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從一九五三年開始,我市的中學教師,在啟蒙政治學習及歷次社會改革運動學習的基礎上,進入了系統的政治理論學習。我們所以要强調系統政治理論學習的原因,首先是體現在學校中以共産主義思想為指導的教育方針,其次是大多數教師有系統政治理論學習的要求。茲將我們的計劃和體會介紹如左: 一、學習計劃我們的學習計劃是根據下面幾個原則制訂的:首先,對不同情況的教師確定不同的學習目的要求。文化水平較低、教學感覺吃力的,以文化學習為主(到師範學院教師進修班進行系統的文化學習);文化水平較高,業務比較熟悉,但因新參加工作、沒有經過歷次的社會改革的運動舉習,以政治學習為重點;文化水平敎高、業務比較熟悉、也經過歷次社會改革運動學習的,則政治理論和教育理論學習並重。其次,對不同政治思想水平的教師,確定不同的政治學習內容。我們把全體教師編成一、二兩班。政治思想水平較高的,編入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國小學教師的一般情况,有如下幾種: 第一種是:在老解放區里,大多数教師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湧現出來的。他們經過了各種鬥爭鍛鍊,有明確的人民立場,和爲新民主主義教育服務的热忱。但由於一般的文化、業務水平低,又長期没有很好的學習,政治理論水平也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他們在工作上發生很多困難,迫切地要求學習。其中一些優秀分子,經過學習,是可能成為新中國小學教育的骨幹的。第二種是:在老解放區里工作多年,文化水平比較高,業務上有舊的一套,但由於種種原因,政治上進步不快,對教育業務固步自封,缺乏熱情。這種人為數不多。  相似文献   

3.
當前中學教育的任務是以國家過渡時期總路線的精神教育學生,培養他們成為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和保衛祖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完成這一莊嚴的政治任務,必須有效地提高教育和教學質量;而教學質量的提高,又決定于教師質量的提高。近二年來,各地中學教師在各級黨委,教育行政部門領導下,及教師自覺的努力學習下,無論在政治思想方面,或文化業務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但也有不少教師的政治質量還較低,文化科學知識也差,在教學上,甚至有的數學教師講不通「先乘除後加減」、「同號相乘得正,異號相乘得負」等的道理,有的語文教師對「游美印象」(愛倫堡作)一課的教學目的不明確,使學生聽課後有「美國物質文明、生活條件好」的感覺。至於教學中的教條主義、形式主義等  相似文献   

4.
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培養學生尊重勞動、愛好勞動的思想感情和認眞從事勞動的習慣——是以國家過渡時期總路綫的精神教育學生的一個重要内容。過去,各地學校在這一方面是做得很不够的。這當然有許多原因的。而有關勞動教育讀物的缺乏,致使一般教師在理論與具體實践經驗上,都無所依據,不能不說也是原因之一。「為加强勞動教育而鬥爭」,就是為適應學校教師迫切需要而特別編譯出來的介紹蘇聯勞動教育理論、情況和實施勞動教育經驗的一本書。編入本書的十二篇文章,都是從蘇聯出版的「蘇維埃教育學」「初等學校」「學前教育」「家庭與學校」「教師報」幾種教育報刊裏選譯出來的。本書「培養學生對待勞動和公共財物的共產主義態度」和「為爭取共產主  相似文献   

5.
這次中央敎育部頒發的師範學院暫行歷史系敎學計劃(以下簡稱修訂草案),比一九五三年一月初頒發的有許多改進的地方。首先,這個修訂草案比較實事求是,切實可行。其次,這次修訂草案的每一門課程的設置目的、如何講授,都做了說明,使各校在開設課程時,有一個共同的瞭解,步調可以一致,這也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從一些具體問題上談談我對修訂草案的看法: 一 關於政治理論科目一般系的政治理論科目是中國革命史、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政治經濟學三門。歷史、教育、中文三系另外加設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一門。其中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一課,一般系的敎學時間是一百八十六小時,而歷史、  相似文献   

6.
編輯同志: 讀了「人民教育」一九五三年八月號「忽視師生政治教育現象亟需糾正」的短評後,我覺得提出這一問題,在目前來說,的確是重要而且是適時的。忽視政治教育和教師的時事政策學習的情況,在我們江山初級師範學校裏,也嚴重地存在著。 從上學期學生的時事測驗和平時的作業中間,發現有不少同學對朝鮮戰爭的情況,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首相是誰,我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是誰,列寧是那一國人都不知道;有的還把中國人民志願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混為一談;有的說我們國家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國  相似文献   

