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 50年代中期至 60年代初期,周恩来根据中共中央的精神,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促使对台工作方针重点发生了转变.在当时提出"和平解放"的概念,在政治上是恰当的,有利于维护一个中国原则,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合法政府的地位和台湾问题的内政性质,有力地反击了"台湾地位未定论"和"两个中国"的论调;"一纲四目"是这一思想的精辟概括,为后来"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有利于缓和台海局势,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创造了条件,进而为维护太平洋地区和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解决台湾问题,无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的方式,一种是非和平的方式。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海峡两岸存有歧见。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着眼于现实与未来,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然而由于台湾问题的复杂性,“一国两制”构想未能首先运用于台湾问题的解决,而是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事实证明了“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非常遗憾的是,此一构想却遭到了台湾当局与极少数别有用心人的竭力反对。他们提出与“一国两制”相对立的主张,反对“一国两制”。为尽快解决台湾问题,推进祖国统一的进程,笔者…  相似文献   

3.
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台湾问题的解决也就成为实现统一的关键。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用和平方式还是非和平方式,应该说港澳问题的解决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即实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于台湾问题的解决部具有现实可行性。为此,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邓小平同志集党中央的智慧,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经过深思熟虑,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实现和平与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如何消除障碍,实现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邓小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那就是: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搁置争议,寻求共同利益,避免冲突;借鉴中国“一国两制“模式解决国际争端,即“一个世界,多种制度“,保持世界政治经济模式的多元化.这些理论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地解读并运用好这些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章分析了“一国两制”产生的历史背景:20世纪50~60年代的战争与争平,70-80年代的争平与发展,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继承毛泽东国际战略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我国国际战略思想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主题这一论断;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出"一国两制"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构想;实行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相似文献   

8.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将中国传统制度文化推陈出新的结晶.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实行过"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本质是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前提下,照顾某些地区因历史原因造成的特殊情况,共同建设国家.  相似文献   

9.
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历史线索,即从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领导集体制定的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到70年代末以后第二代领导集体确立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再到90年代以来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是对毛泽东、周恩来提出的"和平解放"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周恩来从实际出发,在"和平解放"西藏、台湾问题上提出了暂时允许其保存现存制度的思想,这对邓小平后来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邓小平在四个方面深受毛泽东、周恩来"和平解放"政策的影响,又在四个方面创新发展了"和平解放"政策。"和平解放"与"一国两制"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1.
澳门回归是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结出的又一硕果.文章认为,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又一成功实践.澳门顺利回归以及回归后的澳人治澳,中国政府较好地运用了在收回香港问题上取得的经验,同时又根据澳门历史与现状的不同特点,采取了不同于香港的具体政治,进一步提高了一国两制的内涵.中国政府在澳门回归问题上采取的灵活务实的政策,是对一国两制政策运用于解决不同历史遗留问题作出的又一次具体诠释,必将对台湾统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一国两制”的涵义和基本内容以及《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目的、内容及现实意义的阐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即“一国两制”为“反分裂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反分裂法》以法律形式贯彻了“一国两制”的方针。《反分裂国家法》以反对分裂、促进统一为主旨,充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心愿和坚强决心,是一部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法律。此法从法律上贯彻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祖国和平统一指明了前景,也提供了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从50年代初期的“武力解放台湾”,到50年代中期的“和平解放台湾”,再到80年代的“一国两制”和90年代的八项主张,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祖国统一道路上所经历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14.
朱奕冰 《天中学刊》2005,20(3):9-11
"和平发展"外交战略提出后,学术界就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把"和平发展"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当中的"发展"混为一谈。探讨这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概述“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的由来、基本思想及“一国两制”的三种模式;阐实行“一国两制”的几个条件;将“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与“非一国两制”模式进行比较,指出台湾当局在“一国两制”上的种种误导;最后得出“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是两岸实现双赢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精神,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思想和唯物主义历史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一国两制”体现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体现了主体和非主体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和平方式与非和平方式的统一,体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一国两制"这一伟大的构想的提出和付诸实践作出了巨大贡献.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建国前后为争取祖国统一和发展所做的一些原创性设想和探索,为"一国两制"提供了思想先导和渊源,是"一国两制"的雏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和完成了"一国两制"的理论的构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的设想顺利地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并且为了早日统一台湾进行了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8.
"和平崛起"外交策略的提出,是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进一步继承与发展,体现了我国外交策略发展的"与时俱进性".  相似文献   

19.
2001年3月23日凌晨,举世瞩目的"和平"号空间站遨游太空15年后飞过了距地仅220 km的太空极限轨道.莫斯科(东经45°)时间3时31分59秒,"和平"号空间站控制中心向"和平"号发出制动信号,启动了与"和平"号对接的"进步M1-5"号货运飞船的发动机."和平"号的飞行速度陡然下降,空间站开始快速向下飘落.莫斯科时间8时44分04秒,"和平"号进入稠密大气层,燃起熊熊大火.15min45s后,"和平"号第1批碎块安全坠入南纬44.4°、西经150.0°的南太平洋海域.又过23 s,控制中心宣布,"和平"号1500多块残片全部成功、安全地坠入预定海域.  相似文献   

20.
叶剑英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思想.他是党内最早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领导人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明确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