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今社会,少年儿童受欺负现象十分普遍。许多研究表明,受欺负经历对受欺负者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伤害性[1]。受欺负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曾经历过被他人有意攻击和伤害,并造成心理或生理痛苦。受欺负者在体力或人际关系上处于劣势,欺负者往往通过身体伤害、言语或肢体语言威胁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Olweus儿童欺负/受欺负问卷对农村750名4~6年级儿童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发现300名农村留守儿童受到三类欺负显著高于450名农村非留守儿童(p<0.01);农村留守儿童受欺负状况方面,未发现显著性别差异;在年级差异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受欺负在直接身体欺负和间接欺负上未存在显著差异,但六年级农村留守儿童显著比四年级儿童更容易受到他人直接言语欺负(p<0.05).农村留守儿童受欺负现象严重,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改善同伴接纳水平,塑造积极的自我概念,增强体质,提升亲子沟通质量是保护他们免受欺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幼儿教育》2014,(6):6-9
中餐结束后,孩子们将自己的小椅子搬到活动区,妮妮将小椅子搬到其中的一个圆点上,到阅读区看图书。等妮妮回来,看到她的位子上坐着琪琪,妮妮和琪琪开始为位子争吵起来,妮妮指着琪琪的椅子说“这椅子是我的。”  相似文献   

4.
林子不想上学了.虽然他刚上初一,虽然他知道读书很重要,他还是向妈妈提出——退学! 妈妈一听就哭了,她不停地诉说自己的不易,诉说自己的将来全靠林子了。她还说,林子现在不上学,将来就只能卖苦力,没出息!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法考察了1328名高职生在校受同伴欺负的状况,发现高职生受欺负的状况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高职男生受欺负的状况比高职女生严重,并且在整个高职阶段没有减缓的趋势,而高职女生受欺负的状况随年级增长明显减少。回归分析发现,羞怯、坏学生、老师不喜欢、同伴关系不良、欺负人等因素与高职生的受欺负程度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张文新修订的Olweus欺负问卷、陈欣银等人修订的儿童社会行为量表、社会提名法等对827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考察中小学生受欺负的状况,及与其行为表现、同伴关系之间关系.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中小学生受欺负的发生率比较高,且相当稳定;(2)中小学生受欺负与同伴接纳显著负相关,与同伴拒绝显著正相关,即儿童受欺负频次越高,其同伴接纳越少,同伴拒绝越多;(3)在中小学中,儿童的社会行为在儿童受欺负对同伴关系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受欺负频次通过社会行为中的攻击行为和羞怯-退缩行为间接地影响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241名3~6年级受欺负儿童,发现学龄儿童的受欺负对象、受欺负后的求助行为及心理、同伴关系与同伴地位均存在性别差异:男生主要受一个男生欺负,女生主要受几个男生欺负;受欺负男生向教师及朋友求助的比例低于受欺负女生,也更少体验到求助成功的积极体验;受欺负男生的同伴接纳程度低于受欺负女生,其同伴拒绝程度高于受欺负女生;受欺负男生的受欢迎比例低于受欺负女生,其被拒绝的比例高于受欺负女生。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8.
肖梅 《家庭教育》2007,(6X):18-19
妈妈的烦恼:儿子老实、腼腆,在幼儿园常受同伴欺负,我几次都发现儿子情绪低落或脸上有抓痕,或带到幼儿园的玩具、图书不见了……知道儿子受到了欺负,我很难过,怎样处理才既不伤害孩子又能解决问题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以济南市两所小学1978名小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调查表明,186名小学生(占总人数的9. 4%)成为受欺负者,男生受欺负者多于女生,独生子女受欺负者多于非独生子女;小学生受欺负与家庭类型、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经济状况无关,但与父母职业、父母学生时期受欺负经历、父母教养方式以及家庭功能等因素有关。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小学生受欺负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采取适宜措施,从家庭角度对小学生受欺负现象进行全方位介入,创建文明校园,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欺负行为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其普遍的存在性和严重的后果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全面探讨了欺负行为卷入者对待欺负行为的态度及其反应倾向,并分别基于同伴双向水平和群体水平之上,介绍了对欺负行为中不同行为角色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受欺负是存在于学生中的普遍现象,受欺负经验是学生心理问题及人格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受欺负经验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中介机制,表征为:1.受欺负学生通常具有某些消极的人格特征和认知偏差;2.受欺负情境使受欺负学生产生负性情绪,负性情绪恶性循环或外化;3.受欺负经验易使受欺负学生过度使用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4.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是受欺负经验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培智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培智教育学校办学形式多样但规模较小,招生出现多种类型残疾学生同在一所学校的情况。培智教育学校的办学困难既有办学条件方面的也有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发展培智学校教育有利于教育体制与体系的现代化,因此,应对培智教育学校性质进行界定,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培智教育学校的支持、管理与督导,提高培智教育的规模效益,提高教育管理者依法治教的意识及对培智教育的认识;重视对培智学校义务教育新课程的研究,加强对培智教育本质问题的探讨,以逐步构建培智教育的理论,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角色模糊及其深层次原因剖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角色模糊现象及其体制的原因进行了理论探讨。心理教师的角色模糊主要表现为心理教师与管理者、与德育教师及与普通教师的混淆。造成这一混淆的根本原因在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和管理框架内运作,缺少与特殊教育的联系,现存殊教育范围的狭窄及其与主流教育的脱节等。解决混淆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目前的德育与管理体制的改革,在特殊教育框架内,以特殊儿童的服务为核心,重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心理辅导与心理测评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中英语教学在指导思想、教学理念、教材处理等几方面存在误区的分析,倡导英语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领悟新课标精神、研究教材和学生学习状况,使英语教学走入正轨。  相似文献   

15.
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的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流动人口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现象,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坚冰”没有打破,社会对流动人口的排斥也有加重的趋势。流动人口子女作为流动人口中的一个小群体却是一个特殊群体,在整个社会变迁中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其九年制义务教育权利的实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的理解,破除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是社会政策的目标。那么,在现有体制不变的情况下,积累基层经验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生态圈”出发,通过学生和教师两个维度的社会感受再现其学校教育的实现过程,归纳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的六大难点问题,提出混合班制学校教育是最有利于社会融合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上海市辅读学校自闭症儿童就学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采用访谈的方式围绕上海市十所辅读学校自闭症儿童的就学现状展开调查。调查从自闭症学生人数、学校师资(质量)、编班情况、教师态度、教学情况以及教学效果六个方面来探析上海市辅读学校自闭症儿童就学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辅读学校中自闭症儿童的人数在逐年提高,师资质量在不断提高,教师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程度以及教育情况在不断发展,对自闭症儿童的教学效果也取得了进步。但是自闭症儿童的就学还存在着一些欠缺的地方,师资配备还不是很完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还没有做得很好。  相似文献   

17.
童年时代是一个人心灵成长的关键期,也是个性和世界观最终形成奠基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心理成长直接影响到日后的心理健康状态,所形成的行为将会影响到以后的身心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的行为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且因区域差异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小学校车事故的发生层出不穷,尤其在农村地区表现比较突出。政府对于校车的经费投入不足,监管机制不健全,布局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校长、家长、社会和学生安全意识的淡薄是导致校车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鉴于此,各级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监管部门要明确责任,协调沟通;要规范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和监管盲区的校车运行秩序;校长、家长、社会和学校要树立安全意识、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