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导言】本案例是浙教版科学七(下)第3章第2节《力的存在》的教学片断,以往教学中面对"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知识点时,老师通常用橡皮筋、空矿泉水瓶等易形变的物体先来演示实验,让学生直接观察到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接着再用手挤压装满红墨水的玻璃瓶,通过观察玻璃管中红墨水水面的变化,让学生明白力作用在坚硬的物体上时形变也是存在的,只是这种形变十分微小,很难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当笔者  相似文献   

2.
一、给金鱼缸排水只要用一根细软管就可以方便地给金鱼缸排去污水.排水时.将细管一端插入水中,另一端置于低于缸中水面时,再用嘴吸一下,水就会自动流出来.或者首先将细管内充满水,用手捏住两端,一端伸入水中,另一端放到水面以下的位置再同时松手,水也会自动流出来.有同学认为,前者所述的排水法,是嘴通过细管把水直接吸出来的,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水实际上是靠大气压强给“压”出来的,而不是嘴直接吸出来的.嘴吸出的只是管中空气.由于管中的空气被吸出,管中压强减小,大气压就把水从缸中压入管内,当管的下端低于缸内水面…  相似文献   

3.
实验教学与仪器-2002-06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我们将随处可见的空酒瓶应用于实验教学,或作演示,或供学生作课外兴趣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效果颇佳。在此,笔者将介绍部分应用实例,供同行们参考,商榷。1弹性形变实验将空酒瓶盛满红色水,塞上一带有很细吸管的橡皮塞(或橡皮泥塞),在细管的水位处围上一圈细线作为标记,然后用手捏紧瓶壁同时用力往桌面上一压,由于瓶壁和瓶底受到手和桌面对它的弹力作用而发生形变,将发现细管内的水位超过标记突然上升。如图1所示。当放手后,水位降回原位。2惯性实验a.将空酒瓶横置…  相似文献   

4.
中学物理教学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而且发展智能更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协调起来呢?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考的一种好的方式。比如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时,用一个玻璃烧瓶在塞子上插上细玻璃管,里面装有红色的水,当用手捏烧瓶时,细管内的红色液体会明显上升,这个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因为他们直观地看到平时认为很坚硬的玻璃在力的作用下很轻易地发生了形变。然后引导他们思考:当一只蚂蚁站在桌子上时,桌子会不会发生形变?这样,学生在好奇中主动思考得…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试验修订本)第7页“做一做”小实验中的显示微小形变装置:取一个大玻璃瓶,装满水,只显示用手挤压玻璃瓶,容积减小情况,易使学生形成瓶受挤压时容积一定减小的定论。这里介绍一种简便的演示方法,说明瓶受挤压时容积减小的情形,也有受挤压时容积增大的情形。a.制作。取一个扁形玻璃瓶(酒瓶或药瓶),配一个插有细长毛细玻璃管的单孔橡皮塞。先在瓶内装满滴有红墨水的水溶液,然后用插有毛细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装置如图1所示。b.演示。①双手四指与拇指挤压玻璃瓶的宽面,会发现细玻璃管内红色液柱上升。用…  相似文献   

6.
韦炳耀 《中学理科》2004,(10):6-8,51
势能:①原来已处于高处的物体与原来处于低处后被举到高处一样,都具有重力势能;②具有弹性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就不发生弹性形变,此时也就没有弹性势能,若发生弹性形变,则具有弹性势能.  相似文献   

7.
中师物理教材中,“微小形变的观察”实验,是用横截面为圆形的玻璃瓶来演示的。我们通过分析,并对不同形状的玻璃瓶进行对比试验,发现用横截面为椭圆的大玻璃墨水瓶效果最佳。实验时,先将瓶中装满红颜色的水,然后,将插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牢瓶口即可。当两手用力挤压扁处时(如图),即施力F1、F1’,就看到管中红色水柱上升,松开手,则管中  相似文献   

8.
一、刚体知识概要 1.刚体在无论多大的外力作用下,总保持其形状和大小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刚体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效应不显著可被忽略时,即可将其视为刚体,刚体内各质点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是其重要的模型特征.  相似文献   

