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睹了沈阳军区某装甲师新闻干事周琳的作品剪贴和获奖证书,实在是令人佩服。作品剪贴厚厚的7大本,30本各类新闻稿件和摄影比赛获奖证书,让人目不暇接。特别是他入伍10年之际出版的个人新闻作品集《镜笔军旅》一书,更是字稿与图片作品并驾齐驱,一手摸着两条“鱼”。他已发表1500余篇(幅)的新闻作品.并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2.
廉洁经过20年的辛勤耕耘,收获颇丰:先后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新闻摄影作品2100余幅;70余幅作品在军区及全军、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奖;31个摄影专题被《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民族画报》采用;35幅作品被国家级刊物用作封面。1989年,廉洁的名字被收人《中国摄影家大辞典》。4次荣立三等功,1次荣立二等功。1974年底,廉洁人伍来到巴林草原。部队在这艰苦的环境中戍边守睡,吃的是高粱米,喝的是雪水、雨水,住的是“干打垒”。但官兵们工作、学习、训练劲头十足,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这一切感动着他、激励着他,促使…  相似文献   

3.
一个个闪光的荣誉伴随着他:200多幅发表在《解放军画报》等各类报刊上的摄影作品;空军“92护士一日”摄影抓拍赛金牌;解放军摄影函授学校兼职教员—…·提到这些,他总是淡淡一笑:“我搞摄影并不是为了追求这些,而是因为我热爱这光与影的艺术”。1990年,他投身于绿色的军营,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月,他把津贴费全部买了胶卷和药粉,又从班长那里借了一台傻瓜相机,开始了他的苦苦追寻。白天,他去抓拍新闻,晚上,就躲进自己用帐篷搭起的“暗室”里冲卷。在拍了7卷“废片”之后,他的作品终于见报了。望着样报,面对着战友们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他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新闻单位发表具有鲜明沂蒙老区特色的新闻照片近千幅。其中,有的作品在苏联、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展览过。去年,他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载入了《中国青年摄影家名录》。他叫王玉,是某师战士摄影报道员。当笔者问及这位同行成功的“秘诀”时,他一本正经地说:几年间我搞摄影的体会就是紧紧地“哇”住了沂蒙老区的特点。诚者斯言。当你看家王玉那厚厚的六大本剪报时,就会觉得,几年来,他发表的近千幅摄影作品无不具有鲜明的沂蒙老区特色。和他细哈,又知他不仅仅只是“抓住了当地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5月初军事博物馆举行的“首都文化艺术博览会”上,著名军旅书法家毛广淞应邀展出的书法作品,以它清新、遒劲、传神之魅力,吸引驻足了大批观众,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称赞。展出首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万国权参观并特意为毛广淞书法展签名祝贺。此次展出了毛广淞的20余幅书法作品,这些作品精选于他行、草、楷、隶、篆等不同笔法的创作作品,幅幅作品创作精巧、运笔潇洒传神,给人以浓郁的艺术享受。使艺术爱好者和收茂家不胜喜爱,流连忘返,称赞他的书法“潇洒、独特、传神”。5天时间,数千观众拥挤书展,请他签名留念。数…  相似文献   

6.
日本山形县鹤岗市的龙泽山善宝寺内珍藏着一幅视为“寺宝”的绘画作品,这就是由近代日本画的开拓者、著名画家菱田春草于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二十八岁时创作的《王昭君图》。这幅作品于同年在日本绘画协会和日本美术院联合举办的绘画共进会第十二次画展上获得了银奖,  相似文献   

7.
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番禺沙湾青年何世良,在短短的不到10年间做了两件惊世骇俗的“砖”雕塑作品,《吐艳和鸣壁》和《百福晖春图》。其中较早完成的一幅《吐艳和鸣壁》已被载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百福晖春图》是最近才雕刻完成,这件作品比《吐艳和鸣壁》大了四倍,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世界上最大的一幅“砖”雕作品。我敬重这位年轻人,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的突出的贡献,是他对他所从事的事业的不懈地追求。何世良曾真诚地告诉我,他做这两件砖雕作品并没有赚到钱,他做这两件作品主要是出于喜欢做砖雕,他说他非常感谢“宝墨园”和“粤晖…  相似文献   

