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高六册《谏太宗十思疏》) 其中“宏兹九德”,课文注释为:“扩大这九德的修养。《尚书·臬陶漠》说:‘亦行有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将文中的“九德”作如是解,愚以为不妥。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现行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本选入了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课文末段“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句有注:“[宏兹九德]扩大九德的修养。宏,使……光大。兹,此。九德,《尚书·皋陶谟》:‘宽而栗(庄严),柔而立(能立事),愿(良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现行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本选入了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课文末段“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句有注:“[宏兹九德]扩大九德的修养。宏,使……光大。兹,此。九德,《尚书·皋陶谟》:‘宽而栗(庄严),柔而立(能立事),愿(良善)而恭,乱(有治理的才能)而敬,扰(和顺)而毅,直(正直)而温,简(简易、宽大)而廉,刚而塞(充实),强而义。’”但在魏征这篇奏疏中,结合具  相似文献   

4.
鞠党生 《现代语文》2008,(11):137-137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苏教版、粤教版、沪教版、人教版均选录为课文,但对“宏兹九德”的注释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5.
今本《九章》共有九篇诗歌,按王逸《楚辞章句》,这九篇诗歌的顺序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关于“九章”之意,王逸首先作了解释:“屈原放于江南之野,思君念国,忧思罔极,故复作《九章》。章者,著也,明也。言已所陈忠信之道,甚著明也。”(《楚辞章句·九章》)这个说法不符合作品的实际,是王逸曲义求深,将屈  相似文献   

6.
一、盖(盍)为余而造怒。(《九章·抽思》)《抽思》这句中的“造”,注家们历来都认为是动词,并用“作”、“生”之类的词儿来训释。如,朱熹《楚辞集注》:“本无可怒,但以恶我之故为我作怒也。”王夫之《楚辞通释》:“造,作也。”马茂元《楚辞选》、聂石樵《楚辞新注》:“造怒、有意找岔子来生怒。”我认为,这样解释也是行得通的;但联系届原的生平事迹及其其它作品看,如把《抽思》中的这个“造”作形容词“疾”、“急”讲,则显得更妥当些。“造”是可作“疾”、  相似文献   

7.
“什么?!”玛蒂尔德顿时大惊失色。佛来思节夫人充满同情地望着这个苦命人,无奈地点点头:“要不这样,亲爱的,我把项链还给你,或者把差价补给你……”她没再说下去,因为玛蒂尔德不在听。她只是茫然地望着她,怔怔地不出一语。……路瓦栽兴高采烈地回来了:“嗨,这可真好,债都还清了。这是件值得庆贺的事儿。”玛蒂尔德神思恍惚地坐着。路瓦栽坐在她的脚旁:“发生了什么事,亲爱的?”“假的,假的,那是假的……”路瓦栽大惑不解,摇着她的肩:“什么?什么是假的?”“项链!”玛蒂尔德终于迸出了哭声,“项链!十年,十年的辛苦全部白费了!哦,上帝啊,十年…  相似文献   

8.
朱熹《楚辞集注》增贾谊《吊屈原》《服鸟》二赋与删《七谏》《九怀》《九叹》《九思》四篇汉人之作,大乱了《楚辞》之体,这是十分不当的。王夫之《楚辞通释》增江淹《爱远山》《山中楚辞》及删《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五篇汉人之作的做法及其断《招隐士》为“为淮南召致山谷潜伏之士”说,亦然。考朱、王两大学者之所以有是失,盖因其为“文”所蔽而忽于究刘向编撰《楚辞》一书之体例所致。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课本对《谏太宗十思疏》文中“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之“长”字解释为“zhǎng,生长”。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第104页补充了另一种注释———“长”应读cháng,即“高大”之意,紧接着又说明了否定这一注释的理由。显然,《教师教学用书》是赞成课本上的观点的。我以为,课本注释有欠妥当,其理由如下:其一、从语法和修辞角度来分析,“长”应读作cháng当“高大”讲。众所周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与“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相对,三句对仗工整,构成排比,前两句均是为第三句作铺垫,属于比喻论…  相似文献   

10.
在翻检《辞源》的过程中,发现它的注解有些有确或可议之处,还有个别校勘问题,兹再提出若干条辨析于下: 一、[休息](177、1)解:“劳累时暂停活动,以恢复精神体力。《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按:“息”应作“思”,这里“思”字误为  相似文献   

