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方顺 《江苏教育》2014,(10):74-75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的历史要追溯到清道光二年(1822年)创建的钟吾书院。清末维新运动兴起,为顺应废科举、兴学堂的趋势,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钟吾书院改为钟吾学堂。学堂的课程设置有数学、物理等"西艺"课,旧式教育遂为新兴的学堂教育所取代。翻开中国近代教育史,我们会发现:清政府颁布废科举兴学堂的"癸卯学制"在1904年,现代新式学校南开中学创办于1904年,陈嘉庚的集美系列学校中最早的集美小学创办于1913年.与南开齐名的春晖中学创办于1921年,陶行知创办晓庄学校则为更晚的1927年。钟吾学堂的诞生及其以后的办学实践.无疑起到了开宿迁乃至苏北近代教育先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福建教育》2009,(11):F0004-F0004
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原为厦门市集美区灌口小学,前身是位于集美灌口的凤山书院。1909年凤山书院改名风山小学堂,南原来的科举教育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小学教育。学校历经凤山小学堂、凤山学校、灌口小学、灌口中心小学四个历史时期,于2006年8月31日挂牌为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至今已走过100年的沧桑岁月。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苏州中学地处苏州市人民路三元坊。远在公无1035年,北宋名臣范仲淹就在此创办“府学”。1714年,清王朝又在“府学”增建“紫阳书院”。1904年,废科举,办新学,“江苏师范学堂”在“紫阳书院”原址正式成立,以后逐步扩大,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1912年1月,“江苏师范学堂”被改称为“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至1927年改为“江苏省苏州中学”。抗日战争中,学校分别迁至上海福州路、宜兴毫阳、武进湖塘桥等地复课。1945年又迁回苏  相似文献   

4.
“辛丑条约”之后,清政府打出“维新变法”的旗号,在全国广泛推行所谓“新政”,以此作为挽救政治危机的手段。“废科举,兴学校”是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1901年8月,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要求“各省着原有书院,于省城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4年,又制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兴学与改革科举同时进行。1905年9月,清廷宣布从丙午(1906年)科开始,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同时责成各省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城乡各处遍设小学堂,慎设师资,广开民智。”甘肃的近代学校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养正学堂"的提出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始于1822年的钟吾书院,1903年改办钟吾学堂。学堂首任堂长卢翰荫先生提出"养正为先,体学并举"的办学宗旨。"养正为先",强调把"培养方正品行","教会人正确学习、生活"摆在教育首位;"体学并举","体"有"体验、体悟、体育"等意,"并举"追求"体"和"学"的双轮驱动,双翼齐飞,体现了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的思想。作为一所有着近200年历史的老校,"养正为先,体学并举"的百年办学宗旨,是学校的文化之根。2019年学校的"‘养正文化’引领下的‘养正学堂’建设"入选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6.
一、清末时期的江西高等学校(1902—1911年)清末废科举,兴学校,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江西始有高等学校,时称高等学堂。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江西陆续设有高等学堂10所,其中官办6所:(1)江西大学堂,1902年创办,1904年改名为江西高等学堂,1909年改为江西实业学堂,1911年改为江西工业学堂。(2)江西实业学堂,1905年创办,1907年改为江西高等农业学堂,1910年改为江西高等农林学堂。  相似文献   

7.
思茅书院创建于明代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到清代末年奉令改学堂,废科举为止.历时400余年。这期间,思茅境内的景东、镇沅、景谷、普洱、思茅、墨江六县市先后创建书院14所。400余年的书院教育,为思茅培养了大批人才,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播、民族融合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教育改制的大背景下,清末粤东旧式的韩山书院虽然几经周折,但最终从名实上完成了从书院到学堂的蜕变。今赖保存相对较为完整的清末《岭东日报》等报章与档案,得以揭示其清晰的演变脉络。惠潮嘉巡道褚成博于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将道属的韩山书院改办为新式师范学堂,初名为"韩山师范学堂"或"潮州师范学堂",最终官方才定名为"广东省惠潮嘉官立初级师范学堂"。  相似文献   