8.
在新疆阿克苏市某部军营,传颂着一个“小书法家”的故事。“小书法家”叫彭敬信,1983年从河南入伍,在十几年军营生活里,他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利用起来练习书法,经过艰苦的努力,小彭在书法艺术卜终于取得了丰硕成果。他的《闻鸡起舞》作品在1991年西北五省联合在兰州举办的书法大赛中荣获了一等奖,《军魂》和《大漠抓烟直》两幅作品竟在1993年阿克苏市举办的彭敬信个人书法展期间,出乎意料地被香港和台湾的两名收藏家高价买走。在小彭自学成长的道路上,有些动人的故事,让大家难忘:一是小彭爱书如命。走进他的家里,到处都是书法方…  相似文献   

9.
《出版参考》2005,(9S):18-18
自5月16日,本报刊登“漫画版金庸”作者和全国各个省市销售总代理的征集启事以来,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安徽、贵州等地的应征者纷纷来电来信。主办方共收到电话300余个,信件、邮件198封。同时,收到59家漫画创作团队的创作意向书和完整的应征作品42件。7月初,专程从洛杉矶回杭州具体操作此项目的海风执行董事吴冰带着初选出来的40多幅作品飞赴香港,再次与金庸进行了接洽。对初选出来的40多幅作品,金庸表示认可,他说单看这些作品上的人物形象,“就好过以往出版的漫画形象”。由于金庸的作品大多富于很强烈的浪漫色彩,因此主办方在挑选应征作品时更注重漫画版本能否延续金庸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现已初步确定了金庸漫画的主创团队,漫画版《天龙八部》第一册预计今年10月完稿,整部《天龙八部》漫画版计划于明年年内完稿,并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0.
认识旺忘望已半年有余,这期间我始终关注着他一幅幅新作的诞生。敢为人先、勇于突破,旺忘望始终如一地向自己已有的成就挑战着。谦逊的表情、和蔼的语调是对生活的宽容,可那长至腰际的黑发呢?是他在设计之路上苦苦探索、奋然前行的决心吗?他感到如NIRVANA般生存与理想“分裂”的痛苦吗?我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他对作品的“生存状态”是完全理解的,不然这一幅幅新作的背后那种令人“触动”的感觉又是什么呢?《SOHO现代城》这是一组系列广告。用很酷,很另类的头像作主图形分别传达“SOHO”的三个理念,空…  相似文献   

11.
新闻干事李华敏,貌不惊人,爱吃辣椒,走路特快,办事风风火火,从事新闻报道短短5年,整整5大本作品剪贴,600多篇(幅)作品,30多个大红证书,让不少同行既佩服又眼热。华敏来自湘东山区,自幼行于崎岖山道,练就了一副硬脚板。正是凭着这双硬脚板走军旅,他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路。那一个个坚实而执著的脚窝,就是一首首动人的歌。华敏入伍的时候只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小伙子,连新闻的5个“W”都不知道,仅凭着一手好书法和上学时涂涂抹抹的基础,就异想天开想当记者。当时,宣传股听说连队有个能写会画的小伙子,有意让他到电影组…  相似文献   

12.
著名漫画家叶春旸先生是一位勤奋的漫画家。他创作了很多优秀漫画作品,有的作品令人经久难忘,虽然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过去了,但他的某些作品仍被广大读者和同行津津乐道。“谁来画龙呢?”就是其中的一幅。这幅作品堪称老叶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3.
说方宏向潇洒,不仅是他拥有1.78米身高的英俊外表,更主要的是他在基层部队新闻报道工作岗位上短短4年时间内就在《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报刊电台上发表各类新闻作品近250篇(幅),在省市级报刊电台上发表新闻作品400余篇(幅)。他从事新闻报道工作4年,就连续3年被南京军区、上海警备区评为新闻报道一等奖……你若再仔细翻翻他桌上厚厚的剪贴本,再从他周围同事那里打听一下他的成功秘诀,你就不难发现他于新闻报道工作这行中饱含着一股搏劲。难怪有人干脆送给他四个字:能争善博。说方宏向能争善搏,这得归咎于他的性格和…  相似文献   

