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卫晓旭 《考试周刊》2008,(48):76-77
英语词汇多义化是语言经济原则和人类认知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传统语义理论和结构主义语言学未能做出令人满意的阐释。为此,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类典型理论和两种认知方式——隐语、转喻,对英语词汇多义化的语言现象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旨在对英语词汇习得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静 《华章》2012,(17)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做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近期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知和表达的有力工具.认知是语义形成的重要因素,以认知的方法对国俗语义进行阐释,可拓宽国俗语义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丁龙松 《考试周刊》2012,(71):23-24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成是语言修辞,是为了装饰语言形式,是文学、修辞学和文体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认知语言学的兴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知的有力工具,不仅是语言形式上的,而且是认知和概念的。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以"爱情"为例,对比英汉在爱情隐喻和转喻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文学家在现代思潮冲击下,有意识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建构一系列新的诗学体系,给后来文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因而促成了俄国又一个文艺复兴即“白银时代”。小说文体作为这时期的重要文学景观,充分显示出两个世纪来俄国文学发展的过渡性特征。如何通过把握白银时代小说诗学本质,诠释俄国文学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是当代国际斯拉夫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之一。本文意在说明:套用被白银时代文化所破坏了的文学观念去认识该时代诗学的中介性意义是不可能的,需要从宏大文化背景上还原此时小说的叙述机制;语言学方法是描述白银时代小说如何叙述的重要手段,但对白银时代小说透过叙事学机制显示出的人文主义价值,则需要历史语言学之辅助。总之,要解释白银时代文学的中介性作用,需科学精神与人文主义思想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5.
"一直"与"从来"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规模语料的基础上,比较分析现代汉语副词“一直’’与‘‘从来’’在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上的差异,同时也说明两者所处句子的句式语义的差异。通过分析认为:“一直”表示持续,“从来”表示历程;“一直”所处的句子表示对行为在空间的延伸或在时间上延续的描述,“从来”所处的句子表示对行为在一个历程中出现概率的陈述。  相似文献   

6.
房红芳 《考试周刊》2009,(33):119-121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语看作是一个纯粹的语言问题,是语言修饰的手段,而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语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隐语既是词义变化的重要方式,又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体现,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隐语在英语词汇和文化教学中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该文主要回顾文献中有关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研究。作者按照这些研究是否认为从句与中心语(或先行词)构成一个成分,将其可以分为三类:‘句法语义成分说’,‘句法成分说’,与‘非成分说’。语言事实表明,尽管这些分析可以为非限定结构的某些特点提供解释,它们在解释另外一些特点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语言,人类精神的家园,是人类思想意识的主要载体。当语言进入文学领域转化为艺术符号时,它所承载的大量思想文化信息会对其传递审美信息的功能发生基础性的巨大影响。不仅如此,作家和读者使用的文学语言还有别于日常语言。为了信息交流的高效、准确,日常语言的信息义通常由所指(引申义)趋向能指(基本义)。而文学语言则常常把信息传递的指向倒转为能指趋向所指,以完成现实信息符号向审美信息符号的转换生成。这样,文学审美信息交流,与其说是语言活动不如说是言语活动。因为,从语言学角度讲,语言,是“共时性的、集体模式的,社会惯例的、理性的,普遍的、抽象的、既定的、稳固的、纯粹的、封闭的、转喻的。”①言语,则是“历时性、个体行为的,个人选择的、感性的、偶然的、个别的、具体的、独创的、自由的、驳杂的、开放的、隐喻的。”②“从言语在作家心灵深处的‘孕育’和“萌发’,到言语通过写作在文本上的‘定形’,再到鉴赏者在历史长河中接受性的阅读和理解”之过程,是一个“充满个体创造精神”、“心灵性”、“流变性”的过程。”③语言漫长的历史演  相似文献   

