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小说是一种在时间中展开和完成的艺术,本文通过试图借鉴中、西方现代叙事学理论,对<呼啸山庄>的叙事时间的分析,来展示<呼啸山庄>在叙事时间的设计的独特之处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2.
文章试从生态批评理论这一崭新的视角对阿来的小说<随风飘散>中的人物--格拉进行尝试性解读. 在小说<随风飘散>中,作者透过格拉这一人物对自然生态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真实生动的描写,对人生和人类文明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主要用生态批评的方法和理论对格拉这一人物进行尝试性解读,揭示作品所蕴涵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3.
薇拉·凯瑟的经典拓荒系列小说<啊,拓荒者!>、<我的安东尼亚>和<邻居罗西基>是其生态思想的艺术凝聚.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运用现代深层生态学理论对这三部小说进行解读与阐释,并对作家前瞻性的生态意识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4.
自18世纪中叶哥特小说在英国出现以后,引起了许多作家的模仿与注意,他们或多或少地将哥特式的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而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不朽名作<呼啸山庄>也体现出了浓郁的哥特色彩.本文立足哥特小说的特征要素,从故事场景、人物范式与主题意识三个方面简要地分析了<呼啸山庄>中的哥特色彩.  相似文献   

5.
陈佳 《文教资料》2009,(18):142-144
<呼啸山庄>自诞生以来,便经历了各种褒贬不一的评论.本文主要应用叙事学理论来分析<呼啸山庄>的文本结构.首先,小说的叙事结构故事层与话语层交织而成,在耐丽和洛克伍德两个叙事者之外还隐藏着一个至高的叙述者(作者),她由此获得了作为一个女性的声音权威,接着再利用后叙事学的有关理论对小说与读者的关系作进一步阐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艾米莉对豪渥斯地区工业化的隐喻表达.  相似文献   

6.
在<呼啸山庄>刚刚出版的半个世纪内,曾一度受到了来自评论界各家的谴责.世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部充满仇恨又无任何美感的小说问世.而本文则在分析主题及男主人公希刺克厉夫后,得出恨无法战胜爱,人的理性终能战胜兽性这个中心思想.在<呼啸山庄>看似阴冷的表面下其实潜含的是无尽的爱.  相似文献   

7.
郑兰 《培训与研究》2010,(10):11-14
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表达了对自然和女性命运的关注。女性和自然恰巧也是生态女性主义所关注的主题,是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两个焦点。小说从反人类中心主义,反男性中心主义,文明和自然、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构建等三个方面反映了作者自觉或不自觉运用的生态女性主义要素写作及其蕴涵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艾米莉·勃朗特所著的<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的一朵奇葩.在小说中,作者成功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技巧.本文通过对风、花、雪、月的象征符号的解读,论述了象征在<呼啸山庄>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可正是这部小说成为了美国乃至世界文学的经典,它奠定了塞林格在文坛上不朽的位置.本文将<麦>放在了生态批评的视域中,对其进行了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勃朗特姐妹的代表作《简·爱》和《呼啸山庄》中生态女性主义的分析,旨在揭示其中所流露出的处于萌芽期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从而解读19世纪女性小说中女性解放、回归自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建设高品质的“学术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生态"是指学术与学术、学术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统一体。它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现实社会中,学术生态系统经常出现违背人们愿望的"失衡"与"变异",即"学术生态危机"。提升学术生态理念,加强学术个体的道德自律、学术群体的制度他律、社会全体的行为法律,以实现学术个体、共同群体与社会全体的联动机制,才能真正形成高品质的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12.
与备受关注并深得好评的新闻学和报告文学研究相比,埃德加.斯诺独特的生态思想及其作品中所蕴含的现代生态观念尚未得到应有的研究。因此,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被严重误读的今天,重新发掘并认真检析埃德加.斯诺的自然生态观、人本生态观和宇宙生态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人类的永续发展或许有着别一种鉴知意义。  相似文献   

13.
植被恢复与重建隶属于森林生态物质文化范畴,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植被改造的技术支撑,还需要森林生态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层面上文化与社会的支持。文章明确了森林生态文化体系、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内涵,确立了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框架内的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理论依据和原则,以沈溪新城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为例,分别从森林生态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面阐述可持续发展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旅游生态学的产生及其研究对象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认识到旅游发展带来一些生态安全问题之后,开始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考虑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生态学于是产生了。对于旅游生态学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主要是研究包括自然、社会、旅游经济系统的复合生态系统科学。旅游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旅游生态系统,旅游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旅游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系统等级的层次性;区域结构的特殊性;层次结构的网络性;系统状态的脆弱性。在实践中,旅游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生态系统理论在旅游开发规划中和旅游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生态哲学十大范畴论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哲学是当代哲学界从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进程,面向生态环境危机的严峻现实,展望人类生存发展的明前景等一系列活动中提升出来的哲学新形态。而哲学的特征之一便是以概念范畴体系的有效统摄和合理建构,理论理念地揭示和实践理念地设计自身与对象世界及其关系的。从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看,生态哲学的诸如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等一系列相关概念和重要范畴有必要认真审视并亟待给予有效规范。  相似文献   

16.
在理解生态学方法论和体育生态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体育的生态学模型,并进一步论述了它的指导意义,以期能够对体育生态学研究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摄影文学是一种可以从多种维度解读的复杂文化现象,体现了一种对生态和谐、人性舒展的强烈追求,正是要以自己的生态美学理念反思和批判消费文化时代技术进步、人性萎缩,经济发展、自然荒芜的文明缺憾。摄影文学体现的生态世界观、美学观与传统审美主义话语的世界观、美学观有着质的差异。与这种生态世界观和美学观相应,摄影文学也体现了一种新型的对话性思维方法,一种对话性、过程性、去中心、整合创造的现代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深生态学:一种新的环境价值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生态学是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一种新的范型。文章分析了深生态学产生的社会思想背景,浅生态学运动和深生态学运动的区别;论述了深生态学的最高规范和基本原则,深生态学对现代环境价值观念的贡献及其认识局限。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络政治参与形成的巨大民意正改变着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成为愈来愈多中国网民政治生活的一部分。这不仅促进了现有政治生态的转换,也与其周围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突。在未来发展中,网络民意必须在改变政治生态的同时实现与它的合流。  相似文献   

20.
行为、心理、精神生态学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为生态学研究动物行为及其环境关系;心理生态学研究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精神生态学则是研究人类和谐、均衡、持续发展的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