7.
一在中央人政府政務院「關於改進和發展高等師範教育的指示」中曾規定:「為了求得中等學校師資供求的平衡,除按照現行高等師範學校學制,繼續辦理四年制本科、二年制專修科和二年制師範專科學校外,在保證一定質量的原則下,還必須著重採取多種臨時過渡的辦法,如本科生提前一年畢業,選拔一部分專修科畢業生充任高級中等學校教師,選調初中教師、小學教師予以短期訓練,培養成為高中和初中教師等等。「事實上,自一九五一年以來各地都已先後創辦了不少師資短期訓練班,其中極大部分是初中師資短期訓練班,並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些成積。根據辦理過師資短期訓練班的幾個學校的總結來看,大家都掌握了短期訓練班短期速成的特點。例如,河南教師進修學院、湖北教師進修學院、天津師範學院都提出了「課程精簡集中,切合初中實際」的設課原則,同時也提出了要克服「好高騖遠,脫離實際」的傾向。在教學內容  相似文献   

8.
武漢教師進修學院舉辦中學教師業餘進修工作至今已有一年半了。開始時僅有語文、數學各一班,學員共一一二名。講師四人,全系兼任。目前已擴充為語文兩班、數學兩班、俄文一班,學員共二○三人。講師六人,其中專任三人,兼任三人。經過一年多來的摸索,有如下幾點初步體會: 一必須使師生共同明確認識進修工作的方針和任務 業餘進修工作的特點之一,就是學員身分的兩重性——既是在職教師又是學生。從學員長遠利益來說,必須系統地學習文化科學知識作為改進教學的基礎,但從目前工作上的困難來說,他們又切盼從講師處得到的知識,一點一滴都能即刻用之於改進教學。因此,在確定進修工作的方針任務上,便出現了一個矛盾,便是:系統學習文化為主呢?還是提高目前業務為主呢?  相似文献   

9.
我校集中的敎育實習原定四周,後因故縮短爲三周。由於開始學習蘇聯先進經驗,這次實習比過去有了許多改變,得到了很多的收穫。一做法 1.參觀與初步試敎。這次實習的兩班學生,政治覺悟較好,有工作的熱忱,但他們存在著自高自大的思想,認爲反正自己已學了師範,「小朋友那樣小,有什麽敎不了!」抱著這種態度,是不會把實習搞好的。於是在參觀階段夾一次試敎,把實習生臨時組織成三個試敎組,在組內進行集體備課,每組推選二人至三人出來試敎一課。經過這一試敎之後,實習生才感覺到教學不容易。如劉日光說:「試教雖然僅是兩堂課,卻化了兩天的工夫,使我感到做一個小學教師不是從前所想象的那樣簡單。」黎錫佑說:「試敎之後感到自己對敎育理論學習得很差,教學原則也不會掌握。」  相似文献   

10.
自全國中學教育會議提出了學校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務,並指出「目前應特別着重加强愛國主義教育、勞動教育和自覺紀律教育」以後,我們廣大教師都普遍注意了這一問題。這裏談談我們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勞動教育的體會。 (1)向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是一件經常的、細緻的工作,而教師明確勞動教育的目的和任務,端正社會主義的勞動態度,又是正確地、全面地進行勞動教育的關鍵。 過去由於我們對勞動教育的目的和任務的認識不够明確,又缺乏系統的學習,因而在這一工作中,存在着很多問題:有的教師把勞動教育常作一個臨時的突擊任務。認為只有對畢業班的學生才應當加强勞動教育,而對非畢業班的學生則是無關緊要的事。有的教師對當前中學教育所担负的雙重任務認識不足;常常片面進行勞動教育。如在動員學生從事工農業生產時就忽視升學教育,甚至不敢提升學教育,但對某些優秀的學生一旦從事工農業生產時則又覺得有些可惜。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是片面的强調體力勞動,就是片面强調了腦力勞動。有的教師沒有把勞動教育看作是共產主義教育的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因而把勞動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自覺紀律教育對立起來,認為某些教材不能進行勞動教育。例如有的教師過去在講「保爾·柯察金」一課時,只講到了保爾的大公無私和茨維泰耶夫的個人第一,而沒有能够通過這篇教材進行勞動教育。甚至也有教師只要教材中沒有「勞動」字樣,就認為無法進行勞動教育。有的教師只注意了大的地方,却忽視了細小的地方。如對學生寫作中,書寫潦草的现象,沒有把它當作一個勞動態度的問題來看待;對學生破壤公物的行為,沒有把它當做一個愛護勞動果實的問題來進行教育;對某些畢生隨便請假的現象,也沒有當做一個勞動紀律的問題來指出。有的教師在思想深處,還有輕視體力勞動的傾向,因而在進行勞動教育時往往模模糊糊,缺乏說服力。如某教師在學校裏對學生指出從事工農業生產的意義,  相似文献   

