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教学长期以来存在一个现象: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没有积极性。教师说要作,学生就作;教师说写什么,学生就写什么;教师说写几次,学生就写几次。全是教师说了算,作好像全是教师的事。可是写作实践的主体是学生,只有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练笔,写作训练才奏效,写作教学效率才能有望提高。  相似文献   

2.
哥德说过:“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我们可以这样讲:没有想象力的写作,就像没有翅膀的飞鸟。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就必须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双翅。语文新课标在写作目标中也明确提出要“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看图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它突出体现了学生的观察与想象的结合,画面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表达与编写的结合,同时也是智力与能力的结合。笔者在辅导学生看图作文时,采取了“两抓一放”的方法,效果较好。一、抓观察图画,做到细致入微看图作文,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图画,把图画的内容及画面上反映的人物思想写出来,再加上丰富的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变得“动”起来,变得有声有色。看图作文的重点就在一个“看”字上,只有看得细致,语言表达才能丰富;只有看得全面,写作时才能准确地表达出人物所反映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诱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走进生活,自寻“材”路;自由想象,自主习作;注重实际,交际练笔。这都是激发写作情感,提高表达欲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现在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大多数小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作时“咬笔头,皱眉头,无话头”,越写越怕。让学生乐于动笔写作,把作文当作最好的伙伴,这一直是教育者追求的目标。《新大纲》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激发写作兴趣”。只有开辟学生的想象空间,才能让他们真正爱上写作。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高。没有“导”,就没有真正的“学”;不落脚于学生的“学会”,教师的“导”就毫无意义,授之以渔的理想境界当然是学生会学、爱学、乐学。  相似文献   

7.
管建平 《新高考》2006,(3):8-10
背景概述 “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事关现代化大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足,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只有近八亿农民都加入到现代化的进程中,才能盘活国民经济的全局.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只有广大农村明显改变落后而貌.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相似文献   

8.
纪联昕 《教育》2014,(12):50-51
培养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初中学生在写作中,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没有想象就没有唐代诗人杜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瑰丽诗句,就没有毛泽东“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雄奇诗篇,就没有《西游记》《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那样神奇的故事.可见,想象在写作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就想象能力在写作中的作用及如何培养想象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列宁曾说:如果没有情感,就永远不会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的思想总是交织着相关的情感;情感是行动的内部动力,人的行为总是受情感的驱使。课堂教学中只有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标准》中就有这样一条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在这里,“观察”能力放在了写作教学首位。的确,只有细心的观察,冷静的思考,合理的想象,才能让作文内容充实而生动。  相似文献   

11.
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怕上作文课、写作文就像记流水账”等问题十分突出,给写作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性.王朝闻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没有想象也就没有艺术欣赏.”本文阐述了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习作教学实践证明,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只有做到学中有导,以导促学,才能让习作教学“活”起来。  相似文献   

13.
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我们常会看到许多学生无从下笔,无话可说或言之无物的现象。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新课标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放在首位,可见观察的重要性。只有细心观察、冷静的思考、合理的想象,才能让写作内容真实、形象而生动。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下面,我就“排比”这一修辞在论述,说理,抒情中结合学生的写作实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如果说阅读教学是让学生产生想象的“母体”,是孕育想象的“温床”,写作则是让学生直接挥洒想象力的沃土。但现实是:学生面对作文要么一提笔就头疼,绞尽脑汁,无话可说;要么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泛笼统,不知所云。究其原因,缺乏深度思考;无自身体验感悟,丧失了童真童趣;阅读量少,知识面狭隘;语言表述能力差等。  相似文献   

16.
想象力是学生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的,没有想象就没有鲜活的音乐教学课堂。只有想象,我们才能走进作曲者内心深处,走进作品,才能与音乐交流;只有想象,我们才能穿越时空,感受音乐的无穷意趣;只有想象,才能放飞思绪,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师只有大胆创新,准确地把握新理念,才能让学生们借想象的翅膀在音乐的天空里自由飞翔,去感知美、发现美。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读”是基础,“写”是目的。只有“读”这个基础打好了,才能厚积而薄发,但只“读”不写,就如过眼云烟。只有读写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环节:重视在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使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实际上是“举一”与“反三”的结合,是“学习”与“运用”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赵洪 《湖南教育》2002,(13):49-49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只有展开想象,才能感受到诗歌的画面美、形象美、意境美。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仅用淡淡的几笔就画出了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苏轼称“诗中有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语言非常明白,但其中的意境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这就得借助想象。再如《沁园春·长沙》,上阕写景,学生透过想象,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就近在眼前了。诗歌语言的含蓄决定了学习诗歌必须感悟。感悟是学习诗歌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所得到的独到体验和某些发现。感悟是一种高于想象的能力,它要求不仅能想象到诗歌…  相似文献   

19.
没有情感就没有作文,作文的原动力就是情感。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情感,才能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中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在激情满怀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力。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的自然程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情的波澜冲击我,有说话的欲望,这时我就要倾吐。”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在作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20.
作文需要想象联想,就像飞鸟需要翅膀一样。只有通过想象联想,才能使概念化为形象。每个正常的人都有想象和联想的机能,但日常随意的、自发的想象联想,往往是消极的,不集中、不连贯,或没有明确的目的。写作过程中的想象联想,不仅目的明确,精力集中,而且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逐步地培养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