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启楫 《小读者》2012,(10):12-12
日本鹿儿岛有一座豪华的假日酒店,尽管酒店的装修、服务都算上乘,但由于酒店旁边有一座荒凉的土山,山上荒草丛生,一派萧条,严重影响客人的兴致,导致酒店的生意一直兴旺不起来。  相似文献   

2.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不是东南风,都我的歌我的歌……”这首《黄土高坡》仿佛将我们带到了大风狂舞、黄沙滚滚的黄土高原。由于风水和干旱,在现代人眼中,黄土高原是物产匮乏、土地贫瘠的荒草区。黄土高原在历史上是不是一直就是这么荒凉贫瘠?它过去空间是什么样的自然景观?后来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最近,科学家利用植物“孢粉文字”技术,终于破译出了黄土高原的历史变迁,还原出黄土高原的“变脸”过程。  相似文献   

3.
诗意,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就好比一片荒草丛生的田野没有鲜花的点缀,荒凉而了无生机。语文教学亟需诗意灌溉,语文教师亟需诗意涵养,这是新课改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当我们的课堂变得绿意葱笼、鲜花盛开之际,也就是语文教学走进一个崭新的诗意境界之时。  相似文献   

4.
悠悠报春花     
记得那是一个早春的日子,冬天依然霸气地固守着自己的领地,只是阳光悄悄温暖了一些,树木是光秃秃的,山野是满目的荒凉,汽车行驶在通往省城的路上,透过车窗,映入眼帘的除了山石的单调,就是荒草的枯萎,我那失意的目光渐渐地想从窗外收回来,忽然,山石下一束小黄花亮丽了我疲惫的目光,心儿被感动得颤颤的。花小小的,  相似文献   

5.
钓鱼     
北岛 《中文自修》2022,(Z1):25-27
<正>60年代初的德胜门,周围城墙还在,但破败残缺,荒草瑟瑟,护城河从箭楼前流过。都市与农村以城墙为界,出了德胜门就是北郊,一片荒凉。第一次钓鱼时我十一二岁。头天下了课,我忙活了一下午。钓鱼工具是自制的:妈妈晾衣服的竹棍当渔竿,缝衣针弯成鱼钩,一小截铅笔做浮标。趁妈妈没注意,我最后往做钓饵的面团揉进几滴香油。  相似文献   

6.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学生漫游了世界后,坐在一块荒地上休息。哲学家若有所思地问弟子:“如果一块土地长满了荒草,你们如何把荒草消灭掉?”  相似文献   

7.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学生漫游了世界后,坐在一块荒地上休息。哲学家若有所思地问弟子:“如果一块土地长满了荒草,你们如何把荒草消灭掉?”  相似文献   

8.
张成 《宁夏教育》2008,(4):40-40
黄土高原在历史上究竟是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是森林区?还是像现在这样光秃的荒草区?地质专家们利用植物“孢粉文字”破译出了黄土高原的历史变迁,还原出黄土高原4万年来的“变脸”过程。  相似文献   

9.
她拎着黑裙子蓬松柔软的花边,光着脚奔跑在高可及膝的荒草中,奔跑在时光斑驳跳跃的碎片里。花朵魅艳,雨水滂沱的盛夏在耳边呼啸的风声中渐次绽放。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各学科中基础性最强的学科,也是对人的修养起着重要作用的学科.语文教学要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它绝不是简单的修辞学、文章学、语言学、考试学……而必须首先是文明的传承者、思想的启迪者、人生的导航者,唯有如此,课程才会变得丰满而有深度,唯美而富含韵味.而语文教学的诗意就是那种让人思索、耐人品味而又思之无穷、味之无极的情味,是那种含蓄而微妙、明朗而清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蕴.诗意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就好比一片荒草丛生的田野没有了鲜花的点缀,荒凉而无生机.  相似文献   