11.
北京農業大學,在「三反」運動教師思想改造的過程中,著重批判了本位主義、宗派主義以及資產階級的敎學觀點和方法,絕大部分教師們在党和羣眾的幫助下,進行了自我檢討。「三反」運動後,學校出現了一片新的氣象:教師們在迎接祖國偉大經濟建設的口號下,團結起來了,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了;在課程改革中,教師們都努力學習蘇聯先進理論和經驗,努力學習俄文,為農大教學進一步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充分說明了教師思想改造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環節。 (一)「三反」運動前嚴重的本位主義、宗派主義及資產階級教學的觀點。中央人民政府為了集中高等農業教育的人力物力,為新中國培養大量優秀的農業幹部,于一九四九年底,將北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和華北大學農學院合併成立「北京農業大學」。在成立大會上中央敎學部錢俊瑞副部長曾明確指示,要求全校師生親密團結,努力貫徹新民主主義敎育方  相似文献   

12.
一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我國開始了逐步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是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国家對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實現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把我國建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经济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分配法則的科学。我國現正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因此在政治經濟學的教學內容上,必須結合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一九三六年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開於講授政治經濟学的幾個問題的决議中,即會强調指出政治經濟學是歷史的科學,應當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密切結合起來去研究。當前在政治經濟学的教學中,如果不從理論上阐明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不從理論上阐明黨的總路綫是我國過渡時期社會經濟發展法則的反映,不引導同学為貫徹總路綫而奮鬥,那就不能把政治經濟學運用來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就會犯教條主義的錯誤。教学中結合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從政治經濟学這門科學來說,也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問題。我國正在逐步走向社會主義社會,必須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关於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特别是列寧、斯大林关於從资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經濟學說,來分析我國過渡時期中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我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十月革命後蘇聯由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所循的方向及其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馬克思列寧主義关於從资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理論,對我們也是適用的。但由於中國社會經濟的特殊歷史條件,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所走的具體道路和步驟,將不會和蘇聯完全一样。所以,祇有正確地認識了中華人民共和国過渡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况及其規律性,才能勇氣百倍地去為實現黨在  相似文献   

13.
提高小學教師質量,是辦好小學教育的决定因素。解放以來,全省小学教師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通過歷次社會改革運動的教育和鍛鍊,以及假期的集中學習與經常的在職学習,政治水平与业務水平雖有不少提高,但與當前的工作要求還是不相適應。為了進一步貫徹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关於整頓和改進小學教育的指示’,使小學教師的質量不斷提高,真正能够担當起培養社會主義社會全面發展的成員的光榮任務,根据各地幾年來小学教師在職学習的情况及存在問題,對加强小學教師在職学習,作如下指示:  相似文献   

14.
新中國的教師學生由於政治覺悟大大提高並爲祖國建設事業感到歡欣鼓舞,工作學習的積極性都十分高漲。由於師生工作、學習的積極性,再加上教學工作中還有某些缺點,因而産生了許多師生工作、學習超時的現象。以下只就學生學習超時的現象來談談。根據現有的四個地區、八個高等學院的不完整的材料來看,學生學習超時——負擔過重的現象都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的。學生每周學習時間一般的都超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所規定的五十四小時:有的每周學習六十小時,有的每周學習六十六小時,個別的還超過七十小時。由於學習負擔過重,不可避免地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同時也不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如天津大學,「總的說來是超時的,有的班則突出嚴重。」其中紡織系同學每周學習時間「有超過七八小時之多的。」(「天津大學」第二十九期)南開大學,「同學每周學習時間一般的都超過了六十小時。有些同學利用星期天上午下午甚至飯後的休息時間和文體活動時間來學習。」致「影響健康,而學習效果並不好。」(「人民南開」第三十二期)華東紡織工學院棉織車修科二年極「全班同學普遍超過五十四學時的負擔,其中超過五至十二小時者占全班人數百分之六十以上。「造  相似文献   

15.
我們在物理敎學中進行思想政治敎育,從一九五一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摸索一年半了。這段過程不單是敎材、敎法的研究過程,同時也是新舊不同的敎育觀點的鬥爭過程。現在,把我們在物理課中,培養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進行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思想敎育的幾點體會,介紹出來,希望同志們給予指正。一、在物理敎學中不僅是單純傳授物理知識,還必須自覺地貫徹思想政治敎育。在物理課中進行思想政治敎育所遇到的主要的抗拒,就是個別教師的所謂「純物理教學」的觀點。在他看來物理就是物理,應該「一塵不染」地與思想政治分開。他在敎學總結中解釋道:「因為沒有經驗、時間不足,所以未能進行思想政治敎育」。然而在事實上,並不是什麼「沒有經驗」,也不是「時間不足」,而是對思想敎育的重大意義缺乏正確的認識,把它看成教學以外的附加的累贅;因  相似文献   

