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回放《第一次真好》教学实录师:(在柔和舒缓的背景音乐中)记得曾经有位诗人这样说过,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从自己的第一声啼哭声开始的,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的,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幸福!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由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组成的!第一次背起小书包走进学堂,第一次学有所成回报社会,第一次和自己最心爱的人携手迈进婚姻的殿堂,第一次真正静下心来享受天伦之乐.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背景音乐渐停)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让我们同她一起感受、一起思考人生这个严肃而又重大的主题!哪两位同学先来把课文朗读一下,让我们来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好,已经有两位同学上台了.  相似文献   

2.
李文 《青海教育》2010,(3):27-27
于永正老师在他的《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一文中说:“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众所周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3.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程少堂先生关于《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说:“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  相似文献   

4.
<正>孔小波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曾获教育部部级优课,省语文年会优质课一等奖,省教科院论文评比一等奖,市评优课一等奖,市课题评比一等奖。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市级课题两项,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参与苏教版语文必修教科书数字化资源编写工作等。在《中国教育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等报刊发表文章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两篇。  相似文献   

5.
范恒 《语文天地》2013,(2):37-38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熏陶,智慧得到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重"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淡化陶冶学生情操的情感过程,将语文课上成了像数理化学科一样的练习课、操作课,让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语文课需要"语文味"。  相似文献   

6.
李仁南 《考试周刊》2011,(84):58-58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展示着突现新课标灵魂的精彩“镜头”呈现出蕴涵新瀑改理念的喜人景象。但是我们也廊该看到,在诠释新的课程理念,演绎新的课程文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非语文课的现象。例如过分强调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用眼花缭乱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取代了对字词句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这已是业内有识之士的共识。从教25年的我始终践行语文课的宗旨,深刻地体验到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在。我以为语文课中的"语文味"的内容在于语言文字,而表象则在于读写的训练。读写训练是通过内现形象,感受意境,品评韵味等来感悟,体会语言的形式美、表达美,并通过朗读、比较、迁移、想象等训练途径把握语言表达形式特点及规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若干语言文字训练以及读写训练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以为在日常教学中应遵循践行,方能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之目的。一、层递法,掌握规律层递,是指语言文字训练的层次性和渐进性。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企图揠苗助长,那么必将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9.
语文姓语,小语姓小,在课堂上,我们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编排体系,在有关字词句篇的教学中,确保学生有大量时间去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并力求将语言训练的过程展示得妥帖自如留有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
要上好语文课并非易事,因为语文包罗万象,就像一部百科全书,所以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味",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没有吸引力,很难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味",简单说就是以语言学习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要想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听、说、读、写定要贯穿其中,教师还应博学多才.  相似文献   

11.
每逢佳节去乡下探望年老的父母,总会去拜访我的小学语文老师施老师。每次见到她,我总会忆起三十年前的施老师那些语重心长的处罚。有一次,我们带着刚刚从校外捉来的蜜蜂到教室上课。趁施老师转身写板书,我偷偷欣赏着自己的战利品——一只只蜜蜂在玻璃瓶中"嗡嗡"地着急地来回探寻出路。可谁知乐极生悲,得意的我一不小心将瓶盖碰落到了地上。这群蜜蜂立刻开始了"胜利大逃亡",教室内顿时炸开了锅。施老师望着一脸惶恐的我反而笑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改的引导下,语文课异彩纷呈,但缺乏实效性。归根究底,现如今的语文课缺乏"语文味"。那如何才能上出"有语文味"的课呢?简单的可以用三个字概括,那就是扫、清、搬,从这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把语文课堂上出真正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3.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特有的情境,或者说是语文教学特有的情趣。语文课堂上语文味的产生,关键在于语言、文字、文章的诵读品味,以及借助语言文字而进行的交流讨论。没有准确的语言体味作为载体,情感的抒发往往成为呓语,道义的阐释常常难以完成。语文味就是在语言学习的情境中,师生紧贴文本的地面,穿过字  相似文献   

14.
怎样使自己的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使语文课堂不是舞台,但胜似舞台,使学生津津乐道,回味无穷?笔者认为,我们应抛弃浮华,走出语文课低效、浮躁之风,要立足工具。力求从字词教学、朗读指导、感悟文本、学法引导、读写训练等角度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弘扬人文,才能上出语文味浓郁的课,让学生领略语文课堂的无穷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怎样使自己的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使语文课堂不是舞台,但胜似舞台,使学生津津乐道,回味无穷?笔者认为,我们应抛弃浮华,走出语文课低效、浮躁之风,要立足工具,力求从字词教学、朗读指导、感悟文本、学法引导、读写训练等角度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弘扬人文,才能上出语文味浓郁的课,让学生领略语文课堂的无穷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当然,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无可否认的,但如果仅以此作为语文学科的唯一教学目标,则限制了语文的内  相似文献   

17.
18.
语文以其特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而成为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科。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目标有着明确的定位:“工具性和人文性”,以“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那么,如何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下面,我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的实施,为中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气象。语文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出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为了使课堂更有实效性,教师要编写好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等内容。课堂上,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进行自学、讨论和展示。我参加学校的第一期课改实验,开始,我和学生都热情高涨,激情澎湃,毕竟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