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学生物学实验中,研究植物细胞水分代谢的原理时,有以洋葱表皮细胞为材料制作细胞质壁分离装片观察质壁分离现象的实验。方法是用载玻片、盖玻片、紫色洋葱表皮、蔗糖水溶液制作水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本实验要求用紫色洋葱表皮,是因其细胞内的液泡呈紫色,在观察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液泡颜色浓浅的变化比较明显。但是洋葱外表皮仅局限于周围边缘的一部分是紫色的,加之外表皮皮层薄,不易撕取完整,且外表皮细胞质不够浓厚,不易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因此不如取内表皮做材料好。内表皮胞质浓厚,但却不是紫色的,学生初次实验就不容…  相似文献   

2.
细胞质壁分离现象实验的改进方法,贵刊已陆续登载了几篇,真是各有千秋,这里就我们的改进方法阐述如下: 1.取材 洋葱内表皮。洋葱有内表皮(上表皮)和外表皮(下表皮)之分。实验指导书中只要求取洋葱表皮,这样学生操作中就有其随意性。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取内表皮还是外表皮,其实验效果差别很大。针对取材问题,我们分别取同一实验材料的内表皮和外表皮进行几十次的制片观察,记录证明:取洋葱的外表皮很难观察到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而取其内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达100%,并且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生物课本中“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取材是紫色洋葱.在我国北方,紫色洋葱不耐贮藏,市场一般不易买到.我县各校在做此实验时,多用黄色洋葱代替.学生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撕取这种洋葱表皮较困难.一般都撕得很厚,显微镜观察的细胞重重叠叠,模糊不清.再加上黄色洋葱颜色极浅,所以实验中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不易观察到,成功率很低.  相似文献   

4.
徐婧宇 《教师》2019,(10):103-104
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若植物细胞能够自动吸收外界溶液中的物质,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就可以自动复原。反复使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进行实验,并无法成功展示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寻找能使自动复原现象明显的溶液才具有推广学生实验的教学意义。将洋葱外表皮细胞直接放在6.25%的甘油溶液中,观察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情况,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实验中,学生对蔗糖溶液是否能透过细胞壁、半透膜是否包括原生质层等产生疑问。通过引导学生采用葫芦藓叶肉细胞、彩叶扶桑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的观察,成功解决相关疑惑。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物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都需用洋葱,我校虽为农村区完中,但由于洋葱生长的季节性关系,做上列实验时不容易找到新鲜洋葱,而用隔年的洋葱,保存也较为困难。为保证学生分组实验按时完成,几年来我对上述两个实验做了改进。  相似文献   

7.
基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紫色外表皮取材困难的问题,利用光照处理,获得紫色内表皮,解决问题,简化实验.利用黑藻叶肉细胞及番茄果肉圆粒状细胞进行实验拓展,观察不同材料质壁分离的现象,巩固渗透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常出现一些异常的实验现象,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我根据多年指导学生完成此实验所积累的资料,对常出现的异常实验现象分析如下:一、镜检视野中有模糊和清晰两重物象[原因]取材过厚,有几层细胞。[纠正]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的表面划一个小正方形,用镊子尖沿小正方形上边轻轻刮下一段表皮,再用镊子夹住这一段表皮轻轻地往下拉,撕下一层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二、铸检视野内无紫色液泡的细胞「原因〕取材部位不对。[纠正」在洋葱深紫色的地方取材。三、镜检视野中无质壁分离现象「原因…  相似文献   

9.
第一,从“改”字入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我在生物教学中结合新教材,从“改”字入手,大胆改变一些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而不拘泥于固定的问题解决程序,比如同一实验可用不同的方法或材料来优化组合设计。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教材介绍的实验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其细胞中液泡大而且有颜色、易观察,但紫色洋葱一时较难找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试用多种实验材料,对比效果。比如有的学生带来了大红花,有的带来洋蹄甲等有颜色的花。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大红花是做该实验较理想的材料。大红花的液泡呈深红色,比洋葱更容易观察到…  相似文献   

