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奈保尔在小说中突出地刻画了后殖民社会时代非洲丛林地区"大人物"(Big Man)和普通非洲人对西方社会的盲目模仿.奈保尔指出他们的模仿基于这样一种心理:他们想对白人形象的重复达到对权威的表征地置换.然而,一味盲目地模仿并不能取得成功.这对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爱米莉,爪哇,1904》中,殖民模仿出现逆转现象,殖民者不再是被殖民者模仿的对象.一些殖民者甚至渐渐放弃自己的原有身份,模仿被殖民者的行为方式,甚至进入他们的文化环境,从此不再返回自己的家园和故国.这种逆转现象显示殖民地的潜藏文化价值,促使人们反思西方的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3.
在V·S·奈保尔的代表作《河湾》一书中,作者以主人公萨林姆的离家——寻找家园——再离开——又寻找家园的结构模式,描写了处于两种文化冲突中的主人公精神的漂泊与流亡,由此构成了主人公独特的家园情结。而这种家园情结与作家自身独特的文化身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从新历史主义审视奈保尔的《河湾》,作者自我文化身份的复杂“自我塑造”对该文本的建构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奈保尔在叙述策略上采用异乡人视角和西方意识形态立场,使文本叙述陷入分裂和自我悖反的尴尬境地.作品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有意选取非洲民族革命中一些负面历史作为“故事”链元素,建构具有特定意识形态的历史叙事模式,在客观上去除了非洲民族解放的革命性和神圣性,成为其备受争议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金急雨 《初中生》2002,(9):44-45
正当各界注目于美国对阿富汗的攻击行动以及“9·11恐怖事件”满一个月之际,北京时间2001年10月11日晚间,瑞典皇家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英籍印度裔特里尼达和多巴哥作家V.S.奈保尔(V.S.Naipaul)。奈保尔1932年8月17日出生于特里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印度家庭。18岁时,他以奖学金进入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取得学位后迁居伦敦,服务于英国广播公司(BBC)。奈保尔1957年以小说《神秘按摩师》开始写作生涯,此作即获得该年的“莱思纪念奖”。此后奈保尔开始稳定的小说创作,作品包括《神秘按摩师》《毕斯华士先生的屋子》《黑暗地带》《模仿人》《身在自由邦》《游击队》《抵达之谜》以及《世界之道》等。他的作品获奖无数,包括“毛姆小说奖”“霍桑登奖”“史密斯奖”等,1971年更赢得了英国最具声望的“布克奖”。他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推崇的英语作家之一,《纽约时报》书评宣称:“他是世界作家、语言大师、眼光独到的小说奇才。”奈保尔有着印度婆罗门的血统,出生于英属殖民地特里尼达和多巴哥,却生活在英国,用英语写作。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是在后殖民文化、印度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冲突和交织中成长起来的。他的特殊背景使他更多关注先进与落后文化的差异,作品有深刻的批判性质。从某个角度可以说他是世界性的、流浪的、没有特别的根的作家。英国方面在对奈保尔获得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价中说:“奈保尔的作品中经常描写的是后殖民时期第三世界的政治社会面貌,其中流露出其无法认同其祖国印度与英国的挣扎……”  相似文献   

6.
探讨奈保尔的小说《河湾》的流亡主题。V.S.奈保尔刻画后殖民时代非洲丛林河湾地区一群流亡者的形象,如萨林姆,因达尔,马赫士,舒巴,惠斯曼斯神父,雷蒙德,耶苇特和墨迪,同时深刻地展现了他们所处的困境:不能融入周围环境,遭受置换带来的困惑。通过这些描写、刻画,奈保尔拓展了后殖民文学中流亡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由于叙事视角的特点以及认知差异,学术界对它界定及分类颇具争议。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的简单介绍,以申丹教授叙事视角四分法为理论依据对《河湾》的各种叙事视角及其功能作探析,挖掘其小说内在魅力。  相似文献   

