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讨论了自制与节制两个重要概念。在书中,亚里士多德没有明确界定何为自制,相反他更多地讨论了不能自制,借此说明何为自制。在他看来,自制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它处于恶与德性之间,虽然不能算是一种美德。但它是达到节制这一重要美德的中间环节。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等,因此培养节制美德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有五大亮点:立法宗旨发生重大变化;立法内容有重大突破;财产罚独挡一面;与其他法律衔接紧密;详细规定程序,使监督落实到位.另外,<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范围、力度有所加强,处罚程序更加规范,在规范公民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及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等方面有深刻影响,使公安执法机关的许多治安管理行为更加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新疆跨越式发展为背景,阐述了当前治安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了治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完善边境地区治安管控工作的长效机制,提升公安边防部队综合管控效能,以适应并服务于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需要,与发展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4.
类型不一,特色各异治安管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了治安管理的萌芽,但这并不具有现代治安管理的意义,现代国家产生以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治安管理。而把治安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是建国以后的事,更确切地讲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公安院校开始恢复组建后,由于公安教育的需要,才被逐步重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治安学专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放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大背景下来看待。我国现行道路交通管理体制主要存在以下弊端:执法职能重叠、执法力量分散。导致政出多门、力量分散;决策权与执行权合一、管理审批权与监督处罚权合一,导致执法不规范;交通与公安之间的关系未理顺,甚至矛盾重重,造成权力内耗、效率低下。我国应从实际国情出发,借鉴美国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的经验,探索建立统一的道路交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对行政自制的维度分析为我们从多元化的角度观察行政自制提供了视角.根据制约主体与被制约主体的关系,可以将行政自制划分为自己自制,参与型自制和管理与监督型自制三个维度.自己自制是指作为独立行政机关的法人之自我规制.参与型行政自制是指行政机关在自我规制的过程中听取和采纳他制主体的意见和建议,进而作出行政决策和行政行为.三维行政自制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必须接受另一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7.
警察权利与私权的关系实质如何以及该如何处理,是目前公安执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从两者的关系分析出发,建构两者协调有序之关系,并指导实践,是实现公安执法合法有效,同时维护私权不受非法侵犯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开放的生活方式、公安组织体制的改革、大学扩招和合并等新的时代条件下,高校治安管理工作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本文以长沙高校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探究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治安管理工作所处的困境及其出路.  相似文献   

9.
《治安案件查处》是公安高校治安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目前在教学中存在教师缺乏实战经验,教学硬件投入不够,教学形式较为单一,考试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有待改进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加大教学设备投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改进考试考核方式、安排教师定期定岗位调研锻炼。  相似文献   

10.
刘玮 《政治思想史》2013,(1):33-53,198
在有关柏拉图政治哲学的研究中,灵魂与城邦的类比乃是重要的论题,但这类讨论却几乎没有吸引亚里士多德学者的目光,人们似乎很自然地认为亚里士多德从经验的起点开始讨论政治哲学,因此无须将灵魂的问题引入讨论。事实上,在亚里士多德所讨论的六种灵魂状态(神圣的德性、德性、自制、不自制、恶性、兽性)和六种类型的政体(君主制、贤人制、政制、民主制、寡头制、僭主制)之间可以建立某些类比关系,通过这一系列类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灵魂和城邦的这两个方面,也可以对亚里士多德如何看待个人、家庭、城邦三者的关系有一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行政化为我国公立高校治理的基本特征。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行政化主要表现为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主导化,学术权力边缘化与师生权力形式化,由政策治理向法治的跨越是我国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推进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去行政化向法治化推进还存在一些障碍和问题。为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我国应针对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行政化的表现及法律障碍而采取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2.
行刑是刑事司法的最后一个阶段,其效果直接关乎刑罚目的的实现。我国当前行刑主体多元化的制度构造不仅背离了刑事司法机关诉讼分权的要求,而且也不利于公安机关、看守所以及法院集中有限的资源专司其职,并容易造成部分刑罚的执行流于形式,行刑效果难以最大化和统一化。有必要对行刑主体进行一体化改革,促进行刑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13.
非政府组织的本质属性和伦理精神,使其成为一种道义性的社会力量。履行应有的伦理使命是非政府组织的价值规范,也是社会各界对非政府组织的共同期许。在此情景下,公共责任成为非政府组织的核心关切。人们对非政府组织公共责任的关注,主要源于其公益性质及行为的“正当性”;而复合性责任概念框架的提出,使得对非政府组织公共责任的探究具有了学理规范。非政府组织公共责任的多维性,使其公共责任机制也具有复合性的特点,需要通过自律与他律的协同治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纲领是法学教育为法学实践服务,恢复实践法学传统,自国家主席起,联合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公检法司等法学实践部门的法律实务工作者共同进行法学教育工作。在法学教育地位与人才整合上,中国法学教育改革应当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师吏一体,君师一体"的机制,对法学教育从课程开设、教材编排、教学互动、实效考核诸方面加以监控,彻底排除各种理论法学以及纯粹法典化思路的影响,依法开课,追求法学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5.
当前,群体性治安事件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内部矛盾的一种突出表现,也是人民内部矛盾变化的一种新动向。此类矛盾发生频繁,危害极大,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导致我国群体性治安事件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处理群体性治安事件时存在着重处置、轻预测的问题,不能不说是当前我国群体性治安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当前必须树立使用少量的人力物力预测和预防,而不是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处理群体性治安事件的新观念,高度重视群体性治安事件的预防工作,尤其要重视群体性治安事件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警察正当执法权益受侵害事件的增多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内部原因。努力从宏观上建立协调机制,充分运用现有法律规定,提高维权工作人员的素质,增强民警自身维权意识的自觉性,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进行正面宣传,为公安机关和民警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将学校视为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个机构,从对校长、教师的选聘到考核进行较多的行政干预,不仅降低了教师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而且也制约了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迫切需要通过排除他律性因素干扰即去行政化来理顺外部制度环境,通过加强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以及通过促进学校管理民主化进程来保障教育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1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存在诸多问题: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监督法规不健全,监督滞后现象严重等。为了改变当前这种现状,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强权力机关自身建设,创新人大行政监督方式,改善人大监督的外部政治环境,修改监督法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大型活动日益增多,安全事故也不断增多,严重影响公共秩序。而公安机关是社会治安秩序的维护者,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本任务,是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的中坚力量。因此,探讨公安机关在大型活动中的职责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行政权是行政的核心,是行政法学的中心范畴。行政权是指行政主体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管理行政事务,维护社会安全与秩序,提供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权力。行政权具有强制性、执行性、优益性、不可处分性等传统特征,但对其新的特征也应加以重视。行政权的本质是保障和促进公民权利的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