9.
微小形变的放大演示可形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设计制作方法可多种多样,只要能够生动说明问题即可。笔者用简易装置达到了目的:250ml玻璃瓶一个、毛细玻璃管一根、橡皮塞一块(图1)。设计优点在于简单、巧妙、可一物多用,利用玻璃瓶及其内封存(可用液体封存)的空气或液体的传感作用(感知温度和形变张缩)可说明许多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土壤的种类时,课本中是用三个去底的长颈玻璃瓶搁放在木架上,里面放入各种土壤进行实验。制作木架、去底的玻璃瓶都要花一定的精力、时间,特别是去底的玻璃瓶,老师制作时,稍一疏忽没有将瓶底口磨平,学生使用时就有可能割伤手。因此,在研究土壤种类的实验中老师一般只做演示,很少让学生做分组实验。其实,我们的实验室中有很好的工具,它可以帮我们给学生开好这个分组实验。用漏斗代替去底玻璃瓶,用过滤纸代替蒙在瓶口的布,用三脚架代替木架。把漏斗放在木架上,过滤纸放在漏斗里,将土壤放入漏斗中,就可以进行试验了。但要…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一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都和弹簧相似或多或少地会发生形变,并且在变形状态下对所接触的其它物体施以一定的弹性力,其大小决定于该变形物体的性质以及所发生形变的特性和大小,弹簧是中学生最熟悉的简单例子,它遵从胡克定律F=kN△l,其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之间.任何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可以直接看出;但有的形变极其微小,必须用特殊的仪器或方法才能将其显示出来.为了让学生亲眼看到微小形变发生,我们用铁架台、金属杆、金属丝、金属片等简单器材制作了一个能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笔...  相似文献   

13.
微小形变的放大演示可形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设计制作方法可多种多样,只要能够生动说明问题即可.笔者用简易装置达到了目的:250ml玻璃瓶一个、毛细玻璃管一根、橡皮塞一块(图1).设计优点在于简单、巧妙、可一物多用,利用玻璃瓶及其内封存(可用液体封存)的空气或液体的传感作用(感知温度和形变张缩)可说明许多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玻璃的弹性     
可用下述演示,表明玻璃具有弹性: 用有颜色的水将一个玻璃瓶注满,然后在橡胶瓶塞上装上一根玻璃管(玻璃管的孔愈小愈好),并把它们塞进玻璃瓶,这样,就会有一些水被压进玻璃管并停留在那儿。用力压玻璃瓶将会引起玻璃管中的水移动。从而证明玻璃具有弹性。如果用一个底面为椭园的细长玻璃瓶,则瓶中体积的变化取决于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课教学中通过压弹簧、拉橡皮筋、弯尺子、捏海绵等活动,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施力时物体形状的改变,撤除外力时物体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但是有些物体的形变极其微小,用肉眼观察不到,如玻璃瓶等,学生很难想象和接受这些物体在受力后也会发生形变。这里,要借助一定的仪器将微小形变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课教学中通过压弹簧、拉橡皮筋、弯尺子、捏海绵等活动,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施力时物体形状的改变,撤除外力时物体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但是有些物体的形变极其微小,用肉眼观察不到,如玻璃瓶等,学生很难想象和接受这些物体在受力后也会发生形变。这里,要借助一定的仪器将微小形变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7.
浅谈《大学物理学》中的物理模型朱学通一、物理模型的普遍性在《大学物理学》中,作为研究对象的物理模型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在力学中,引用了许许多多的物理模型,例如:只有质量而没有形状大小的“质点”;在外力作用下不发生形变的“刚体”;没有质③而且不可伸长的...  相似文献   

18.
有些家长见孩子摔倒后,连忙将其拉起来并用手在扭伤的地方揉一揉,认为这样能使血脉流通,可防止淤血,减轻疼痛。其实,这种乱揉搓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刚扭伤后,患处的肌肉和肌腱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肿胀和断裂;血管受到外伤,也会发生破裂现象。血管里的血液向外流和向外渗,所以局部肿胀发红。如果这时用手一揉,肌肉纤维会断裂得更厉害,受伤的血管受到刺激,向外流血和渗血会更严重。有些人刚受伤时患处可能不太肿胀,结果用手一揉,肿得更厉害了,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扭伤很严重,用手乱揉的害处就更大了。若是发生了骨折,还会…  相似文献   

19.
在水平面上相靠的两个相同的物体,它们之间是否有弹力作用? 回答应是不一定,这要看相靠的情况和水平面是否光滑等因素而定。因为,使两物体“相靠”的过程中,需要有水平方向的外力作用在物体的外侧(如图),这时,两物体相向的面发生接触(相靠),从而产生形变就有弹力产生。当外力撤去后就会出现多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龙虾的眼睛由许多极细的能反射光的细管组成,这些细管自觉地整整齐齐地排好队,形成了一个球面时,相应的细管就会尽职地感知这些光,并会产生反射,就这样,敌人还在一个遥远地方做着美食梦时,龙虾就已发现了对方的身影,准备开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