8.
康拉德的<黑暗之心>是现代英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涉及海外殖民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能看到他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扩张所进行的无情谴责,但是小说中流露出的殖民话语和殖民意识为殖民主义者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9.
奈保尔具有批判殖民主义倾向,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流露出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默认。在作品中表现为反殖民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双重因素与作者矛盾的后殖民意识。奈保尔以一名知识分子独特的生活经历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共同塑造了他这个矛盾复合体。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表明,《简.爱》的殖民话语体现在殖民“他者”梅森的非人性化描写、罗切斯特对其在西印度群岛的生活回顾,小说最后借圣.约翰之口及其被神圣化的光辉形象,使殖民地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合理化、合法化,从而建立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表明,《简·爱》的殖民话语体现在殖民"他者"梅森的非人性化描写、罗切斯特对其在西印度群岛的生活回顾,小说最后借圣·约翰之口及其被神圣化的光辉形象,使殖民地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合理化、合法化,从而建立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12.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是后殖民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生活历程,其作品主要表现了处在两种文化夹缝里的边缘人无家可归、无根可依的痛苦和对自己文化身份的困惑。  相似文献   

13.
阿芙拉·班恩是英国第一位职业女性作家,其散文小说《奥鲁诺克》是较早反映英国殖民活动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异域空间殖民活动的描写,班恩向我们展现了17世纪英国在非洲和苏里南的空间殖民,对不同种族的形象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体现了殖民者在新地理空间中的现代奴隶制经济学实践,同时隐约流露出班恩希望改良殖民统治的乌托邦幻想。  相似文献   

14.
对西方文明的幻灭感使劳伦斯本人对寻求一片未被基督文化所污染的净土怀着一种强烈的渴望,急切地想要逃离他的社会,从异质文化与种群中寻求再生。这种对文化他者的激赏与对本位文化的反思使他在后期作品中能够挑战与解构西方基督文化中心论,表现出强烈的反殖民主义倾向。在阅读其后期小说《羽蛇》时,可以感受到劳伦斯强烈的反殖民话语。  相似文献   

15.
作家约瑟夫·康拉德利用《黑暗之心》对欧洲殖民者的丑恶行径进行深刻揭露。然而,作为处于帝国主义鼎盛时期的作家,康拉德并没有彻底摆脱殖民主义心理。《黑暗之心》不仅仅是一部反殖民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充斥"种族优越论"之观点的小说。此外,康拉德也指出了在欧洲人与非洲人之间存在着遥远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他也是布克奖的两度获得者。他获奖的力作是出版于1999年的《耻》。小说描绘了在种族隔离结束的新南非发生在白人和黑人之间的一系列可耻的事情。曾经的白人统治者失去了他们的优越地位,不得不接受来自黑人的报复行为。而曾经的被统治者黑人则通过模仿前殖民者的各种行为而逐步成为了新南非真正的主人。笔者运用后殖民主义大家霍米.芭芭的理论模仿来解读这部小说的主题。通过模仿,曾经的被殖民者学会了生存,曾经的殖民者也学会放下身份与曾经的被殖民者和谐生存。  相似文献   

17.
王雨的《开埠》回望与反思了近代中国在中西文化夹缝中的艰难挣扎,反思了自身与他者、殖民者与受殖者复杂纠葛的关系,描写了近代中国在殖民、现代化与民族国家之间纠缠不休,既反抗殖民又追慕殖民的矛盾痛苦史。而相似的问题,也规约着整个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的走向和愿景。  相似文献   

18.
“灭一国必先灭其文化。”文化渗透是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典型殖民手段。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一旦一个民族的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该民族也会随之失去其独立性。前宗主国虽停止了对殖民地军事上的直接占领,但在文化上仍对其进行着殖民渗透。因此,殖民统治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殖民意识的终结。《河湾》中奈保尔笔下的非洲人民翻身作了本土的主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河湾》为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的代表作品,书中描述了一位名叫萨林姆的非洲人,为实现自身价值,只身来到刚独立不久的非洲国家。通过他艰辛的身体和心灵历程,展现了殖民地人民边缘化的生活和殖民地本土文化的缺失,这种缺失使他们成为流浪的灵魂,无根的人,成为映证西方文化的他者。  相似文献   

20.
互文指的是前人或同代人发表的文章的一部分被后来的作者模仿或在后来的文中被借用.小说<河湾>文本的魅力植根于文本的互文性中.小说广泛引用<刚果新国王>﹑<黑暗的心>﹑<一九八四>﹑<埃涅阿斯记>和<罗摩衍那>的情节和语言.<河湾>中的互文性是V.S.奈保尔刻画人物﹑展现主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