10.
关爱萍 《生物学教学》2007,32(11):54-54
在人教版高二生物学教材中,提供质壁分离试验的材料是紫色的洋葱外表皮。因其液泡中有色素,所以利于试验现象的观察。如果选用无色的试验材料,怎样才能较清楚地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呢?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细胞膜与细胞壁分离,理论上可以看到细胞膜。但是细胞膜很薄、无色,且折光率很低,即使对于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处于分离状态,只是明显见到中央大液泡的体积变化,对于细胞膜的轮廓很难辨别。那么,怎样通过质壁分离试验较清楚地观察到细胞膜呢?  相似文献   

11.
成熟的植物细胞与高浓度的外界溶液接触时,由于存在半透性膜及膜两侧的浓度差,细胞内水分外渗而发生质壁分离。此后,当与清水或低浓度的外界溶液接触时,又由于外界水分内渗而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该实验成功与否,关键之处有二:一是实验材料(洋葱表皮细胞)的死活。如果所用材料为死细胞,则注定实验要失败。二是外用溶液浓度的大小。所用溶液浓度不能过高,如用蔗糖溶液超过50%,虽然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显著,但细胞也会因大量失水而死亡,致使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复原,实验失败。针对上述情况,我在教学中对该实…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的新教材得到了全面推广,一些与教学相配套的实验也要实施到位,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实验的效果,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整个过程。在高中生物学必修1模块中,有好几个实验需要用洋葱,如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等一般使用的是外表皮细胞,但也可以用洋葱紫色内表皮细胞做实验。1洋葱紫色内表皮培养的总述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选用的实验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而学生在剥取洋葱  相似文献   

13.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高中的一个探究性实验。教材中利用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用紫色洋葱的外表皮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最后得出结论: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但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开来,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14.
新编高中生物课本为配合《植物的新陈代谢》一节的教学,增加了三个学生实验。其中,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的交换吸附现象”都要用紫色洋葱做材料。由于季节地区的限制,有时紫色洋葱不易得到,班级多的学校开支也比较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生物》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选用的材料紫色洋葱,由于其结构特点,紫色液泡容易破裂,无法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们把实验材料氦用兰州地区极易采到的水绵。实验证明,水绵是此实验的理想材料,而且还能测定出蔗糖溶液的最适质量浓度。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以紫红色大葱(价廉,市场四季可购得)代替紫色洋葱;“观察根对矿质元素高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实验以葱根(实验前一天从市场购得,洗净后保鲜)代替洋葱。  相似文献   

17.
<正>洋葱植株属百合科葱属,食用部分为洋葱头,洋葱头耐储存,易生长,在高中实验教学中常有应用,如"观察植物的质壁分离""观察植物的有丝分裂"等实验都使用了洋葱作为实验材料。而我利用生物兴趣小组时间和学生一起利用洋葱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以探究洋葱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况。一、探究问题问题1:洋葱植株培养根尖时,选用老洋葱和新洋葱效果相同吗?为什么?问题2:洋葱植株在光下和暗处的生长状况有区别吗?问题3:洋葱植株在单侧光下如何生长?  相似文献   

18.
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延伸估测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参考方案:1.先进行预实验,配制0.1~0.9M的9组浓度等梯度较大的蔗糖溶液,先后9次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在该组溶液中的质壁分离情况。  相似文献   

19.
细胞活体染色可增加质壁分离实验效果湖南省华容县第二中学(414215)陈正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这一实验,在教科书中指出:该实验材料是紫色的洋葱,不需染色可直接观察到液泡体积大小的变化。洋葱的表皮,实际上只有外表皮呈现出紫色,但对于初学者来说...  相似文献   

20.
张丽  张松  俞佩芳 《生物学教学》2006,31(11):44-46
“质壁分离”实验是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该实验可进一步了解细胞的渗透吸水原理。目前,多种版本的高中教材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大多是采用洋葱鳞叶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并用30%(即0.3g/mL)蔗糖溶液处理,观察质壁分离现象,人教版新教材中采用的就是这一常规方法。上海版新教材在此基础上还增加定量实验内容:分别用10%、20%、30%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外表皮,要求测量各浓度下10个细胞的质壁分离后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后的结构)长度和细胞长度并算出比值,即B/A(%)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