召开。会议是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落实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熏实施“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情况下召开的。目的在于总结、交流各地民族寄宿制学校办学经验,进一步研讨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有效地配合做好民族地区“两基”攻坚,保证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持续、稳定地发展。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同志、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同志出席会议并…  相似文献   

11.
西部开发与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给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西部开发战略是在我国东部地区发展已有的成就、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之上,在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等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开发,是对西部社会的一次全面改革与创新。我国西部地区包括宁夏、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包括30个民族自治州和120个民族自治县的80%以上。西部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区,占国土总面积的68%左右,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33%,占全国少数民…  相似文献   

12.
铜鼓县地处赣西北,是个人口只有13万的小县,在校学生总数仅12754人,却办出了令人振奋的大教育。从1999年开始,该县致力于山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2003年初被列为"江西省山区寄宿制学校试点县",其创办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成功经验红遍全国。2007年,在全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民族地区在建设寄宿制学校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很多学者已经看到了社区教育对于农村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但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小学的保留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当地的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也更需要引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巫山县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59万人口.其中仅农村人口就有54万.占总人口的92%。根据山区面积大.交通不便.农户居住分散等特点,我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起步较早.农村初中都实行了寄宿制,部分以乡镇完小为基础的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初步成型。稳步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深人研究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由于少数民族聚居的特殊情况,凉山州寄宿制教育起步较早。2003年6月,州人民政府就颁布实施了《凉山州民族寄宿制中小学校管理办法》,促进了民族寄宿制学校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办学,各县市、各学校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2004年,全国、全省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现场会相继在凉山召开,肯定了凉山州在民族寄宿制学校办学、管理和发展上取得的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分析和阐述了作为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的裕固族聚居区——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自实现"两基"以来,在保障教育投入、推行十五年免费教育、建设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所获的成效,并依据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四阶段"理论界定了发展水平,在指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力求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参考》2014,(24):I0002-I0002
正在民族文化熏陶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畲族是贵州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全省畲族3.7万人中,麻江县占78%。从2008年9月起,该县先后撤并7所校点创办了隆昌寄宿制小学。麻江县杏山镇隆昌小学是畲族聚居区的一所大型寄宿制学校,现有18个班,学生674人,住校生485人。学校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专任教师64人。开设畲族文化课程。为开展好畲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学校请当地民间艺人来传授畲族粑槽舞、芦笙舞、刺绣、畲家歌、武术和板凳舞等技艺。让畲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民族地区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民族教育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今年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启动实施,为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记者就发展民族教育有关问题采访了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长夏铸。记者问(以下简称问):加强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是促进民族地区“两基”工作,提高“普九”质量的重要措施。民族地区如何抓住国家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的机遇,大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夏铸…  相似文献   

19.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5.5%。主要分布在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5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牧区和东部农业区的边远山区。截至2004年底,我省民族地区有中小学1231所,在校学生27.8万人(其中藏族学生14.15万人,占民族地区在校学生数的51%)。全省中小学中,用民族语言文字授课的有941所,寄宿制学校574所,在校学生11.8万人。到2005年底,全省有28个县(市、区、行委)实现“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86.8%,其中民族县17个。全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其中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平均入…  相似文献   

20.
对保安族妇女参与经济和教育调查马亚萍一保安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亦是甘肃省三个特有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在积石山县境内,又以大墩、甘河滩和梅坡三村为保安族的聚居区,也就是人们俗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