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877年基督教在华传教士上海第一次全国大会引发在华传教士关于报刊世俗化的争论,之后基督教在华传教士报刊纷纷效仿林乐知《万国公报》的办刊理念,实施世俗化战略转型:报刊内容由布道转向新闻,报刊更多采用中国方言和土话等本土化语言,报馆招募中国本土报刊代理和编辑。基督教在华报刊和通商口岸的外报逐渐为国人所接受。1890年和1907年分别在上海召开的基督教在华传教士全国大会上,与会传教士深入探讨了在华传教士报刊的世俗化话题。在华传教士世俗化报刊及其办报理念客观上催生了中国近代本土新型报纸的兴起,推动了西学东渐和中西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2.
礼仪之争,是指在华西洋传教士之间发生的关于如何对待中国礼仪习俗的争论.按照天主教的教义来衡量,对于中国几千年传留下来的"祭祖"、"祀孔"等传统仪式,以及民间流行的风俗习惯,无论是教会方面还是传教士本人,是否认为"异端",可否加以容忍的问题上,在传教士内部长期争论不休,甚至上诉到罗马教廷,交由"异教徒裁判所"进行裁决.对这件事本身而言,本是传教士与传教士、教派与教派之间的争执,教派与罗马教廷之间如何协调一致的问题,是天主教的内部事情.  相似文献   

3.
中国礼仪之争事件是指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在中国传教士之间和传教士与罗马教廷之间展开的有关中国传统祭祀礼仪性质的讨论。本文分三个阶段详细阐述了礼仪之争事件的始末,进而探讨导致中西交流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三 康熙皇帝对西洋传教士的态度 康熙皇帝是清入关鼎定中原后的第二代皇帝.他8岁登极,在位61年,在中国历史上算得上一位非常杰出的帝王.他在勤奋治国、日理万机之余,在与西洋传教士的交往当中,很有自己的见地,处理事情很有分寸,不失一国君主的尊严,很受西洋传教士的尊崇.  相似文献   

5.
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的国门被英帝国主义的大炮彻底打开了。清朝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但许多人可能还不知道,条约中大部分内容已是老调重弹了。在条约签订的半个世纪前,英国政府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就曾向乾隆皇帝提出过相同的要求,当即遭到严厉驳斥和拒绝,  相似文献   

6.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6月,英国的马戛尔尼使团700余人携带英王信件乘海军“狮子”号舰到达广州,带来了前膛枪、望远镜、地球仪、天体运行仪、钟表和一艘英国最先进的110门炮舰模型.当时广州是清国唯一一处对外通商口岸,在清朝官员眼里,那些来中国的外国人和商人就是来经商的,而官员来华就是来进贡的.马戛尔尼出使中国,事先由英国东印度公司派专人到广州通知了清朝官员,但未暴露马戛尔尼使团为了“取得以往各国未能用计谋或武力获致的商务礼仪与外交权利”和使中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成为我们本土制造业和印度的市场”的真正使命与意图.  相似文献   

7.
姜钦芳 《档案》2020,(7):22-30
康熙十五年,中俄两国围绕国书递交方式问题存在巨大分歧,清方要求俄使到理藩院衙门将国书递交给理藩院官员,俄方主张要面递国书给中国皇帝。双方经过激烈的争执、磋商,最终以双方各让一步的折中方案,在紫禁城的午门前,俄使向清朝官员递交了国书,从中可探究清朝礼仪制度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化及留给后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束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外国传教士潮水般地涌人中国,公然按行政区划分设教区,深入到各个城镇和村落,变外来为内在,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特殊势力.如何管理这些享有治外法权的传教士,成为清政府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不过,清政府并未气馁和退缩,而是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美国传教士对共产党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教士对共产党的印象和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它对于美国外交政策和国内公众舆论有着特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吴三桂(1612—1678年),字长白,原籍徽州,迁高邮,后籍辽东(今辽宁辽阳)。父吴襄,官至总兵、都督同知、中军府都督。吴三桂以武举出身“承父荫,初授都督指挥”。官至副将、总兵。他是明代宁远卫名将,辽东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祖大寿的外甥,当时人曾说“第明国京师,倚祖大寿为保障。”因此明朝十分重视以祖家为中心的辽东军事集团。崇  相似文献   

11.
刘盛 《历史档案》1998,(1):87-90
康熙帝的治台政策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之中,既有一个鲜明的贯彻始终的主导思想,即防止台湾重回郑氏集团手中,又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在具体政策的实行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2.
刘燕 《历史档案》2004,(4):63-67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封建社会将祭祀典礼与军事战争视作两项最重大的国事活动。“亲征”是古代帝王亲自统帅军队以上伐下之征战,亲征既是军事战争又含祭祀典礼,最能体现封建文化内涵。历史上的每次亲征在史籍中都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是圣君的一种标志。清代真正意义上的亲征只有康熙皇帝三征漠北,  相似文献   