9.
隐喻转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理论。在认知语言学看来,转喻和隐喻是种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的表达上。名词动用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创新。用认知语言学关于言语行为转喻的观点研究名词动用现象,可以得出名词动用实质是言语行为转喻。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而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的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词义引申本质上是一种隐喻现象。认知语义学研究认为,支配着一词多义意义关系的原则是语义的隐喻性。从认知的角度对"口"的本义及引申义进行分析,就得出这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一、区分“语言”“言语”,明晰语文内涵1.现代语言学将语言分解成“语言”和“言语”两个概念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的一个确定的部分,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是“言语活动的其他一切表现的准则,它是一套自足的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由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组成的约定俗成的统一整体。”“有点像把同样的词典发给每个人使用。”(《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言语则不同,它或指人运用语言的行为(即所谓‘言语行为’),或指人运用语言的结果(即所谓‘言语作品’)。”(《语文学科性质之谜》王尚文)言语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包括言语表达…  相似文献   

12.
人类用语言来表达情感,语言中有大量表示情感意义的词,当语言使用者的感情表露于语言中时,语言就有了传递情感的语义。语言是情感思维的工具,情感反映到语言里,形成情感语义。因此,我们说,语言不只具有词典上的涵义,还有情感语义。情感语义是语言语义的一个成分,是指说话人的个人感情或态度被反映在语言里所出现的意义。始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传统语言学过分强调从逻辑角度研究语言,但在17、18世纪的哲学研究中受到了普遍质疑。受文艺复兴时期民族主义的影响,英国浪漫主义思潮注重语言抒发感情的功能,注重语言同历史和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之后,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提出了语言世界观理论,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受到语言的支配。这一观点为情感语义、语言文化关系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代语义学研究中,关于情感语义的研究是目前国内较少涉及的领域。本论文主要从词汇和句子层面的情感语义、情感语义的实现方法、民族文化心理及审美观对情感语义的影响等方面,对语言的情感语义逐一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S比N还N”作为一个突破常规的变式,已经是一个热门话题.学术界有关“S比N还N”的论述很多,有的涉及它的句式;有的涉及它的语用;有的涉及它的功能;有的涉及它的语义;有的涉及人类语言认知.文章主要从认知隐喻、认知转喻、隐喻和转喻共同作用等三方面来阐述它们对“S比N还N”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而且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反映.文章以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为视角,对美国手语的转喻类型和转喻与隐喻以及象似性的概念互动进行初步探讨,从文化语境上探究转喻手语表达的概念空间映射,旨在拓宽聋人手语研究的语言学视野.  相似文献   

15.
在认知语言学看来,转喻和隐喻一样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的表达上。本文采用认知语言学关于言语行为转喻的观点,研究名词动用现象。本文认为,名词动用实质是言语行为转喻。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跨不同认知域的概念映射过程。而转喻则是在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用一个范畴去激活另一个范畴的认知过程。隐喻和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能力.也是许多语法现象背后的认知动因。汉语中有一类由动词、形容词或拟声词等加上“什么”构成的特殊祈使句。此类句子在形式上表现为普通疑问句的结构,但在语法上又有一些不同于普通疑问句的特点,在语用上不表示特指性疑问。而是起到表“制止”的祈使句功能。文章结合洗家煊(1999)提出的转喻模型及雅柯布森(1956)有关隐喻和转喻与语言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之问的对应性的论述。认为此类句子的句法特点可以从转喻和隐喻共同作用的角度获得解释。  相似文献   

17.
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中都存有大量的表示威胁语义的句子或句群,这些言语是人类威胁性行为在语言上的表现.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L.Austin)创立了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句子的意义即是言语所产生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汉语高频动词的动宾结构再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借鉴隐喻与转喻的概念,可以对汉语高频动词的动宾结构关系进行更为经济、有效地再次分类。这样能从宏观上有效地阐述动宾结构的形成特点,进而再次证明隐喻与转喻是人类社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认知手段,各民族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过程是系统性的,其反映在语言上即是结构语义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语言学中,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语言修辞手法,即语言使用现象。近期,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隐喻和转喻体现了人类的认知思维方式。F.Ungerer和H.J.Shmid认为它们是基于概念结构的相似性、相关性,从一个认知范畴向另一个认知范畴的映射,是人们认识、理解、表达另一事物的过程。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主要依照Lakoff的隐喻理论和Fau.connier的映射分类,试图对李清照诗词中的隐喻和转喻进行分类和解读,以揭示出那些超人想象的诗词意象其实源于人类普通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20.
汉语中一些动宾结构看似不合逻辑,传统语法很难对其语义关系做出合理解释.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其生成和理解体现了人类认知上的转喻思维,本质上是语法转喻,是认知的凸显性、经济性以及概念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