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内     
教育部全国首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9月1日起施行8月11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于9月1日起施行。办法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资格、隶属关系、学习经历等基本要素信息的建立、审核、转接和监管提出了规范性要求。今后,新生进入幼儿园或小学办完入学手续后,学校就要为其建立学籍,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申请学籍号。实行全国学生"一人一号"后,每个学生将获得全国唯一、  相似文献   

2.
动态     
国内教育部全国首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9月1日起施行8月11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于9月1日起施行。办法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资格、隶属关系、学习经历等基本要素信息的建立、审核、转接和监管提出了规范性要求。今后,新生进入幼儿园或小学办完入学手续后,学校就要为其建立学籍,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申请学籍号。实行全国学生"一人一号"后,每个学生将获得全国唯一、终身使用的学籍  相似文献   

3.
加强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田小峰:《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9月1日起正式实施.学籍一人一号、终身不变究竟意味着什么?我认为其对教育公平的实现必然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是有利于杜绝学籍造假和高考移民.新学籍系统的使用,最大的好处就是杜绝学籍造假和高考移民.每年高考,都会有高考移民现象出现,而《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将有效地解决学籍造假、高考移民等现象出现.根据要求,每名学生的学籍档案基本信息将只采集一次,主要在小学一年级入学时采集,学生在进入更高年级或更高教育阶段时,其学籍档案基本信息均采用第一次采集的数据信息,这样方便跟踪学生就学转学动态,防止一些学生钻"高考移民"的漏洞.除此之外,电子学籍还将实现全国联网,对学生进行电子身份管理.这样,每位学生的信息都是公开的、透明的,从根本上杜绝了学籍造假现象.  相似文献   

4.
涂皓 《教育》2013,(11):33-34
8月22日,我国首部全国性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出台,标志着全国统一的学籍信息管理制度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现将《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贯彻落实工作通知如下。一、建立统一规范的学籍信息管理制度。出台《办法》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深人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是转变管理方式、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内容。要按照《办法》要求加快建设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学籍信息管理制度,提高学籍管理服务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今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并要求9月1日在全国开始实施。为了推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介绍江苏省近年来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有益探索和经验,经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推荐,本刊专访了江苏省教育厅胡金波副厅长。  相似文献   

7.
事件要点中国首部全国性《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正式实施,2013年9月1日起,我国开始建立全国统一的学籍信息管理制度,实行全国学生"一人一号",全国统一编码,终身使用。该系统已于2013年全部建成,并实现全国联网运行。观察角度当下而言,"高考移民"、"一人多个学籍"并非稀罕事。虽然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屡屡出台政策  相似文献   

8.
日前,教育部印发首部全国性《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统一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制度,而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也于今年3月启动。这两项工作备受社会关注,记者为此采访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9.
正学生学籍管理和学籍信息管理是基础教育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推进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学籍系统)建设和应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需求,是提高基础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有效途径。当前,学籍系统已经进入建设提质期和全面应用的新阶段。为更好地发挥学籍系统作用,既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保障水平,更要从应用入手,厘清学籍管理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各项  相似文献   

10.
电子学籍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方式全程管理的学生学籍。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启动实施了全国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从制度和平台上确保了全国基础教育实行统一规范的电子学籍管理,实现了中小学学籍管理方式的变革。电子学籍管理不仅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和优化教育决策,而且能够推动基础教育管理方式的变革。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信息化管理能力,建立学籍信息保密制度,建立健全问责机制,确保电子学籍管理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陕西教育》2013,(9):41-43
会辍学、失学等情况也在增加,教育部从2010年起着手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学籍联网系统以实行动态追踪管理。目前系统已基本建成。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杜柯伟强调:学生学籍号是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从幼儿园入园或小学入学初次采集学籍信息后开始使用。一人一个号,学籍随人走,终身都不变。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系统。今后将实行省级统筹、属地管理;动态监管、全程跟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云南教育》2014,(24):28-31
第一条 为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提高基础教育科学管理水平,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3.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是世界最大规模学籍系统,将覆盖2亿多中小学生。与户籍管理一样,学籍管理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2010年教育部开始在全国部署,要求全国的中小学校建立一个统一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到今年新学期开始全国初步建成,这是我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进步和突破。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月21日,教育部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国中小学生发放了正式学籍号。学生学籍号由身份证号为基础生成,于其首次入学(或入园)时采集基本信息。在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后,学校就要为其建立学籍,通过(电子)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申请学籍号。学生学籍号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唯一性,"一人一号,终身不变,号(籍)随人走",在各级各类教育中通用。学前教育阶段已采集学生信息的,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进入7月份,各地中小学生升级、毕业和升学工作已经开始,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将迎来第一个应用高峰期。教育部近日发出《关于做好中小学生升级毕业升学学籍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中小学生升级毕业升学学籍信息管理工作,同时明确跨省升学学生学籍管理的相关程序。教育部在通知中规定,学生毕业后,需要跨省进入下一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按毕业后跨省就学进行操作。在进入全国学籍系统操作前,需在系统外先确定接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秋季新学年开学,首部全国性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将实施,实现学籍系统在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的全面覆盖,确保数据完整,做到全国学生数据"一个不能少"。22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秋季新学年起,实行全国学生"一人一号",对学生进行全国统一编码,统一为每个学生赋予全国唯一、终身使用的学籍号,  相似文献   

17.
国内     
正教育部中小学生跨省转学学籍信息可网上办理教育部2014年1月7日发出通知,从1月10日起,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全国学籍系统)可试运行办理跨省转学等日常学籍管理业务,省内转学也应按此办理。在此之前,全国学籍系统已联网试运行,为学生分配了临时学籍号(贵  相似文献   

18.
高校与地方     
全国中小学生获得正式电子学籍号2015年1月21日,教育部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国中小学生发放了正式学籍号,目前,各地正在抓紧落实。该系统于2014年1月10日全国联网试运行。教育部在完成首次信息采集后,为确保以学生身份基本信息为核心的数据准确,利用公安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及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对学生数据进行核查对比,对准确无误的核发全国唯一的正式学籍号。学生正式学籍号的发放,标志着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进入新的应用阶段,将在中小学招生入学、学籍  相似文献   

19.
<正>新闻背景:据央广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教育部于8月22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杜柯伟、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罗方述,介绍全国统一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研究制订和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有关情况。今年9月1日起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的学籍信息管理制度,实行全国中小学生"一人一号",全国统一编码,终身使用。该系统将于年内全部建成,并实现全国联网运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借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全校学生的信息精确工作,日渐成为学校常规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常,学生学籍信息的处理过程是由学生信息的采集、整理、编辑、管理等构成的一系列复杂工作。目前,如何利用Excel简化学生信息的采集等预备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在指定期间内顺利完成学生学籍的信息任务,是对绝大部分学校学籍管理人员来说急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探讨Excel在做好全国学籍信息系统中实用的关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