9.
一、时务学堂的创办经过1895年甲午战争惨败,惊醒了中国朝野士人,“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成为一时士论;早期维新人士提出的废科举、兴学校的呼声此时更为强烈。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二日),刑部侍郎李瑞芬上《请推广学校折》,向清廷疏请设立京师大学堂,并建议让地方各省、府、州、县遍设学堂①。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旋即议奏:“请由各省督抚酌拟办法,或就原有书院量加程课,或另建书院肄习专门。”②此后,一些地方督抚纷纷奏请开办新式学堂。湖南巡抚陈宝箴则积极筹虑创办新学堂之事。1896年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电脑》2011,(7):F0004-F0004
学校简介 重庆市丰都县实验小学校源于明朝天顺年间(1459年)杨大荣私塾,后经“平山书院”、“鹿鸣书院”、“五云书院”变迁和“废科举、办新学”运动的推进,1909年正式建校。迄今已有550年的办学历程,100余年的建校历史。1993年冠名为“丰都县实验小学校”。  相似文献   

11.
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谕令科举考试停罢。作为善后措施,1906年政务处奏准照考优贡、拔贡及其入职考试,并保送举人、贡生依会试例会考。直隶省考试在天津举行,为津门史无前例之文化盛事。科举停罢,不过出于外力挟裹,绝非由是改弦更张,清廷本愿是认为"学校所以培才,科举所以抡才","凡科举抡才之法,皆已括诸学堂奖励之中",故而"并非废罢科举,实乃将科举、学堂合并为一而已"。停罢科举后的种种善后举措,无论于考试形式抑或考试内容都未曾改变这一初衷。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镇江中学创建于1892年,至今已有九十五年历史,它的前身是镇江历史上最后一个书院——南(?)书院,地址在北固山前的鼓楼岗。1903年,清政府明令废科举,办学堂,即将南(?)书院改为镇江府中学堂。辛亥革命后,1912年至1913年鼓楼岗这座学府叫旧府属公立镇江中学,1914年又改设江苏省立第六中学。  相似文献   

13.
安娜 《教育家》2004,(1):41-42
中国近代学校始创于19世纪60年代。当时以科举教育为正统,仅设有同馆、方言馆等若干新学,尚无学校系统可言。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颁布《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未及实施,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年1月13日)另颁(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为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14.
思茅第一小学创办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是书院改学堂后思茅最早的现代教育机构。历经百年沧桑,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集现代办学理念、现代办学条件、现代教育方法为一体的省级实验示范小  相似文献   

15.
重庆七中有252年的建校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川东兵备道宋邦绥将渝州书院迁至重庆炮台街洪崖坊,并更名为东川书院。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废书院,兴学堂,东川书院改名为重庆府中学堂。后又陆续更名为重庆联合县中、重庆共立高级中学、重庆联合高级中学、四  相似文献   

16.
石铭吾     
石维岩(1878—1961),字铭吾,号慵石,晚号慵叟,潮州城内人。自幼颖悟,好辞章之学、声韵之书,弱冠入读金山书院。1905年废科举后就学于惠潮嘉师范学堂(今韩师),深得监督康步崖(1903-1909年在任)赏识,曾批其卷:"异日当为我国文豪!"此时,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正风起云涌。石铭吾深受激励,与同学萧汉卿、林屏仙等人谋划起义,并名其居"铁血居"以明志;后未果,转学广东法政学堂(今中山大学政法学院前身)攻读法律。毕业归潮,任潮州农林中  相似文献   

17.
1904年(光绪三十年),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松江府,得“兴新学”风气之先,以“旨在维新”、“意在图强”为宗旨,在云间书院的基础上,创办了一所在松江教育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新式学校——松江府中学堂。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以降,代教育日益成为中国教育历史演进的主体形态.中国现代教育是指自鸦片战争之后逐步拓展的教育形态,经过洋务教育、维新教育、"新政"教育、"五四"新文化运动教育等若干时段并变革至今的不断适应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教育形态.中国现代教育是一个描述现代中国社会的教育总体特征的范畴,是在中国古典教育与现代教育抑或中国传统教育与中国现代教育相互对待和互为比较中确立起来的.中国现代教育萌生于20世纪初年,1901年改书院为学堂的诏令、1902年的壬寅学制、1904年的癸卯学制以及1905年停废科举为制度标志.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不是某个单一制度因素所能决定的,乃是由多个制度因素合力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始建于1946年2月,学校文化底蕴深厚,它前身为深州中学堂。学堂传承恒麓书院、博陵书院、文瑞书院的文脉已有460多年历史。学校现为省重点中学、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郴州市一中始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其前身是郴州官立学堂,由时任郴州牧的金镜蓉先生牵头创办。学校是在“废科举、兴学堂”的历史潮流中应运而生的。百年间,不管校名如何变更,校址如何迁徙,从诞生之日起,学校便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