16.
一 為貫徹教育方針創設條件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明確地規定了中國人民大學的教育方針是:「教學與實際聯繫,蘇聯經驗與中國情況相結合」。其目的與任務是為了創辦一個以蘇聯高等學校為榜樣的適合於中國建設需要的社會主義性質的大學,以便正確而有效地學習蘇聯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以及蘇聯高等教育建設的理論與實際,培養出以科學的社會主義知識所武裝的忠實於黨和國家事業的財經、政法及俄文等方面的專門人材與高等學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師資。通過我們三、四年來的具體實踐,證明了這一方針的規定是完全正確的,對於中國高等教育的建設與改革具有普遍的實際的指導意義。中國人民大學是在老解放區高等學校的基礎上創辦起來的,有為人民服務和理論聯繫實際的革命教育的優良傳統,有老的革命幹部作骨幹,有中央的關  相似文献   

17.
這本書的作者是蘇聯的一位女教師。她出生於偉大的十月革命的前夕——一九一五年,師範學校畢業後,當過一段教師,又進莫斯科列寧師範學院,然後在莫斯科第六一○學校擔任高年級的俄文和文學。不論從政治、教育、文學任何方面看,這位教師都有著高度的修養。她這本著作出版於一九五○年。她以教育文藝的形式,運用靈活簡捷的手法,在一本小書裏,告訴了我們一系列引人入勝的故事。她雖然也在給我們講道理,卻並非說教,而是通過曲折複雜的故事,使作者和讀者一道去探求教育孩子的真理。故事的經過是這樣的: 一位剛從師範學院畢業的年僅二十二歲的女青年,開始到一個學校裏當教師,教的是一班十一、二歲的男孩子。第一次上課有些慌張,並且課堂的秩序很不易維持,後來由於她用教材把孩子們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於是她「領會了一個簡單而必要的常規:如果要學生靜聽,不一定要喊叫」。因而她埋怨「關於這一點,在師範學院的講義裏,甚至主講教授法的教師都從未談過」。這是她  相似文献   

18.
在中國人民大學,青年團是學校黨委和行政的有力助手。现在全校有團员約一千四百人,佔全校青年的百分之六十八;其中學生及研究生中的團員約八百人。團员成份除少數是青年工人、農民外,多数是經過政治思想改造的革命知識青年。團在學校中的基本任務处團結全校青年,积极協助黨和行政建設新型大學、完成教育計劃,學習馬列主義毛澤东思想,以培養青年成為全面發展並具有專門業務知識的新中國的建設幹部。由於學校行政和團對青年的教育任務之一致性,團在學校中的經常工作是完全服從與服務於教學的。它是整個學校教育中  相似文献   

19.
師範学校的“參觀實習”(主要包括聽課、觀摩教学、試教、開評議會等)是教育业務课教学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也是師範学生掌握基本的教育知識與教学技能的必要環节,對於理論的学習说來,起着鞏固、證驗、運用與發展的作用。是一种理論學習的繼續,而不是與理論學習毫不相关的。 舊中國的教育是理論與實際脱節的,所以在師範学校的參觀实習工作中,也存在着極嚴重的形式主義。在形式上也許做到了一切,而實質上却一切没有完成任務。比如以表格而论,可以繁瑣到使学生也從填寫。我們從舊正中书局出版的“實習指導”上可以看到,單是參觀用的表格,就分參觀学校行政的、參觀各科教學的、參觀社會教育的;只參觀学校行政的,就有十二種之多。每种表格内容項目至少是十二項,内容龐雜,没有重點,使實習生無法去逐項了解、填寫,有時就不免拿起所參觀学校的概况一覽之類的材料,按项抄填,支應故事;如果問到這个学校有什麽特點,存在什么主要問題,便瞠目不知所答了。  相似文献   

20.
一本市中學教師業餘進修工作概況 一九五二年九月,天津師範學院成立,設置了業餘進修部,正式開展中學教師的進修工作。自一九五二年秋季至本學期,經過進一步明確教師業餘進修工作的方針任務,修訂教學計畫,整頓班級編制,制訂教師進修暫行學則,在教學工作上加強師資的配備,建立班代表、校代表、業餘進修教研小組等組織,工作已初步納入正規。現將這一時期的幾項工作分述如下: (一)逐步確定方針任務的經過。一九五二年度第一學期開始時,師院業余進修部初步確定教師進修的方針任務是:「有計劃地逐步地提高與培養中等學校師資,以適應本市今後教育建設事業的需要」,具體任務是:一、培養已具有高中畢業程度的小學教師,使其具有教初中的能力,以儲備中學師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