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光潜美学体系的矛盾,表明在近代以认识论为中心的西方哲学和美学的大框架里,很难具体解释和描述现实的审美活动和文艺实践。朱光潜从尊重文艺实践的实际出发,汇集一些相互矛盾的理论,事实上是对这种以认识论为中心的美学的突破。尽管朱光潜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些矛盾,没有创立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来克服这些矛盾,但他保全了对审美和文艺实践的相对正确的事实描述。这正是朱光潜美学体系中的矛盾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教育学呈现出分化的趋势。原有教育学体系内郜的矛盾,推动了教育学科的发展和教育理论的繁荣。这些矛盾主要体现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现实需要与理想追求、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教学论学科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教学论理论脱离实际,往往比较空泛,笼统。深入认识这个问题,对认识教学论学科的作用和解决教学论学科的发展问题是很有益处的。 (一)理论与实践是对立统一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受理论指导,这是其统一的一面。但理论、实践又是相对立的,  相似文献   

4.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逻辑证明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能作为标准 ;实践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是一个过程 ,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实践应当被理解为整个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总体 ;实践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必须坚持事实检验和价值检验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朱莉 《地理教育》1998,(3):16-16
经验是人们在实践中产生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经验是形成理性认识和科学理论的基础。经验总结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依据已有的事实,从具体到一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识活动。教育经验总结,就是根据教育实践所得到的事实,分析综合这些教育实践的材料,使它们上升到教育理论。本文主要从中学地理教育的角度来谈谈地理教育经验总结法。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发表已经一周年了。一年来的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科学理论。经过毛主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第一是认识依赖于社会实践,认识是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第二是认识依赖于人民群众,认识是从群众中来再回到群众中去。这两个特点又可以统一成为认识是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来再回到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去。这种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保证了领导政党和领导者的思想符合于客观  相似文献   

7.
价值·评价·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主客体关系,评价则是主体对价值的认识活动;评价揭示价值,价值决定评价;评价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和认识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评价是一种价值认识,要真正理解价值认识,必须把它放在与事实认识的比较中来研究。价值认识和事实认识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价值认识具有更强的主体性,更大的相对性;事实认识为价值认识提供前提,价值认识制约着事实认识。  相似文献   

8.
读了《“老师,快跑!”》这个案例岳,我在想,在当下教育情境中还有必要来探讨这个问题吗?因为.我觉得这个案例无非就是说出了一个基本事实: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学生。而这样的认识,早已在教育学、心理学上达成了共职,也早就在教育实践中有了无数的范例,并非一个新鲜的话题。然而,这个案例中听描述的事实,却依然在现实中存在着,  相似文献   

9.
矛盾"一分为三"的观点认为矛盾不仅在组合构成上可以"一分为三",在经历过程中体现"一分为三",而且在其解决形式以及对矛盾进行分类等方面同样可以运用"三分法"。这种"三分法"不仅将矛盾论引向了中介论,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容易消解矛盾,带来了理论和实践的困境。坚持用主客体双重维度来分析矛盾存在形态,"一分为二"地认识事物及分析问题,是实践贯彻唯物辩证法的宗旨所在。  相似文献   

10.
道德悖论有理论与实践两种类型。理论型道德悖论是指悖性的道德理论事实或状态,实践型道德悖论是在道德价值实现中出现的悖性事态;理论型道德悖论的矛盾是逻辑矛盾,其逻辑基础是形式逻辑。实践型道德悖论的矛盾是现实矛盾,其逻辑基础是尚待探索和创立的实践逻辑。J.Elster对现实矛盾的逻辑研究对探讨实践型道德悖论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分类、制作等实践活动,了解长方  相似文献   

12.
论《实践论》的一分为三认识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哲学著作《实践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三的认识论,即三个阶段论:“感性认识的阶段--理性认识的阶段--理性认识的实践阶段”;认为《实践论》由于写作的重点在“实践”及其与认识的依赖关系,因此有必要深入说明认识“认识”的过程和内容,认为每一个认识的环节都应该包含着矛盾的三个方面,即是“认识的主体--认识的中介--认识的客体”。主体通过中介来认识客体,矛盾是始终贯穿于认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探讨了中介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地位和意义,并把中介作为认识一个重要阶段;认为第三者是形成正确认识的一个重要中介,并阐述了认识运动的有限与无限性等。  相似文献   

13.
教育政策活动中的价值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政策活动中,政策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往往面临许多矛盾和冲突,如结构与功能的矛盾、价值与事实的矛盾、强势与弱势的矛盾、利益与代价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冲突导致形成了教育政策活动中的主要价值问题,如政策选择的模式、政策决策的尺度、弱势补偿、政策代价等.认识、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是保证教育政策获得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研究生中普遍存在着问题素养偏低的状况,相当部分的研究生对问题素养并不真正了解,把实践问题与认识问题相混淆,往往停留在实践层面上来看待问题。真正意义上的问题素养是从属于认识层面上的问题素养,是指在学术层面上发现认识冲突与矛盾的能力素质。对于研究生来说,要不断增强问题素养,就要不断把实践问题转化为认识问题,在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过程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把认识层面上的问题聚焦到学术范畴上来探讨,并在学术讨论中开展批判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6.
罗辉 《教书育人》2005,(8):28-29
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原理应该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现实的经济状况来认识,也就是从不同的时间、空间的角度来认识。不能总是从艺术设计本身去认识研究或只从艺术设计的原理来人手。应从现实客观存在的事实中去整理,概括艺术设计的原理概念,以事实为依据,在实践中去认识、去挖掘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英语热”在中国多年持续不衰是事实,翻译人才紧缺也是事实。这是由种种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造成的:以为懂一点英语就能作翻译;把英语当作知识或简单工具来掌握;为考试而学英语;不重视翻译与翻译教学。全社会要提高对翻译和翻译人才培养的认识;英语考试应测翻译能力;英语教学中既要英语思维,也要“翻译思维”;建设翻译队伍要抓“正规部队”,也要抓“游击队”。  相似文献   

18.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的完善、升华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客观规律。每一个新理论的问世,都来源于实践中新问题的发现。譬如,日本的“心灵教育”、美国的“生计教育”以及我国目前推广的“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情境教育”都是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的。但这些新理沦只不过强调了教育的某些方面,并没能真正把握教育的本质。毛主席讲过,“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83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什么地位,这是一个教学认识观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必然导致教学思想的混乱和教学实践的失误。当前,教育界不少人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只要冷静分析就会发现,这种表述在理论上是矛盾的。因为就教学活动而言,既然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就必然是客体,而客体又为什么能起主导作用呢?同时,这种理论颠倒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事实,因为教学活动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推进、社会发展的加速转型,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格局。这种状况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来化解当前的利益矛盾,整合各方利益关系。这种新的发展理念就是“包容性增长”。在“包容性增长”视阈下研究当前社会利益矛盾的关系,对于当前社会矛盾的本质认识,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整合多方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