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薇 《海南档案》2005,(2):12-14
近年来,我国的档案学界对信用档案及信用档案工作的研究已有一定规模,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档案学研究人员和档案工作都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信用档案必定是档案工作新的工作领域和监管重点,然而各方对什么是“信用档案”还不是很清楚,因而各持己见。“信用档案”是档案工作进军社会诚信建设的突破口,也是档案学界对正在建设中的信用档案体系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信用档案,是在信用体系建立过程中,用来支撑信用体系的各种记录和相关数据.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论信用档案     
《浙江档案》2003,(3):44-44
赵嘉庆在《上海档案》2003年第1期上刊登此文。笔者提出,信用档案是一种特殊的专门档案,它本身有特定的活动范畴和专门的内容。信用档案的地位和作用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信用管理活动密不可分。信用档案是信用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信用档案是社会联合征信机构进行征信服务的重要信息源;信用档案及其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国家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主要内容,是信用经济的基础;信用档案及其管理体系的建立,将大大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促进档案工作跟上时代,快速发展。信用档案的特殊性决定了信用档案的管理要遵循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4.
自200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以便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以来,如何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就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近年来,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已经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政府、企业等部门均在信用档案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档案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汪洵 《浙江档案》2005,(10):12-13
信用档案作为一种专门档案,除具有一般档案的属性--原始记录性以外,还具有诸多与其它档案不同的特点: (一)形成主体的多元性 信用档案是信用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进行信用交易、接受信用监管和信用服务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个人信用档案是反映公民在社会活动中信用关系的原始记录,是社会信用档案体系的组成部分。加强个人信用档案建设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要求,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就目前而言,如何有效地开拓个人信用档案资源.服务改革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针对个人信用档案建设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就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监管之道——关于建立健全政府信用档案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正德 《中国档案》2005,(11):20-22
现在,加快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信用档案体系建设也受到普遍的重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必将起着最重要的主导作用。这一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监管上,而在监管的全过程中,政府的  相似文献   

8.
傅薇 《档案时空》2003,(8):15-17
近年来,我国的档案学界对信用档案及信用档案工作的研究已有一定规模,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档案学研究人员和档案工作者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信用档案是档案工作新的工作领域和监管重点。然而对什么是“信用档案”还不是很一致,各持己见。“信用档案”是档案工作进军社会诚信建设的突破口,也是档案学界对正在建设中的信用档案体系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石。信用档案到底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后面的研究就难以继续下去。在这样一个分歧与共识并存的局面下,我们有必要首先对“信用档案”本身作一些探讨。模糊性认…  相似文献   

9.
陈静 《档案与建设》2006,(1):35-36,38
目前发达国家的信用档案管理体系比较完善,一些发展中国家随着本国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也日益重视本国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这些国家的信用档案建设虽然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但是它们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地处东南亚地区的泰国的信用档案建设就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泰国是东南亚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1995年世界银行已经将泰国列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它在信用体系的建设:疗面也比较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冯珺 《兰台世界》2012,(23):31-32
社会信用体系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来说至关重要。信用体系包括信用制度、征信体系、评估体系等多个方面,这些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信用档案的建设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加强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监管,确保广大师生饮食安全,近日,山东省东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迅速行动,严格按照《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规定,着力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建设。截至目前,全市271家持证学校食堂已经全部建立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  相似文献   

12.
许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工商系统建设“诚信工商”为契机,着力搞好企业信用档案建设,大力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为维护市场信用秩序做出了积极努力,收到了明显成效。1 建立信用档案,让诚信看得见信用体系的完善离不开信用档案的建设,建好用好信用档案对于丰富  相似文献   

13.
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探讨在辽宁如何逐步构筑科学有效的信用档案管理体系,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辽宁省档案局邀请有关领导及部分专家学者,就信用档案的定义及范围、信用  相似文献   

14.
《云南档案》2003,(4):36-36
<正> 汪海婴在《浙江档案》2003年第三期撰文指出: 一、信用档案体系的构成 所谓信用制度,就是社会信用生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与信用主体有关的各种信用记录,它涵盖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方面。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应该由个人信用档案、企业信用档案和政府信用档案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5.
加强企业信用档案管理 促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设社会诚信体系是上海市委、市政府近年来着力推进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过程中,本市各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产生了人量的信用档案。这些信用档案既是国家档案资源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信用档案的概念比较宽泛.从狭义上讲,信用档案主要是指法人、其他组织  相似文献   

16.
信用档案,重在整合。建立征信机构,整合信用档案,是开发信息资源、推动社会信用体系有效运转的突破口。一、企业征信机构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企业征信机构的职能,包括整合金融、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在职能管理中形成的,以及企业自身形成的信用档案信息,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按照一定的规范向社会提供利用,一句话,就是信用信息的采集与披露。它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社会信用体系包括人们的信用意识和需求、以信用为基础的交易行为、社会化的信用数据采集与披露,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其中信用数据采集与提供是关键环节。没有这样的机构…  相似文献   

17.
信用档案是打造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最先面临的就是“信用”。温州作为一个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正在打造“信用”,因而建立健全的国民信用档案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一、信用档案体系的构成所谓信用制度,就是社会信用主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与信用主体有关的各种信用记录,它涵盖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方面。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应该由个人信用档案、企业信用档案和政府信用档案三部分组成。1.个人信用档案包括以下内容:(1)个人身份证明和社会关系档案:包括个人的身份证明、户口证明及家庭其他成员情况、个人的职业经历和社会关系等。(2)个人及…  相似文献   

18.
信用档案管理中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活动需要建立一个能够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和规范市场交易的信用制度。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两大块内容:一个是信用信息的征集和管理,另一个是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其中,信用信息的征集和管理主要就是指信用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它是社会信用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要想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约束机制,必须建立起客观全面地反映个人、企业信用状况的信用档案。没有信用档案,就没有可供查证和共享的信用信息,信用制度也就成为没有内容的空壳。市…  相似文献   

19.
略谈美国的个人信用档案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铁 《兰台世界》2004,(6):22-23
美国建立信用服务机构已有100多年历史,已形成了以信用局为核心的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全国最具规模的三大信用局的数据库,保存了1.7亿成年人的信用档案资料,每月对20多亿条信用数据进行处理。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对美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保障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信用档案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信用机制的建立已是当务之急,而信用档案是信用机制确立的“物质基础”。本较系统地论述了信用档案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信用机制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信用体系应采取的措施。指出档案部门应在信用体系建立过程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