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强 《河北教育》2005,(14):84-85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同时,随着社会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差别。他们愿意对“知心朋友”倾吐自己内心的秘密,不愿意与那些用导师式口吻对他们说话的人进行感情交流。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把心里话“对自己说”或“对日记本说”,向同学和师长隐匿秘密。由于他们把内心的感受隐藏起来,以致常常产生孤独感,他们迫切需要求得别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学生的不良品行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主要的有行为过失类、心理失衡类、认识错误类、情感异常类、意志薄弱类和行为习惯不良类等等。但究其本质来讲,他们的内心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却是相同的,这些矛盾是:1.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品行不良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不愿意别人提及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更不愿意被人批评。他们害怕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指责,也怕受到同学的歧视和冷落。但是,因他们长期生活在偏见、歧视的氛围中,他们的内心对自己也轻视起来,从而产生自卑、自甘落后的心理。因此,他们既自尊又自卑,既瞧不起自己,又…  相似文献   

3.
周晓静: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他会从一个天真烂漫、无话不说、像水晶一样透明的小儿童成为一个成熟的、不再被人一眼看透的大人.中学生与小学生相比,其内心就深沉多了,他们开始学会在他人面前有所保留,不再事无巨细地向他人絮叨,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秘密世界.各位都是有丰富教育经验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对学生心理有较深的了解.一般说来,中学生的秘密包括哪些方面呢?不同的个体和群体会有什么样的差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你怎么看待和处理学生心中的秘密?请大家就此话题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4.
用心理周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心理周记"的提出 (一)心理周记是班主任应对学生闭锁心理的极好对策 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社会性的不断增强,加之独立性和自尊心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初步形成,他们开始不愿意向别人坦露自己内心的秘密,部分学生出现了心理上的闭锁性.闭锁属于学生的一种适应环境和进行自我监控的消极手段,割裂了师生间的心灵接触.心理周记便成为班主任应对学生闭锁心理的极好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德国诗人海涅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随他而去,随他而灭。"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十分丰富、十分复杂的世界,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学习、生活、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矛盾和困惑。尤其是家庭有问题的学生,他们在心理上往往要比正常家庭的孩子复杂得多,他们往往易形成孤僻、自卑、反抗等心理,他们的内心极度地需要他人的关爱与呵护,理解与帮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心理换位心理换位就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互换位置.在人际交往中对所遇到的问题,能设身处地地从对方所处的位置、角色、情境去思考、理解和处理,深刻体察他人潜在的行为动因,不以自己的心态简单地看待问题,对待他人.“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通俗地说明了这种心理活动的特点.实际上,心理换位就是要克服“自我中心”.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先提出“自我中心”这一概念.意思是指一个人只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和感情去看待周围世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皮亚杰认为,人在儿童时期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倾向,以为处在不同视角的别人所看到的东西与自己看到的一样,自己的看法总是对的.应该说,与儿童最初的毫无自我意识甚至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相比,他们形成“自我中心”意识是一个进步.因为他们到底能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别出来了.但是“自我中心”倾向并不简单地随个体的成长自行消失,即使在成人身上,也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而这后来的“自我中心”倾向对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就不再是促进了.换言之,在成人身上的“自我中心”倾向使人不能清醒地认识客观事物,妨碍着人们的理智,妨碍着人们的感情交流,妨碍着人们相互真正意义的理解.而要克服“自我中心”,就需要学会心理换位  相似文献   

7.
答父母问     
善待孩子的日记天津一读者来信问:我们感觉孩子自从进了中学,越来越对我们家长封闭了心灵,日记也不让我们看了。为此还弄得很不高兴。您说我们该怎么办? 答:孩子记日记正反映了中学生最显著的心理特点——闭锁性。他已不再像儿童时那样直率,不愿意把内心的一切秘密轻易地吐露,可他们又需要倾吐,日记便成了最好的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以往收到的少男少女来信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些中学生常常抱着“你不搭理我,我也不搭理你”、“你不和我交朋友,我还不稀罕和你交朋友呢”的心理来为人处事,这种做法怎么能获得朋友的合作与帮助呢?有的人非常渴望友谊,但他们却不肯向对方敞开心扉。一位名叫胡凌琳的中学生曾经写信诉说没有朋友的烦恼。她说:“上了中学以后,也许是因为大家都长大了的缘故吧,个个变得勾心斗角,相互利用。我讨厌这种情形,所以我变得深沉、冷漠,决心用孤独和寂寞包裹自己,在内心的痛苦中磨炼自己。我对班级的事情漠不关心,把‘我行我素’当成座右铭。…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时常犯一种“冷热病”。有时,他们非常自负,觉得自己什么都“能”;有时却由于很小的挫折,他们又自暴自弃。这是中学生“青春期”人格不稳定性的一种突出表现。中学生的年龄大都在13岁至19岁阶段。这个年龄的学生,女生在初中一年级,男生在初中二年级约有50%开始进入“青春期”。而在高三年级,则无论男女生,均为100%步入“青春期”。他们在生理上由于性器官成熟而带来了身体各部发育的突然变化。同时,这一生理发育的“突变”又引发了心理上的明显矛盾现象。一方面,生理发育的成熟,使他们产生了要求人格独立的心理需要。他要显示  相似文献   

