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评价就是对师生课堂互动中的艺术鉴赏。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提出“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并且明确了教师的角色与地位——教师是学生的大朋友。因此,我们必须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纠正“为了课堂热闹好看”的浮华,真正体现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一、教师角色 ,从“前台”向“后台”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首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 ,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而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天地。教学不是为了控制学生 ,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因此 ,教师首先应当准确定位 ,从讲台走向学生 ,以退求进 ,以学论教 ,以学定教。将课堂教学的视线集中到学生身上。把课堂还给学…  相似文献   

3.
一、教师角色,从“前台”向“后台”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首先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天地。教学不是为了控制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教师首先应当准确定位,从讲台走向学生,以退求进,以学论教,以教定教。将课堂教学的视线集中到学生身上,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  相似文献   

4.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基于学生又回归于学生的一种观察方式。它将观察视角全部转向学生,并开发了相应的观察工具以期全面地获取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信息。本文主要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三方面阐释此次课堂观察案例的“以学为中心’’理念.并思考其之于学生、教师和教学改革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现代课堂教学观告诉我们,在课堂上要确立“学生主体”的思想,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质,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这是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聚焦课堂、优化课堂、和谐课堂、反思课堂、智慧课堂,始终是我们广大教师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6.
目前,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大多基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往往忽视了教师群体的整体提高,致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的个体行为。同时,学校教育往往聚焦于显性的学生课堂。其实,学校除了有显性的学生课堂,还存在隐性的“教师课堂”。“教师课堂”是支撑学生课堂,促进学生发展的支点。为此,我校通过构建“教师课堂”,努力把校本研修课程化。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多的老师认为,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悟”;滥用多媒体课件,名日“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想方设法追求课堂活动的热热闹闹,  相似文献   

8.
课堂是师生双方交往互动的舞台,是学生舒展灵性的殿堂。但是,长期以来,教师为了追求教学的高效率,期望课堂中出现“趣同思维”的“单向交往”或“双向交往”.扼杀思路各异的“异向交往”。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理应关注课堂中的“异向交往”。  相似文献   

9.
课堂绽放精彩,这是每一个致力于享受课堂的教师所梦寐以求的。然而实践中对“精彩”理解的错位,常常导致行为的偏差。从教育学上说,教师课堂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之上,教师的精彩呈现于学生的精彩之中。让精彩于学生,才能留精彩于自己。让精彩于学生,须归主体于学生。从角色定位看,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是辅助。语文学习重在体验感悟,必须有听、说、读、写、思、做的亲身经历,别人替代不了。学生的主角地位不凸显,主体活动不活跃,他们的自主经历无从建立,这样的课堂如果依然有精彩,那精彩的只是教…  相似文献   

10.
杨伟华 《广西教育》2011,(10):35-35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开展自主探究。纵观目前的一些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的自主探究存在“放任自流”“华而不实”的现象。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为了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更有效,教师要积极发挥“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是的,教师一切的教都是为了学生的学,我们的课堂理所当然也应该是学生自主的课堂.自主课堂的理想境界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学会”的过程,达到“会学”的目标.本文重点探讨了自主课堂背景下教师如何发挥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创新,创建一个安全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必不可少的。有些课堂上,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对学生课堂出色的表现,只用“太好了”“真不错”“你真棒”等概括性语言评价学生,或采用当场发小红花之类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任永生 《学周刊C版》2011,(7):109-109
一、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这句话说明了,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课堂,应该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它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将知识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课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要服从且服务于学生的“学”,就是把“教”立足于向“学”的转化上,即变“教”为“学”,让学生的“学”逐渐摆脱教师的“教”,使他们不断地走向独立自主,走向创新。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新的个性,并使其得到逐步的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随着职业学校改革的深入,迫切要求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作为职业学校教师,首先应当增强课堂教学质量意识。在教学观上,应改变教师为主体的单一主体观,确立教师和学生同为主体的双重主体观。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指导下,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和为了一切学生的“三个一切”观念。在课堂上,教师绝不能为完成任务而赶进度,进度必须服从于质量,教师应克服“任务观”,树立质量观。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学”。打破教学中的教师、课堂和教材“三中心…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追求个性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这是叶澜教师“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教师的上课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本文针对传统课堂语文教学的弊病,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观念,通过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围绕语文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参与、沟通、对话、交流,从而建立“教与学”的有机整体,实现有效教学的课堂,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鹏 《四川教育》2020,(12):25-25
“教是为了不教”。课堂互动教学是师生在交流中进行“教”与“学”。这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充分发挥课堂的互动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线上教学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受到疫情的影响,网络授课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构建了课堂话语。  相似文献   

17.
孔俊霞 《学周刊C版》2011,(7):181-181
一、转变旧的教学模式,变“教”为“导” 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每一个教师都应该首先弄清楚,那就是: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可是,在今天的教学中,还是有为数不少的教师采取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讲到底,满堂灌。教师的“教”,只是为了学生能听得懂,而学生的“学”也好像是为了听懂教师的“教”而拼命。这样的教学模式,很显然是把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颠倒了,老师成了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就像一口知识的大缸,在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没有一点主动的余地。试想一下这样的教学课堂,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何谈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要想在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上述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学会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中的角色。变“教”为“导”,指导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打开心窍。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教师在学生面前一直是权威,容知识权威、管理权威和评价权威于一身,教师成了课堂的操纵者、教材的解说者、知识的灌输者和评价的垄断者,他们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宰者。“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目标,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和合作者,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毋庸置疑,新课程将打破传统的教师权威格局,师生的课堂角色必须重新定位。如何定位?笔者以为,在课堂上师生应“同为主客体”,这该是新课程下师生课堂角色的理性回…  相似文献   

19.
课堂提问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和学的任务,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钻研、思考,能准确的做出回答的一种教学手段。对于课堂提问,很多教师仅仅着眼于“提问”,学生的任务也只是“回答”的过程。其实,课堂提问过程是师生共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也是通过课堂提问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 课堂提问追求的不仅是“巧问”,更追求的是所提出一系列问题是否形成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该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语言,营造和谐的品德课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呢?一、激励的语言使课堂充满动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习惯于一味地为学生叫好,课堂中“你真棒”“真了不起”“表扬他”“不错”……不绝于耳。学生固然需要鼓励,但这种缺乏激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