11.
《废墟》是一篇哲理性较强的散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同学喜欢。对学生来讲,荒草连天、断垣残壁、孤石耸立的废墟实在无美可言。因此,我们在教学《废墟》之时,教学中的一系列困惑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以张爱玲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荒凉”主题为参照对象重新研读苏童的小说《红粉》,并从人物同历史的关系以及比喻和隐喻的运用两个大的方面分析苏童在这篇小说中对荒凉主题的继承、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长古墙阴①,园荒草木深。可曾②沾雨露,不改向阳心。【注释】①阴——不见阳光的地方。②可曾——不曾。【翻译】 向日葵生长在偏僻的地方,被荒园中茂密的草木遮蔽,雨露难沾,但它向着太阳的心始终是不会改变。 诗人笔下的向日葵生长在偏僻、备受冷落的地方,它的周围是杂乱的荒草和浓密的树木,遮挡了阳光,阻隔了雨露,使向日葵享受不到阳光的恩泽,享受不到雨露的滋润。但在这种境遇下,向日葵那颗追随太阳的心却始终没有改变。诗人咏物抒怀,托物言志,借向日葵“不改向阳心”,来表明自己被奸佞排挤,身处逆境虽不被赏识未被重…  相似文献   

14.
荒草     
有时我宁愿自己是 一蓬快乐的荒草 整天玩一些无聊的游戏 假装秋天的太阳 把自己烧灼成惨烈的模样 我竭尽全力唱歌 要让这湖水沸腾 若不想做荒草了 可以从湖边走开 走进人群中去 在那里 经验要比青春值钱 人们夹道欢迎冷静 欢迎欢迎 他们把它叫做成长 成长再成长就变作成功 可是有人说 嘘— 连小鸟都转过身去 冷静地站着 翅膀负在身后 好像它前程远大 而那个最初的梦想和 最初的欢乐 永远守望在湖边 保持呼吸眼窝枯竭 却再也等不到 它的主人荒草@张晓玲~~  相似文献   

15.
<正>不知是何原因,总会在梦中见到故乡的半坡荒草。说是荒草,在我看来,却是不尽的乡思与难灭的乡愁。荒草萋萋,只有晚霞与迟归的老农看见我在等待那一声声低沉哀婉的呼声。迟迟地,那段声音从远处传来,从瓦尔登湖的湖底传来,从梭罗的内心深处倾泻而出,而后汇成一股强劲的洪流,一直奔腾在今天世人的眼中。我总是喜欢从自己身上寻找诗人的影子。在每一个诗人的背后,  相似文献   

16.
自由是心灵的翅膀。——蜜儿一只要轮到蜜儿上晚课,蜜儿就会把六年级班的学生带到那片荒草地去。在蜜儿没有去的时候,荒草地还是荒草地,荒草地上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人多高的荒草。只要蜜儿破墙而入,出现在荒草地上的时候,这里便立刻成为一个奇幻的世界。那座悬浮在空中的童心城堡,可以让孩子们实现他们所有的梦想。蜜儿和六年级班的孩子们站在荒草地上,屏住呼吸,看着前方。浓浓的夜色,在空中流动,渐渐显现出一座城堡的轮廓。这个轮廓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清晰——一座悬浮在空中的城堡已经实实在在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哗啦”一声,吊桥降落…  相似文献   

17.
桑娜 《阳光搜索》2005,(2):46-47
张爱玲绝对是个聪明女子,在她笔下,人物的爱情是没有青春、幻想、热情和希望的,有的只是虚妄和苍凉,而且大多是不可避免却又看来极其自然的悲剧。她不敢向往未来无边的荒凉和恐怖,于是只能在眼前的一点欢乐中寻找避难所。  相似文献   

18.
四官营子中学的教学楼看起来依然簇新,宽阔的操场、新栽的小树,教学楼里有设施齐全的实验室和音美专业教室;教室里,学生们在唱歌、跳舞、绘画、做手工、弹奏乐器……如果不是看到四周的群山和冬日荒凉的田野,根本看不出这是一所北方山区的农村学校,面对的是一群北方山区的农村孩子。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诗词中,明月是一个出现较多的意象。月亮,空灵、澄澈、高洁,它铸造了许多古诗词的血脉和灵魂,见证历史的悲凉,演绎生命的绝唱,渲染离别的情怀,倾诉闺阁的幽怨,烘托劫后的荒凉,感悟人生的哲理等。  相似文献   

20.
黄训华 《文教资料》2007,(34):120-122
苏童是追求独特小说写作风格的当代作家之一。他的"红粉系列"小说通过人生寂寞和女性生存境遇的荒凉描写,表现了小说荒凉的主题世界。而荒凉的象征意象和荒凉的人物情感,又为荒凉的主题的围构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