10.
14岁的小颖离家出走了,在走之前她留给好朋友一张便条:“我爸妈经常把我当小孩看待,不给我一点发言权。昨天他们又给我请了一位家教老师,我说我不喜欢,他们就打我,我实在受不了了。难道大人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吗?”小颖遇到的问题,许多孩子也曾遇到过。一位家长说:“我工作忙,和孩子的接触较少。我尽力给他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他不但不能理解我的辛劳,而且不愿意和我交流,我也完全猜不透他在想什么。现在的孩子怎么变成这样?我太想了解自己的孩子了,但是又不知道从何做起。”据了解,不少家长有此困惑。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最典型的心理现…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一般为十一、十二岁至十七、十八岁,他们正处在青春期(也即所谓的青少年时期),生理和心理都逐渐地在发展、变化和成熟。他们开始对生活有了自己的看法,心中也有了自己的秘密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时期正经历着一个“心理断乳期”,随着生理发育走向高峰,在心理发育上也开始产生独立趋向。正当青少年与长者在心理上产生这种裂痕的时候,友伴交往却使他们很自然地进入一个崭新的精神世界,于是他们便把自己的情感转向自己的伙伴。交友结伴,珍重友谊,这既是青少年的心理需要,也是他们情感发展的特点之一。那么,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做自己的朋友呢?1.诤友型。交诤友是正确选择朋友的一个重要方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错误,能有朋友及时指出来以帮助改正,或是打打预防针以防患于未然,这实在是人…  相似文献   

13.
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身体和心理都在迅速成熟,他们在不断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秘密。有些时候,学生是愿意把自己心底的隐私向信得过的老师倾诉的。作为师长,我们除了正确引导学生外,还要当好学生秘密的守护者。  相似文献   

14.
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年轻的大学生应该热情奔放、朝气蓬勃,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大学生性格孤僻,害怕交往,莫名其妙地将心理封闭起来,顾影自怜,无病呻吟。他们不愿意走向人群,又一个劲儿地埋怨别人不理解他们,不关心他们。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称为闭锁心理。闭锁心理走向极端,会使人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寂。闭锁心理也往往会形成人的离群性格,不乐于与他人交往,使人际关系处于“冰冷”状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什么使大学生产生闭锁的心理呢?身心发展的特定阶段是产生闭锁心理的渊源所在身心发展的特定阶段产生闭锁心理的…  相似文献   

15.
《家庭与家教》2004,(12):53
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中学生都存在着心理困惑。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中学生受到的心理困扰十分明显,心理矛盾很突出。由于中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认知结构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对社会和家庭的高度依赖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会遭遇到更多的挫折,因而更容易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三情”:亲情、友情、爱情。三情俱备,才能充分满足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已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便开始寻求友情——同性和异性的友情。但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性解放思潮的双重影响,社会和中学生自身对其异性间的交往到底是友情还是恋情,概念模糊,于是中学生异性交往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敌视”现象:分明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对对方满怀好感,非常想和对方交流,却迫于舆论的压力,装出你不理我、我不理你的样子,内心满肚子话,脸上却冷若冰霜,公开场合互不…  相似文献   

17.
一 儿童隐私意识的发展阶段 儿童的隐私,反映了儿童与其交往对象的一种人际关系。儿童稍大一些,如六七岁左右,就开始在人际交往中建构起自己的隐私,体验到秘密所带来的神奇的分隔力。他们开始知道什么是隐私,有了一些关于隐私的神秘体验,但是不能真正地理解隐私。如他们会说:“不告诉你我昨天晚上尿床了,因为这是我的秘密。”儿童的隐私意识主要来自于儿童和世界的互动,不仅包括和人的互动,也包括与物的互动。孩子的隐私意识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说,乃是人们内心隐秘的回响.雨果认为:“人心是艺术的基础,就好像大地是自然的基础一样.”列夫·托尔斯泰断言:“艺术的主要目的——如果有艺术并且有艺术目的的话——就在于显示、说出人类灵魂的真理.说出用普通的语言不可能说出的这些秘密.艺术就是从这中间产生的.艺术是显微镜,它引导艺术家去窥测自己心灵的秘密、并把人所共有的秘密揭示给人们.”  相似文献   

19.
隐私,是每个人心中不愿告诉他人的秘密。应该说,人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不例外。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总爱在自己的抽屉上锁上把锁,似乎有什么秘密。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特征,它体现了一种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锁”,宣告了他已成长为一个拥有个人行为秘密的成人,不再像童年时期那样,心里有什么话都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时期的中学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以至于不少学生感到难以获得理解,觉得孤立无助,只好将矛盾心理隐抑在心灵深处,备受煎熬,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严峻的现实提醒着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优化心理环境 研究证明:某一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与该个体所处的心理环境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