13.
康熙朝是清代奏折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然而,由于当时缴折制度执行不严格和最高统治者及时处理信息垃圾,兼之以康雍之际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导致的文献销毁,致使奏折亡佚现象十分严重,不只其准确进折人员不得其详,同时其内容着重点和使用范围的发展走向亦颇为混沌模糊。为此,笔者依据已刊康熙朝满汉文奏折和有关史籍,对之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陈玮 《历史档案》2006,(4):54-57
十五、十六世纪,随着西方殖民国家的海外扩张,西方传教士也来到了中国。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科学与艺术。但是从根本上,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对西教、西学都有严格地限制和防范。对于西学,清代统治者采取了“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的政策;对于西教,更以“收其人必尽  相似文献   

15.
郑秦 《历史档案》2000,1(3):87-92
康熙继位(1661年)以后继续顺治朝的律例校订工作,是全面修订顺治律,还是专门编纂条例,相当一段时间,康熙君臣在两个方面都努力工作,但是,顺治律的修订由于种种原因,终康熙之世也没有完成,却是留下了一部《刑部现行则例》,收在《古今图书集成》里。  相似文献   

16.
16世纪末,厄鲁特蒙古四部中的准噶尔部逐渐强大,至17世纪下半叶,发展为一支控制天山南北,威胁青海、西藏的强大的割据势力.清康熙年间,准部首领噶尔丹在沙俄的怂恿和支持下向喀尔喀蒙古进攻,同时.以出卖中国领土为条件换取沙俄军队的支持。清政府对噶尔丹的叛乱早有觉察,一直努力准备以和平方式解决蒙古民族间的纠纷,直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噶尔丹举兵南下,距京师仅700里的情况下,才开始调兵遣将。乌兰布通大捷后,康熙帝又亲自与內外蒙古各部首领于多伦诺尔会盟,巩固了北部边防,加强了中国的统一.康熙三十三年,噶尔丹再次策动內蒙古科尔沁等部叛乱,并于次年再燃战火.康熙三十五年,清军分三路大举出击,康熙帝二度亲征,率禁旅为中路,采取裹粮长驱、分进合击的战略,在昭莫多与噶尔丹叛军激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里刊发的一组史料,是亲征中的康熙皇帝给皇太子胤扔的上谕,从中可见当时的形势、风土民情及君臣、父子、母子间的亲情等等,对研究当时的政治、军事、社会史等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封建社会,当国库官帑不敷兵饷、河工等开支之时,多以捐纳为名卖官以弥 补。本专题史料系反映康熙年间御史指出捐纳中种种问题的奏章,现从馆藏内阁黄 册中选出,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康熙朝是清代政治、军事、经济空前强盛的历史时期。康熙二十八年 ( 1 6 89年 )中俄两国签定《尼布楚条约》,保障了中国东北边陲稳定 ,同时 ,条约规定两国人民可过界来往 ,贸易互市 ,中俄两国的经济贸易逐步正常发展。康熙三十一年 ,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特派商人义兹柏朗迭思·义迭思为钦差出访中国 ,进一步商订中俄通商事务。次年十月 ,义迭思抵达北京 ,在京城前后逗留 4个月 ,并将其在中国所见所闻写成《聘盟日记》。日记中记述了中国宫廷礼仪文化以及康熙时期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画面 ,同治十一年 ( 1 872年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编定的清档《觐事备查》将其收录。现从馆藏外务部全宗档案中选编刊出 ,供研究参考。——编选者 王玲  相似文献   

19.
康熙这一辈子可以说是业绩辉煌,如果也像我们今天这样选劳模、评先进的话,中国历朝历代封建帝王中,康熙帝绝对是数一数二。但美中不足的是,康熙一生的历史轨迹中也有两处败笔。一是肇兴大小十余次严酷无情的文字狱,残暴地打压文人士子反满排满的言论著作,钳制汉人的思想;二是传位的问题弄成了稀里糊涂的一锅粥。家事、国事、天下事,应该说康熙皇帝都收拾得很不错,惟有帝位传给哪一位皇子这个既是家事,又是国事,也涉及天下事的问题,让康熙百般的聪明智慧,万般的手段技巧都玩不转了。于是这云里雾里的康熙传位之谜,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历…  相似文献   

20.
康熙十二年稽察官员御史奏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皇太极于崇德元年(1636年)建立大清政权时,即设立都察院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下属十五道监察御史及五城察院、宗室御史处、稽察内务府御史处。雍正元年(1723年),又将六科给事中隶属之。都察院重要职责之一是察核官常,振饬纲纪,弹劾不职官员。现从馆藏内阁黄册都察院御史奏章中选出有关史料,予以刊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