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孟向荣 《出版史料》2006,(4):112-120
末代皇帝溥仪所著《我的前半生》,自1963年11月杀青、1964年3月出版以来,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影响。作为群众出版社第一大书,已累计印刷21次,发行186.3万余册,是名副其实的畅销书兼长销书。有关此书的全部档案材料,大都未在报纸、刊物、书籍中披露,是一社独享的出版史料。本文基本上按照时序梳理图书档案中记载的一些党内高级干部、高级民主人士、高级知识分子对《我的前半生》的认识或审读意见,并对与此相关的一些情况作出说明或解释,兼及这本书的版本沿革。周恩来关注《我的前半生》关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对《我的前半生》的关注,图书档案中有…  相似文献   

2.
丹飞 《出版广角》2012,(1):81-82
正大一那年闻一多的《一句话》及《发现》《祈祷》,在我心里种下了出版的种子。那一次在清华已形成传统的作文比赛中,尽管赵立生教授强调诗歌,我还是写了一首长诗,最后教授们还是破例给了奖,我也因此得了在清华的第一笔奖学金。然而终于与出版沾边是1998年我开始大量写作诗歌,第二年,我编选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出版前,当时的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如今  相似文献   

3.
《广东图书馆学刊》1984年第1期刊登了丘福宏同志写的《我馆用出版年月作书次号的做法》一文,自己仔细阅读后,觉得一些问题有必要提出与作者商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我出版了两本书,第一本妄称“文集”,是从1978-1992年14年间在全国报刊公开发表的1100余篇作品中选出400余篇的集结,60万字;第二本“文二集”,还有一个正名叫《心灵原稿》,是1959-1994年35年日记的一个选本,从700万字中选出70万字。不少的人在得到书的时候,要我在扉页上写几个字。于第二本书,我经常写的是“无悔人生”或“以平常之心做非常之事”之类;而于第一本书,尤其是对新闻界、文学界以及其他喜欢搞搞写作的朋友,那题词常常是:“有志于从事笔耕事业的人,一定要努力让名字活在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正初春的一天,一位70多岁的老者,手里拎着一个布兜,来到了保定市档案馆,我一看,是局里退休的老馆长——杜永康。只见他从兜里掏出几本书,说这是自己的拙作,送给馆里收藏的。我说这是好事,馆里还从没收藏过兰台人自己写的回忆录呢。厚厚的一本书(全书40余万字),书名是《岁月记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出版发行。杜老走后,我拿了一本,翻看起来,深深地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合上书本,在我的脑海  相似文献   

6.
出版兴叹     
一关于书,关于出版,特别是关于文艺书籍的出版,我1977年写了《焚书杂谈》;1984年写了《书颂》;1988年写了《关于色情描写》(在新闻出版署某会上的发言);更早时候还写了《稿费太低税太高》,好几位作家反映“说出大家的心里话。”焚书可恶,后有来者;只要坑儒,何止焚书。肢解马列、条分鲁迅者屡见不鲜,比焚书厉害。然而焚书的时代已经过去,爱书的时代终于到来。古往今来,中国外国,骚人墨客,皇帝老子(秦始皇另当别论),莫不附庸书雅。国,“不可一日无君”;民,不可一日无书也!  相似文献   

7.
李二我先生     
李二我先生李建永上午刚为我三岁半的女儿李雨书草成一篇《雨书先生》的小文,接着又写这篇《李二我先生》的大文。李二我先生尝自称“李二我先生”。作家张承志在《致先生书》中说:“我遵循中国人称‘主席,则不言而喻即专指毛泽东,称‘总理’则不言而喻意在周恩来之用...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论坛》2004,24(5):F003-F003
中山大学潘燕桃、程焕文主编的《世界图书馆学教育进展》一书 ,已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它是该校图书馆、资讯科学研究所、信息管理系同仁及师生集体合作的大书 ,16开本 ,总计 98万余字。全书共分 8章 ,分别阐述中国、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各国 (地区 )图书馆学、信息管理学、资讯学、档案学、文献学等的教学和研究情况。据专家评论 :全书层次分明 ,结构严谨 ,重点突出 ,目标明确 ,系统性较强 ,是一部富有创意、颇具特点的图书馆学著作《世界图书馆学教育进展》一书出版  相似文献   

9.
作家艾煊在3月29日《光明日报》著文,叹道:如今的出版社,为何弄得如此狼狈? 文章说:“建国后到‘文革’前,我的长篇小说和散文集,平均每两年出版一部,有的书甚至重印达7次之多。但近10年中,竟一部书也未出过,而这期间,我是写得更多了……。” “去年春天,一位老友将我的一部散文书稿,介绍给台湾的一家出版社,5月交稿,10月份就完成了印刷出版发行的全过程。随即寄来了样书。” “我的第一部长篇,1950年秋,寄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很快就收到了冯雪峰同志的亲笔来信。……书也是不到半年就出版了。”  相似文献   

