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博物馆学专业教育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科属性、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国内博物馆学学科属性的不合理以及理论博物馆学的滞后,因此,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取长补短,是探索自身博物馆学教育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启发-互动”式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是教育改革的良方。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推广,课堂教学应把“以课本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转移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创新品质为中心”。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爱学、好学、会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只有教育的创新,才能有效推动教育改革深入,才能培养出创新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杨明华 《上海教育》2007,(4B):57-59
校长唯有大气,才能干大业;唯有大气,才能公而忘私;唯有正气,才能压邪;唯有正气,才能扬善宽容;唯有书卷气,才能带领师生学读书、读好书、做好事、成好人;唯有书卷气,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高科技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教育改革与创新。校长头脑要冷、思路要清,理清学校过去的优良传统,积极予以传承,又根据当下时代社会特征、结合学校特点,确定发展的突破口,寻找到改革的切入点,抓住推进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有利时机,作好学校发展规划,在与时俱进中求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4.
伊丽莎白时代是艺复兴的鼎盛时期,人主义们对人性的研究和颂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劲头,而在艺美学中深刻蕴涵着这种时代精神:一、在自然与艺术的关系上,当时的艺美学鼓励发挥人的创造力以改进自然美的东西,使之更加绚丽多彩;二、在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上,当时的艺美学提倡发挥创造精神,使学作品既保持传统之精华,又突破改进创新传统,使整个时期成了传统与创新浓密交织的时期。由于这种对人的创造精神的重视,伊丽莎白时代成为英国学史上乃至世界学史上的辉煌时代。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管理要围绕“创新”这一目标,在观念和管理模式上,应从传统的封闭型转向现代的开放型;在价值取向上.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组织结构上.应由垂直型管理向水平型管理扩展。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事物,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趋近的倾向。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学习的挚友;是发展智力的原动力。有了它,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开发出来:有了它,才能使学生的智慧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有了它,才能使学生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而且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中学语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一、高尚的师德;二、正确的语教育思想;三、深厚的知识功底,尤其是学素养;四、具有现代意识、创新意识和较强的教研能力。  相似文献   

8.
郑青岳 《物理教师》2001,22(9):32-35
问题是教学研究的起点,也是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的内在动因;实践既是教学研究的源泉,也为教学研究成果提供检验的标准;理论可以为教学研究提供指导,能够使教学研究入木三分;创新永远是教学研究值得追求的目标,唯有创新,才能做到超越他人和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鉴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利用我国灵长类学文献的各种特征,定量地描绘我国灵长类学研究结构,反映我国灵长类学研究状况.结果表明,动物学研究等8种期刊是我国灵长类学研究的核心期刊.我国灵长类学研究分为:起步、停滞、恢复与发展及持续发展4个阶段,持续发展阶段集中了总文献量的89%,是我国灵长类学研究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我国17种灵长类动物(包括所有特有种)作过研究,其中对Macacamulatta的研究最多;研究学科以生理学、形态与解剖学、生态与行为学、饲养学为主(占总文献量的82%);猕猴属Macaca在各学科研究中都占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灵长类学研究在学科及物种方面都不平衡,有必要增加对较薄弱的学科、灵长类种类研究的投入,使它们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贵在疑”,这是人们在谈论治学态度时常常引用的一句话。它告诉人们,治学要有怀疑的精神,要能够怀疑,敢于怀疑,善于怀疑。只有怀疑,才不致落入前人的窠臼;只有怀疑,才能有自己的“匠心独运;”,才能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