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章明 《江苏教育》2014,(11):58-60
今天谈德育的人,或许不会想起民国时期曾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的蒋维乔的一段故事。上个世纪初期,蒋维乔与主张新文化运动的人有过一次争论,所论虽然是体育,却与德育息息相关。如今旧事重提,或可察往知今。  相似文献   

2.
凡是与秦培元有过接触的人,无论时间长与短,都可以深切感受到他的“行走力”与“静坐功”。 他就是靠“行走力”和“静坐功”在洋思度过了28年,由代课教师到全国优秀教师,到洋思的“掌门人”。  相似文献   

3.
纪念二战胜利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必要回顾一下我们教育界前辈当年一些令人难忘的事迹。蒋维乔所表现的民族气节,即其一例。蒋维乔(1873-1958),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晚清秀才出身,后来成为中国新式教育小学教科书的创编者,曾任南京政府教育部秘书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东南大学校长等职的著名教育家。1927年北伐后,他潜心研究佛经,打算“息影沪上,不问外事”,大有当“遁世派”之意图。  相似文献   

4.
他的名字叫李桐,他每天一个人静坐,一个人遛操场,一个人学习,在他的眼里充满了孤独和迷茫。他很少笑,但在他的眼里看不到一丝阳光。一次,他旷课了,我给他的家长打电话:“李桐为什么没来上学,刚开学没几天,就违反校规。”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在这种矛盾运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及其中道德信息传播和接受的诸种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状态就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场——德育场,这个“场”从本质上说就是德育过程诸要素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道德生活空间”。是人与环境共同构成的“德育动力系统”,在这样一个“动力系统”中,德育过程具有导向性、双主体性、整体和谐性、人道性和生活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宏智正觉对禅宗美学方法论的重要贡献体现于他所倡导的“默照禅”之中。他将静坐默究视为参禅悟道的根本手段,于静坐中观照、体验宇宙人生真谛,从而体悟和把握真实的生命与存在,最终达于事事无碍的生命圆融的澄明之境这一人生与审美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德育是当今中国教育的重大课题。中学德育的地律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德育的现行方法也与学生的思想现状难以整合。高校德育只有贯彻“以人为本”,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才能使大中学校德育衔接起来并达到发展人、造就人、丰富人、完善人叹德育过程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近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梁启超所关注的人的教育其实是对成人国民的教育。他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之下,根据成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类本质对象化特点,在人的精神境界改观上提出一套符合逻辑的德育思想。他的主观世界的德育改造包括德育目的渐次演进、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方法的逐层建构等,绝大多数符合主体道德内化规律。这些都使他的主观世界德育改造具有中国式独具一格的品质,为当代道德建设蓝本提供许多可撷取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丑陋支撑     
古时有一个年轻人误入歧途,当了小偷。一次偷窃,他被人发现打成了重伤。痛定思痛,他决定改过自新。 他到寺庙里静坐思过,可总觉得僧众在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在背地里议论他,他痛苦无比,无法释怀。  相似文献   

10.
梦想静坐的地方黑白的眼睛将梦刻画成一个人和我一样但长着翅膀我让他坐在椅子上尔后将椅子和他牢牢放稳于指间方圆的地方铁了心在手上深沉地凿刻楼道洗净脑在楼道旁开出正视世界的窗左脚抬起踏下一步右脚抬起踏下两步我要一步步走向梦想静坐的那个地方(湖南平江县一中284班黄琦)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育》2007,(7):4-5
当德育蜕化为一种简单的说教时,德育就完全失去效果。一位老师在课堂里要求学生吃饭不许讲话,可是学生看见他在教师餐厅里与别的老师边吃饭边谈笑风生,吃饭不许说话的规定自然只能是空谈。有人说,什么是德育?就是我做——你看。话语很朴素,但可能更接近于德育的本质。路口是红灯,没有车辆通行,所有的人都站在那里等绿灯,有人闯了红灯,所有的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那么下一次,他一定记得不再闯红灯。有效的德育应该是在一种氛围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近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梁启超所关注的人的教育其实是对成人国民的教育。他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之下,根据成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类本质对象化特点,在人的精神境界改观上提出一套符合逻辑的德育思想。他的主观世界的德育改造包括德育目的渐次演进、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方法的逐层建构等,绝大多数符合主体道德内化规律。这些都使他的主观世界德育改造具有中国式独具一格的品质,为当代道德建设蓝本提供许多可撷取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德育工作具有整体性的特点,这种特点不仅体现在德育的内容上,而且也体现在德育的方法上。所谓系统性,是指德育作为教育这一系统工程的子系统,与其他教育形式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要有效地实施德育,不但要处理好德育本身内容与方法的关系,而且要正确处理好学校多种教育力量、教育方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确立科学的德育体系。所谓整体性,就是要通过建立人人重视、大家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14.
在最近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一书中 ,作者檀传宝表达了他在德育研究中许多新的成果。使人耳目一新的是在德育理解上“守一而望多”原则的提出、从德育在生活中的“存在”理解德育本质、对德育个体功能和教育性功能的独到见解、“新性善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与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整合、对于道德发展阶段的概括性理解等等。而在德育目的、德育内容论述中所表现出他的知识视野和研究功力、在德育课程研究中以问题和理论思考相结合研究的方法和对于大众媒体对学校德育影响分析的深度都是让人敬佩和在以往的德育…  相似文献   

15.
洪利军 《湖南教育》2002,(24):25-25
耿阳是我班上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很多时候,他总是守在窗前独自静坐,几乎拒绝与人交流。我和班干部多次找他谈心,他总是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 一天晚自习,我踱进教室,一眼便看到耿阳眉头紧蹙,一副落落寡欢的样子。我于是写了一张小纸条悄悄放在他桌上:“耿阳,老师和同学们为什么都无法走近你呢?我们  相似文献   

16.
试探陶行知的生活德育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行知的生活德育思想内涵丰富。从时代的现实生活出发,他确立了符合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德育目标、“明民德”的德育内容、“共修养”的德育过程、“爱满天下”的德育情感、“集体生活”与“学生自治”相结合的德育途径等。陶行知的生活德育思想对于当前我国的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借助于美育的力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魏书生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他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借助美育的力量进行德育的重要性:"有的人善于掀动人心灵深处最美好的、善良向上的、光明真诚的激流。即使有很多毛病的人,心理阴暗的人,比较凶恶的人,也总是不由自主地被他感染,  相似文献   

18.
案例:留守孩子小军进入初中后,厌烦周围的同学,不愿与同学接触,处处小心谨慎。他喜欢独处,总是一个人在无人处静坐,沉默不语。班级和学校举办的活动他都不想参加。元旦文艺汇演,同学们硬是把他拉上台表演,他却偷偷地跑了。回到教室,他拿起书本往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可是最近日本健身专家却提出了与之背道而驰的观点:每天静坐3—5分钟,能使机体反应灵敏,耐力更强。而且他们还强调,在如今节奏紧张的生活中,静坐锻炼简便易行,经常做,还能调节人体内分泌,让心境更加平和,利于提高晚上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1945年陶行知给广东省浦县百侯中学写了一首校歌诗,其中有这么两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德育观.通读他的整个著作,没有一篇专门论述德育的,但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把德育摆在了重要地位.他的德育思想精深、可行,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革新创造精神,因此,学习研究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对于加强和改善我们现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真人"应具有的素质真人是对假人,伪人而言的.1913年陶行知从金陵大学毕业时,发表了一篇著名文章叫《伪君子篇》.他针对当时社会的腐败现象,对做什么人的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他在文章中说:"伪君子之由来,名利为之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