10.
我说刘绍棠     
前两天参加一个活动,见到了胡天培同志。天培和我同岁,我俩相识已有二十七八年。早在“文革”前,他就已和他的弟弟胡天亮一起创作、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过他们四十来万字的长篇小说《山村新人》,从而奠定了他俩在北京文坛上的地位。天培为人热情、直爽。在我们俩聊天中,他提到,有位作家在外地报纸上发表文章,攻击刘绍棠,话说得很尖刻;还有位作家在自己的书里,影射攻击刘绍棠,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骂刘绍棠。天培兄说的这报纸和书,我都没有见到过,不知他们是如何向绍棠身上泼脏水的,但这却引起了我要写篇文章的念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参考》2016,(1):36-40
评审专家点评 为多彩奇书找到多彩译者 跨语种出版,成败首先在于原著内容,同时也在于翻译.法国的巴尔扎克在中国首先成就于傅雷,莎士比亚在中国首先成就于朱生豪,这是普遍承认的事实.为好书找到合适的译者,往往是跨语种引进版书籍成功出版迈出的第一步. 《十四张奇画的十四个故事》是一部海外奇书.书里有1 4个故事,分别来自1 4个作家之手,有大名鼎鼎的写过《死亡区域》《神秘火焰》等恐怖小说作家斯蒂芬·金和他同样是畅销书作家的妻子塔比莎·金,写过奇幻小说《女巫前传》的作家格莱葛利.马奎尔,写过科幻小说《小兄弟》的作家科里·多克托罗,都是成人和儿童文学领域世界最畅销的作家,故事风格异彩纷呈,篇篇扣人心弦.图书出版后好评如潮,畅销不断.  相似文献   

12.
我的自白     
《我有一个夙愿》(见《编辑之友》1987年第一期第86页)一文写得多好啊!它道出了多少个严肃的文字工作者的心声和愿望!作为一名小小的编辑,我也举双手赞同并参加这一呼吁。不过,鉴于目前的状况,我觉得“出版一本无错的书!哪怕是出版一本无错的杂志也好。”但愿望和要求可能走高了一点。还是提“刊出一篇无错的文章吧!”大概来得现实一些。可惜的是,就连这样的低要求现在也不一定能达得到的。不信,就拿《我有一个夙愿》这篇呼吁  相似文献   

13.
《辞源》的编纂开始于一九○八年(清光绪三十四年)。一九一五年以甲乙丙丁戊五种版式出版。一九三一年出版《辞源》续编,一九三九年出版《辞源》合订本。一九四九年出版《辞源》简编。《辞源》以我国旧有的字书、韵书、类书为基础,吸收了现代词书的特点,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结合注释、书证,重在溯源;是我国现代第一部较大规模的语文词书。全国解放后,读者迫切需要一部思想性、科学性统一、内容充实的古汉语词典,用来解决阅读古籍时关于语词典故和有关古  相似文献   

14.
案头摆着 1994年出版的两部大书。一部是由齐鲁书社出版的《全明散曲》,精装全5册,共195印张,343万字,定价136元。一部是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唐宋全词》,精装全1册,共189.5印张,330万字,定价238元。  相似文献   

15.
台湾三民书局将在近期内出版《大辞典》。这部号称是第一部标准字体的中文辞典,共十二册,分上、中、下三大部;有单字一万五千,词条十二万七千多条,总字数为三千万字。三民书局为这部辞典的编写出版,投入新台币一亿五千余万,耗时十四年,前后动员了一百多位名人学者参加编写工作。一九六八年,台湾出版了《中文大辞典》。这本辞典共四十册,有单字五万,词条三十多万条,总字数为八千万字。《中文大辞典》保  相似文献   

16.
《我观党史》是由济南出版社推出的石仲泉先生的近百万字的一部新作,是一部理论水平高、学术含量大、内容涵盖广的党史“大书”。石仲泉是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资深理论家。近年来,他在哲学、中国近代史、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党的文献等研究领域,都是开路先锋,造诣颇深,成就辉煌。石先生自1995年以来,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负责具体主持中共中央的权威版本《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卷的编写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的修订工作,并主编《中共党史研究》杂志。《我观党史》一书令我爱不释手。我认为它与一般的党史“…  相似文献   

17.
《外国名作家传》一书已经编著完成,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上册正在排印中,全书将于一九七九年第二季度出齐。这是我国迄今以作家传的形式比较系统地介绍外国作家的规模最大的一部著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张英伦、吕同六、钱善行、胡湛珍四同志主编;绝大多数的作家传记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专业研究工作者撰写,参加撰写的共七十余人。全书分上、下两册,计七十余万字,共收到从古至今的外国著名作家近  相似文献   

18.
书香旧影     
《爱的教育》这是一本对中国读书界影响非常大的少年儿童读物,也是一本非常适合成人阅读的普及型图书。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Edmondo de Amicis 1846—1908),1926年首次被夏丐尊先生译成中文,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该书在国外初版于1866年,至1904年已经有30多种文字的译本,再版300余次。在中国经夏先生翻译出版后,至1949年也有38版的重印次;“文革”结束后又陆续被发掘出来重译再版。书中究竟写了什么内容,能使它如此受读者欢迎,又有如此辉煌的出版业绩呢?我想用夏丐尊先生译序中的一段话作为旁证:“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儿》、斐斯泰洛齐  相似文献   

19.
你能在3个月的时间内读完20多部世界名著吗?不可想象。一部《悲惨世界》,一部《战争与和平》,都是百余万字,读完这两部书一般恐怕也得三个月。可是我做到了。  相似文献   

20.
作为报人的查良镛一定比作为武侠小说作家的金庸名气小,知道查良镛与金庸是一个人的就更少了,但是细心的人还是可以发现“金庸”二字原来就是“镛”字一分为二.他的武侠小说风靡大陆、港台及海外华人地区,说他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华语作家之一,是一点也不夸张的.然而他自己在一次演讲中却说,他写小说仅仅是“附属于新闻工作的副业”,他解释说,写第一部小说时,在《新晚报》当编辑的他,是为了副刊的需要而写,后来的小说则是为了《明报》的需要而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