14.
近日,云南70后艺术家的杰出代表陈流的风景油画展“云归何处”在文达画廊开展,此次展览展出了他5年来的28幅精美作品。这是陈流首次在云南举办风景画展。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一好友告诉记者,地处北京市中心崇文门内繁华大街75号的亚视金朗大酒店商品部出售书法作品,其中一笔“龙”、一笔“虎”的作品十分抢手,挂出几幅,就售出几幅。“书法作者是何许人也?”记者问。“叫李占先。”好友回答。李占先,记者脱口而出。这不是赫赫有名的酒店企业家吗?13年前,他还是北京军区接待处长。在震惊海内外的华北大演习中,他以出色的接待工作赢得了众多将军的赞誉。也正是在这次演习中,他有幸聆听了邓小平同志的教导,被小平勇于开拓、勇于改革的大无畏精神所折服。演习结束不久,他挂印执掌金朗大酒店的前身北…  相似文献   

16.
他在书画篆刻创作道路上,以坚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赢得了军内外书画名家的赞誉。其作品先后在北京、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百余幅作品在报刊上发表,他就是被誉为“战士书画家”的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后勤部战士刘发起。他与书画之缘,是11岁那年随父亲到安徽淮南读书时结下的。当时,他被画家朱修立那田园诗般的国画风格所吸引,并从此激发了他用画笔描绘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他常常对连环画和报刊上的作品一临几十遍,如痴如醉,甚至到了忘我的境界。中学期间,其作品就在报刊发表并在全国获奖,受到天津美院教授和河北省名家…  相似文献   

17.
盖岩 《军事记者》2005,(8):33-34
他编辑的新闻稿,获全国好新闻二等奖;他采写的稿件,有两篇获得军区军兵种好新闻一等奖,4篇获得二等奖;他参与编著的《海洋的召唤》丛书(共10本),在2001年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评选中获三等奖,其中3本由他自己撰写,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国防科普作家”;他的两幅摄影作品入选“纪念建国55周年全军摄影艺术展”……一摞摞的证书,一串串的荣誉,令还是新闻系学生的我肃然起敬:要采访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报人,不禁有些忐忑。  相似文献   

18.
不用画笔拓稿,不用刀、铲镂刻画版印模,只要随心所欲地用手指和手掌的天然纹路做不同部位自然默契的组合,一幅幅情趣盎然的指印山水、花鸟、人物画便告完成。这便是辽宁省本溪军分区政治部干事张全国的绝活。祖籍湖北宜城、现年38岁的张全国,自幼在荆楚民间艺术氛围的熏陶下对美术有一种特别的挚爱,他的第一幅作品确切地说就是儿时对着灯下母亲的“手影”在斑驳的土墙上临摹的一幅《小狗),谁知道20年后却因了那次十分寻常的“摹影”活动使他有幸发现了绝不寻常的指印画。那是1983年初的一天,他给人画完玻璃画后,随便把一双沾满油彩…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王建民军事摄影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厅里,悬挂着反映我军面貌的各种题材照片一百一十六幅,其中绝大多数是对越自卫还击前线的战地新闻照片。这些作品吸引了首都新闻摄影工作者和广大观众。一位女摄影工作者面对这些照片泪流不止,她说:“我看到了真正的战地新闻照片,发现了新闻摄影的魅力所在。”在留言簿上,几位大学生写道:“拍好‘最可爱的人’的人,也是最可爱的人。”来自云南边防的战士们写道:“军功奖章也有你一枚。”(一) 王建民是新华社的军事摄影记者。去年夏天,他在对越自卫还击前线拍摄了两千多幅战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张家界市档案局和市文联联合举办了张家界“城市记忆”摄影大赛。本次比赛共收到来稿近300张(含组照)。最终一幅作品获一等奖,四幅作品获二等奖,六幅作品获三等奖。这次活动为记录张家界城市建设的发展足迹,体现张家界城市历史的变迁,展示城市建设的初步成果,宣传张家界旅游新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