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培养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基于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技能理论,主要从高校层面对有效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的策略进行研究,以提升大学生在劳动力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大学生就业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政府、高校、雇主和大学生本人在可雇佣性开发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高校,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可雇佣性的有效开发无疑更能凸显高校和大学生个体在可雇佣性开发中的关键地位。而建构主义理论思想体现了可雇佣性开发模式的所有优点: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基石、以协作为关键,并最终实现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意志结构的建构目标。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概述了离校生可雇佣性研究的意义、内涵和实质以后,主要讨论了基于提高可雇佣性的大学生学习改革思路。以塑造一个有文化的人所开拓的生活道路为目标,培养21世纪学习者的素质与能力。一切学习改革皆以修身为本。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可雇佣性是我国大学生人才开发战略的新视野,是社会学习与个人素质相结合的综合表现。各国政府和高校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运用概括性模型法,从劳动力市场、雇主、高校和学生四个角度,详细阐述国外研究者和机构对可雇佣性概念的界定及其技能的多维度模型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我国大学生可雇佣性相关理论提供参考,并提出研究和探讨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属性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雇主进行调研,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可雇佣性技能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6.
试析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将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地方性高校教育中要将可雇佣性能力开发理念贯穿在培养方案之中,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课堂教学的可雇佣性能力的开发,强调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效互动,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开发意识.  相似文献   

7.
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开发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重要问题,可雇佣性不足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论文阐释了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技能理论,依托上海就业市场对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情况作了调查研究,从而从高校和学生层面对开发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提出建议,以实现大学生就业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可雇佣性理论作为研究雇佣者与受雇佣者之间博弈过程的重要理论,是西方社会在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择业和选择人才的一个重要依据.这对现今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我国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时期的延续、体现和发展。我国企业"用工荒"困境的突破和新生代农民工的高质量就业,除了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教育与培训投入的提高等宏观政策举措外,亟需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指导与可雇佣性开发。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指导与可雇佣性开发远远滞后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需求以及市场需求和职业要求,其困境的破解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部门、市场力量、教育系统、社会力量、家庭单元等多元主体的全方位介入。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大学生职业能力匹配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可雇佣性视角,整合初次就业能力和胜任能力、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通过考察社会认可的职业能力和毕业生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误区,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加以系统分析,制定相关的政策、对策,以此更好地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基本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关键一环,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理应改革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我们应从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更新开始,实施全程化就业教育,形成前瞻意识;完善就业指导内容,确立就业素质培养意识;加强人文关怀,增强人本意识;转变就业观念,强化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深入分析了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并就政府、高校、毕业生三个层面,对如何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新的主张。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事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为社会、政府和高校日益重视,党的十七大更是第一次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写进了报告。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高校和大学生个人三方都应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类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有两个目的:第一,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类型;第二,分析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特点。研究分三步:采用开放式问卷探讨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压力源;通过对开放式问卷结果的分析,确定就业压力的类型;采用量表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特点。主要测量工具为《大学生就业压力量表》。被试选取北京市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共741人。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类型为社会环境压力,个人环境压力,时间压力和个人条件压力。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特点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水平总体偏高,其中社会环境带来的压力最大,个人环境的压力较大,个人条件的压力一般,时间压力不大。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受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阐述了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并从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四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时代,为了使大学生更好的就业,高校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合理审视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牢牢把握互联网时代的就业机遇,善于分析学生群体的就业结构变化。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注重探索了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对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倾向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进行体验式就业教育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开展就业指导的对策与建议,旨在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的深化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大学生就业日益受到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受到劳动力供求结构和状况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产生 ,既说明大学生的就业日益受到来自市场的外部竞争压力的约束 ,也是双轨的就业制度并存时期体制摩擦在观念上反映出来的矛盾。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矛盾和困难 ,只能通过人才市场力量即劳动供给者、市场中介组织和政府行为等各方面进行行为调整和改善 ,才能从根本上加上解决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高职生不良就业心理的表现状况,并从个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几个方面进行成因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以帮助高职毕业生顺利度过求职过渡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