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商洛学院学报》2016,(3):52-55
《浮躁》是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葛浩文成功地英译了《浮躁》,使得贾平凹的作品开始走向世界。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角度看,葛浩文英译本《浮躁》的成功,就在于其三维的适应性选择的成功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对葛浩文英译本《浮躁》的这一解读,为贾平凹作品的英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域。  相似文献   

2.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语言简短却流传至今,并吸引众多译者对该民歌进行翻译交流。在国内,翻译领域有秦大川、朱曼华、王宏印、许渊冲等众多翻译学者及翻译大家的翻译版本,国外有J. D. Frodsham以及英国汉学家Author David Waley等翻译版本。因此,基于生态翻译学,笔者通过对几篇不同的译本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音乐维四个维度进行赏析斟酌,综析译文版本的优劣,以期为《敕勒歌》的英语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黄瑜  王晓燕 《考试周刊》2014,(23):81-82
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角度,对李照国《黄帝内经》译本进行了评析。从译者所处的翻译环境、译者对自身的适应,以及对出版商与发起人的适应,分析了译者在翻译时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分析了译者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所做的适应性选择,说明了李译本成功的原因在于译者对其所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及译者在翻译时所做的适应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的规律和艺术的学科,在针对于《论语》英译的实际运用过程当中,需要实时掌握翻译学的基本内容和构建模式,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论语》的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17):125-126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处于"主体"地位,翻译是"译者主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全面探究《红高粱家族》葛浩文英译本,从语言维、文化维以及交际维举例阐述了葛浩文对小说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选择过程,以期为中国文学翻译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6.
翻译学的构建需要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目前翻译学建设者的主要任务是为翻译学寻找新的理性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吕俊教授提出了建构的翻译学这一研究范式。本文试图从建构的翻译学的基础方面讨论建构的翻译学与翻译学构建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翻译学一直保持动态的发展趋势,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翻译学手册II》收录了35篇翻译学知名学者于2011年撰写的学术论文,主题丰富、目标明确、前瞻性强,是翻译学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生态翻译学理论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时要注重"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钗头凤》是南宋词人陆游著名的代表作,本文选取其不同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其译文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从而指出,中国古典诗词的译介方法极其丰富,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的过程中,译者不可能只使用单一的翻译方法,而是需要进行多维的适应与选择。以此,本文试图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
1986年钱钟书将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的刊物题为《中国翻译》。根据冯友兰哲学思想推断,中国翻译是人文社会科学。“科学”一词是模糊词,中西方学术界的界定有差异。受伍铁平《模糊语言学》启迪,本文从模糊语言学角度对“科学”的含义进行论述,力图解决译论界争论了十几年之久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翻译学的性质及其定位。  相似文献   

10.
浅析翻译学     
刘佳全 《文教资料》2010,(13):39-40
翻译学也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翻译学的概念和范畴并没有清晰界定.因此,学者对此多存争议。翻译学是与翻译密切相关而又相对独立的两个范畴。本文旨在通过浅析翻译学的一些现象和争议,探讨翻译学与翻译的界定.并依此分析作为学科而非科学的翻译学的发展及构建条件,以冀对翻译学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生态翻译学理论提出,译者在翻译时应做到"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这为电影字幕英译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本文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对电影《一代宗师》的字幕翻译进行了研究,译者贾佩琳(Linda Jaivin)不但实现了语言形式的巧妙转换,且对影片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以及台词中的交际意图进行了准确的诠释,不失为电影字幕英译的佳作。  相似文献   

12.
《狼图腾》是在我国文学作品学界引起过巨大反响的生态文学作品,是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灿烂的瑰宝。优秀文学作品的对外翻译是提高我国文学对外交往能力和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手段。《狼图腾》的英译本不仅做到了翻译到位、适宜外国人品读,更是在海外销量惊人,一度创造了我国文学作品版权海外输出收入的新纪录,成为我国当代文学作品向外输出的典范作品。该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出发,在充分分析生态翻译学及《狼图腾》的图腾文化及生态观念的基础上,评析了《狼图腾》英译本,并对文学作品对外翻译问题及如何使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更好地走出国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相似文献   

13.
于永波  郭佩瑶 《现代英语》2023,(20):103-106
以百度在线机译、罗经国、谢百魁的《出师表》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从语言、文化两个维度,对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相比人工译本,百度翻译在两个维度均明显出现对原文的错译和漏译,尤其是具有文化内涵词语的翻译,翻译质量远不如人工译本。罗经国采用“原生化”译法,关注修辞手法的应用,对官职和谦辞的英译保留了原文的文化内涵,但译文不够简洁;谢百魁采用“译生化”和“简生化”译法,选词精准简洁,符合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官职的翻译,谢百魁不如罗经国处理得好。  相似文献   

14.
《毛选》英译是中国翻译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译事活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将尝试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视角对这一重要的翻译活动进行研究考察,在其探讨角度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了我国90年代中期以来的解构主义翻译研究,概述了解构主义翻译学的优势与不足。由此指出,解构并不是目的,也不能导致翻译学的建立。要促进翻译学的发展必然要寻求如何构建新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翻译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对翻译进行系统的研究及翻译学的建立只是近几十年的事,而作为翻译学学科成熟标志的翻译学词典出现得更晚.翻译教学,尤其是翻译专业教学,是翻译学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培养译学人才的艰巨任务,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翻译学的发展.但目前国内的翻译教学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翻译学词典这一翻译学专业工具书在翻译教学中能起的作用也被忽视了.因此,应该加强对翻译学词典使用的指导.同时,也应该提高翻译学词典自身的质量,以更好地为翻译教学和翻译学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以霍克斯(David Hawakes)的《红楼梦》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为参照,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角度出发,探讨霍克斯对《红楼梦》中搏戏文化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桃花源记》是由我国古代东晋诗人陶渊明所创作的一篇名作,也是我国不可胜数的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块瑰宝。本文选取林语堂先生的译本,探究生态翻译学在翻译中的应用,并从中摘取译例若干,从语言、文化以及交际三个维度对译例作出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从生态学视角综观翻译,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翻译学研究的生态范式,整合适应选择度,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和生态整体主义。该书从无到有,构建了翻译学研究的崭新框架,为翻译学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宋词与唐诗、元曲一样,都是我国优秀古典文学的代表。生态翻译学理论是近几年来较为热门的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理论强调译者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适应和选择,从而更好地传达原文情感。本文借助生态翻译学理论,从不同维度对林语堂和许渊冲两位翻译家的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翻译探究提供新的视角,为中国诗词外译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