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伊犁师院民族预科班首次汉语水平考试(HSK)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考试的目的与简况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专门测量外国人、华侨和国内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人的汉语水平的一种标准化考试.它以测量一般语言能力为目的,不以任何特定教材或特定教程的内容为依据,经中央民族学院测试,HSK不适用于“民考汉”的学生,只适用于“民考民”的学生,而我院预科班的学生都是“民考民”,所以,HSK是适用于他们的.为了正确地评估我院的预科汉语教学,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院预科部汉语教研室在教务处和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1993年7月3日下午对五个民族预科班146名学生进行了一次HSK测试.五个班中有一个文科班,四个理科班;四个理科班中有三个本科班,一个专科班.回收试卷146份,其中.有效试卷140份.  相似文献   

2.
从2004年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挂牌至今,汉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请进来”的基础上,已发展为汉语国际推广“走出去”的新格局(涵宇,2007)。与此同时,初具规模、多元化的海外汉语教师队伍也已形成,他们总体由中国国家汉办选派的对外汉语专业教师、汉语教师志愿者与外国本土汉语教师构成。  相似文献   

3.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授课实验班本科预科是一个新生事物,明显不同于“民考民”和“民考汉”学生。经过两年的摸索,我们发现了一些汉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尝试找出一些对策,来弥补这方面的缺欠。  相似文献   

4.
<正>新疆财经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成立于2007年,其前身汉语教研部是学校最早成立的教学系部之一,已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院下设汉语国际教育、民汉双语翻译和公共汉语三个教研室,开办"汉语国际教育""维吾尔语""汉语"三个本科专业。2011年,维吾尔语和汉  相似文献   

5.
作为汉语教师应该把汉语教学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不留痕迹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汉语言教学经验,从政治责任、教材内容、专业特点这三个方面,就如何使“教书育人,育于汉语教学之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双语现象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的双语类型大致可划分为五种,即:地域性少数民族兼用汉语型、地域性少数民族兼用少数民族语言型、少数民族兼用汉语型、少数民族兼用少数民族语言型、汉族兼用少数民族语言型。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体制下逐步形成了“普通双语”、“特殊双语”、“辅助双语”、“高等专业双语”等不同层次的双语教育类型,以及“民族语主导”、“汉语主导”、“民汉语兼用”等双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小学教师汉语口语培训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乌鲁木齐市小学数学教师“双语”培训中口语教学的实践,在认真分析培训对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确定民语受训教师汉语普通话培训、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的模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汉语口语培训》的教学策略,以切实提高民语教师的汉语(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溯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汉语教研室”和“国文组”。1980年10月,增设“外国留学生汉语进修部”。1984年9月汉语教研室和外国留学生汉语进修部合并组成“汉语部”。1985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增设“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并成立“中文系”。1992年11月,创建外国留学生四年制本科专业,同时成立“国际交流学院”。1994年6月,中文系更名为“中文学院”。1998年12月,原国际交流学院和中文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国际交流学院。2006年改名为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相似文献   

9.
汉语口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汉语口语教师的现状 1、由于我区中小学教师汉语教学水平不高,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学校汉语教学达不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因此,目前新疆高校少数民族(维、哈族占大多数)学生大多达不到民汉兼通的要求,他们进入高校后基本上要经过一年多的汉语预科学习,总学时在900左右,他们中小学所欠的“汉语账”需要在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北京大学在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时的一些思考和做法,特别是近两年来采取的新举措,讨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中的三个问题。文章指出,“汉语国际教育”是“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学科内的一个专业;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和对外汉语教学硕士研究生时,相同点要大于二者的差异。文章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教育项目,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学术问题,培养者需要增强学术意识;同时,培养单位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突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如何适应培养目标的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文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语文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教学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古代汉语这门课,对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体现在古代汉语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古代汉语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因材施教"为前提,以"人文教育"为目标,以此来适应培养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仅要提高教学水平,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3.
综合英语教学的目的是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之技能,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对语言、内容和三种图式的掌握,这种既重视语言知识又强调语言能力的教学方法正与《大纲》的要求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母语、目的语对外语教学产生的影响,得出结论,即尽量用目的语,适当使用母语进行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一结论有助于促进外语教学,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15.
Today people call those who teach in schools "teachers," and they call what they do "teaching," and they call the methods they use "teaching methods," as though teachers are people who do nothing but teach the students a little book learning. Apart from teaching, they seemingly have no other ability; apart from what is in books, they have nothing else to teach; and the students in this kind of school, apart from receiving instruction, have no other assignments. Teachers only concern themselves with teaching, and students only concern themselves with receiving instruction, as though the business of learning could be completely transacted by the act of teaching. If we are talking about names, such schools are of course "institutions of learning," but if we are discussing the reality, they are more like "institutions of teaching." This is because we have emphasized teaching too much. Without knowing it, we have caused teaching to become separated from learning, though learning and teaching really cannot be separated and should be united.  相似文献   

16.
英语是当今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也是大中小学生必学一门语言课程。"教师如何去教、学生如何去学、学习效果如何"也就成了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该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呢?笔者以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为例,谈了一些自己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注重"概论"、"通史"的教学,而不重视经典原著(理论作品、语言学作品、文学作品),特别是古代经典原著的阅读与教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回归经典文本的教与学。这样则能摆脱目前的教学困境,使教师愿意讲,学生喜欢学,既可拓展教师的研究视域,亦可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从而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嚼出"原典"的滋味来。经典常常是意识形态的凝结,"回归经典"为旨趣的教学改革,就不能不从我们今天时代的需要出发,对经典进行必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将多媒体和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变了多年来传统课堂上外语教学中教师作用的定位。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促进者,交际活动的参加者,学生学习外语的帮助者。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自主性,需从观念、能力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角色的深层次转换。新模式下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  相似文献   

19.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学校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教学,已成必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体育教师,一定的语言表达艺术水平,是必备的基本功。语言艺术的运用,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文章就体育教师的语言能力运用,提出一些想法和做法。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参考和借鉴。同时还须提醒各位教师语言艺术能力不但缺不得,更需要大力加强训练并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als with English teachers who work with deaf and hard‐of‐hearing (D/HH) students. In France deaf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attend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 – mostly English classes. The purpose is not to teach them British sign language (BSL) or American sign language (ASL), but written and/or spoken English. Indeed, sign languages are distinct from spoken languages and differ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there is no universal sign language. English teachers of the deaf are mostly hearing people. They work either in mainstream or special schools. Most of them have no specific qualifications. In this context, they are faced with the tremendous challenge of how to adjust their teaching to their students’ impair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develop the latter's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English. In order to analyse teaching practices in English classes,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and in‐class observations in several special and mainstream schools were conducted. Findings show that different teaching strategies are used in order to make English lessons accessible to D/HH students: teachers have to adapt their teaching language and also use written and visual supports to accommodate D/HH students. Obviously teacher training needs to be impro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