11.
《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说理透彻,语言优美的名作。作者魏征是唐初著名的政治家,又是饱学之士,有很高的修史水平,主持《隋书》等史的编撰,秉笔直书,时称良史。《谏太宗十思疏》收录在《旧唐书》魏征本传中,它认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劝导唐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楚辞》西汉人刘向在天禄阁(汉朝国立图书馆)校书时,把屈原、宋玉、唐勒、景差、东方朔、荘忌、淮南小山、王褒的作品以及他自己写的《九叹》编辑成一部书,定名为《楚辞》。东汉人王逸为楚辞作注释,又加进他自己写的《九思》,成《楚辞章句》。宋人朱熹,作《楚辞集注》。“楚辞”这个名词,在刘向以前就有。汉武帝时人朱买臣,能“说春秋,言楚辞”。不过“楚辞”这一名称在当时并不成为这种文体的通称。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乃作怀沙之赋”。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载:“屈原赋二十之篇”。可见西汉早期称  相似文献   

13.
新版初中《语文》第一册课文《〈论语〉十则》第三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字,正文下注释为“疑惑”,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对这一则作了如下解释:“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迷惑”与“疑惑”是一对近义词,按这种理解,“学而不思则罔”与“思而不学则殆”导致的结果几乎是一样的,即“迷惑”和“疑惑”。但事实上,“学而不思”与“思而不学”引起的结果显然是不一样的。那么,“殆”字应怎样理解呢?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搞清楚学与思…  相似文献   

14.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简一有: “绝知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孝(季)子(慈)。”关于“季子”,楚简释文以“季”为“孝”之讹,“子”通“慈”,即“孝慈”,但不少学者认为这两个字应如字读。如崔仁义先生说: 季子,传世本《老子》作“孝慈”;帛书《老子》甲本作“畜兹”,乙本作“孝兹”。……但  相似文献   

15.
屈原作《离骚》的根由,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所说的那样:“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对此,班固无异词:“屈原痛君不明,信用群小,国将危亡,忠诚之情,怀不能己,故作《离骚》。”(《离骚赞序》)又说:“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转引自《楚辞补注·目录》)司马迁和班固的论断,是非常正确的。从屈原的作品中,我们也可找到证明:如《九章·抽思》,“道思作颂,聊以自救”,为了表达心中的忧  相似文献   

16.
一、《十思疏》简析《谏太宗十思疏》是贞观十一年(公元六三七年)魏征所写四篇奏疏中的第二篇。标点为后人所加,共分为三段。第一段,用设喻方式,提出并阐明中心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个段落共三句,从意思上看,每句形成一个层次。第一层,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本体  相似文献   

17.
一“老”、“道”、“脑”这三个字都是多义的。但在用作词尾,粘附在一个词的后面,表示人体的某一部分或其属性时,则用法相同,在古典戏曲中这种现象较普遍,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构词形式。兹举例证如下:(一)用“老”字作词尾者,例如:当提到人的眼睛,则曰“渌老”,如《西厢记》一本二折《小梁州》:“胡伶渌老不寻常,偷睛望,眼挫里抹张郎。”或作“绿老”,如《太平乐府》卷九高安道散套《淡行院》:“矁粘的绿老更昏花。”或作“六老”,如《雍熙乐府》卷四散套《村里  相似文献   

18.
唐朝的王勃“六岁善文辞,十岁能作赋,十三岁便写下了名扬天下的《滕王阁序》”;大诗人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杜甫“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白居易九岁已能够“谙识声韵”,十六岁便写出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名句。有唐一代,像这样少年而成大器者不胜枚举,从中可以看出唐人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笔者认为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家教为本、激励上进的指导思想 强调对少儿进行早期教育,是我国古代得出的宝贵教育经验。它既不是当代才出现的一种教育主张,也不是外国人所创造。早在距今两千年前…  相似文献   

19.
《近思录》以《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为结构基础,内容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对《大学》所蕴含的教育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与扩展,体现出宋代理学教育的理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及“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二分的人性论构成宋代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基石。“仁”“义”“诚”等道德概念贯穿《近思录》全书,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教育语汇;与此同时,《近思录》对齐家之道、出处进退辞受之义、治国平天下之道等问题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探讨,体现出“大教育”的视野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并深刻改变了此后的中国教育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一、抓主干明中心1 《长城》(第十一册)2 《一夜的工作》(第十一册)二、抓线索突难点1 《幸福是什么》(第九册)十年前十年中十年后四年前埋“匣子”量了十步埋下一切在变化启发量了五步找到四年后挖“匣子”量了十步找不到万水千山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长征只等闲前后呼应五岭乌蒙金沙水大渡桥岷山“观”的时间八月十八“观”……………………………………潮“观”的地点盐官镇“天下奇观”白色战马好像……白色城墙山崩地裂潮来时白线闷雷滚动潮来前风平浪静“观”的过程潮去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语文·教例评析长城远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