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凌松 《课堂内外(高中版)》2011,(Z1)
诗人荷尔德林认为:人,应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确,如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在梦的留白处轻轻点上一枚朱砂,让生有所息。又如那在濮水边垂钓的庄周,置楚王的使者于不顾,只让那句吾将曳尾于涂中不停地敲击着历史的回音壁,留下千年的震颤。而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不停忙碌的我们呢?是不是也应放慢脚步,去看看那朝阳夕月,落日惊风?放慢脚步,学会欣赏自然的韵之美。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阳光的温度,可有多少人能抚平自己躁动 相似文献
4.
邹凤波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1(2):76-78
我们所居住的当下世界,无疑被五颜六色的广告所充斥。广告作为图像已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作为图像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同时,作为一个意义聚集的事情,其本身在敞开生活世界图景的同时,也遮蔽着了对于人之意义的追问。如何在广告中发现人的意义及实现诗意的居住便成了一个重要的论题。 相似文献
5.
谢天开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3):46-49
藏族居住建筑分为民居、贵族府邸、庄园、别墅、土司官寨、僧居与活佛拉章园林。文章探讨了藏族居住建筑的审美意蕴。剖析其诗意元素为:优美、精美、狞厉美、生态美、宗教艺术美和壮丽美。 相似文献
6.
诗意德育是弥补知性德育的不足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正确认识其基本内涵与理论根据,是进行诗意德育理论研究的起点和实践操作的基础。在工具理性的视阈,德育成为社会规则教化的同义语,丧失了应有的诗意魅力。从实践美学的角度审视,德育的诗意实质就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本真化、人的社会化与社会的向善化以及自然与社会的审美化。所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建构诗意德育,就是要从本体论的高度尊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采用有魅力的言说方式,让德育富有生命的质感和活力。 相似文献
7.
徐学凡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46-47
人最本质的存在是超越自然和超越现实的诗意存在,而人的审美活动正是这种诗意存在的实现。人诗意存在体现在自然领域、社会生活领域和精神领域。人诗意存在的本性才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张卫中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92-96
在当下的台湾诗坛,新世代诗人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群体;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这批诗人进行了多样的艺术探索,推出了语言诗、图像诗、都市诗、生态诗、政治诗、方言诗、情色诗、女性诗等多种新的诗歌体式。然而,不论这些诗人的审美趣味有何种差异,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在语言的探索、翻新上表现了强烈的兴趣,也进行了多样的实验。新世代诗歌的语言实验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语言的游戏化、陌生化与杂语化。 相似文献
12.
邹建军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1):70-81
中国现代诗论中存在着许多对诗歌本质的认识,反映了现代诗人探索诗歌特性的各个侧面,主要有“自由地表现我自己”,“我生活着,故我歌唱”,“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诗是经验的传达”和“以哲理做骨子”等五种命题。对这些诗歌本质论的清理与论述,对于现代诗学体系的建立和当代诗歌艺术的发展不无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修辞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表现手法,如被恰当地运用,能使语言表达更准确、更生动、形象更有感染力.本文主要介绍英语中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4.
15.
论林徽因诗歌语言的审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8(2):57-61
林徽因诗歌语言的审美特性表现为用音乐性语言建构节奏美意象、用色彩性语言建构感官美意象、用拟情性语言建构情绪化意象,及通过陌生化手法增大诗歌语言所承载的信息量,从而生成了诗歌语言的多义性,同时流露出中西融通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6.
姜耕玉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3):72-74,87
新诗的汉语形式本体意识的确立,旨在汉语诗性智慧的开发,激活和拓展汉语表现的崭新空间,达到现代生命诗意的本真实现。本文联系优秀的诗歌文本,发掘汉诗的形音义一体的特点及独特表现力,论证了新诗找回汉语诗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王小丽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5(10):34-37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并运用好语言艺术,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好师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和重要手段.文章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语言艺术的五个方面要求,即:思想政治工作的语言必须情理结合、生动形象、有条有序、准确精炼、合乎情景,从而进一步说明了语言艺术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元遗山的诗学观,集中见于《论诗三十首》。一方面呈现出对苏轼、王若虚的继承,另一方面又以其不存南北畛域、讲"真"重"新",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前人的超越。他的诗学观也因此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