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霞 《图书馆建设》2003,(4):128-129
谢鸿轩先生原籍安徽省繁昌县 ,现居台北市 ,为台湾师范大学古文学教授。自 1992年至 2 0 0 2年 ,谢鸿轩先生先后 5次将自己珍藏的图书 2 396册捐赠给繁昌县图书馆 ,大江南北 ,传为佳话。谢鸿轩先生 1917年出生于安徽省繁昌县保定乡。 6岁入私塾饱读四书五经 ,10岁学古文 ,12岁习诗词 ,14岁即习作骈文 ,后由芜湖广益中学 ,升入无锡国学专修科 ,从师于当代经学大师唐文治 (蔚芝 )先生门下 ,获研治学之道。 1949年去台 ,倾心教育。先后担任台湾中等学校校长、台湾师范大学古文学教授、私立辅仁、淡江、中国文化大学教授等职位 ,主讲骈文、散文…  相似文献   

2.
明代"前七子"复古派领袖何景明任官陕西提学副使期间所作《学约》,是研究何景明教育实践、文学理论、学术思想,考察明代提学官学政管理、士子科举教育等问题的重要材料。《学约》今已不存,然岳伦在《学约》基础上编成的古文选本《学约古文》尚存。本文通过明嘉靖十年(1531)杨抚刻本《学约古文》还原何景明《学约》内容,又校勘《学约古文》现存主要版本异同,考察《学约古文》与何景明《古文集》之间的关系。学界多以《学约古文》《古文集》为不同作品,然二者实为同书异名。  相似文献   

3.
郭军霞 《大观周刊》2011,(19):82-82
古文对于我们学生来说,那是在语文中最难得,他也是我们所要学的知识宝库之精华,那是我们祖先传承,几千年的经典之一。  相似文献   

4.
古文源流考     
古文,即战国时代东方国家的文字,秦统一之后成为历史。汉代以孔壁中书的发现为契机,重新进入学者的视野,从而在学术史和思想史上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影响。本文第一章《古文源流论》,从总体上论述了汉代、六朝、隋唐至宋代古文流传的基本情况,着重从学术史的角度揭示各阶段的时代特点。古文在汉代的经学、小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经过王莽的提倡,古学大兴,魏三体石经的建立,标志着作为意识形态的古文经学的确立。此后,又开始了古文经学内部的争论,这种争论一直延续到唐代。在晚清,今古学之对立又重新被揭示出来,演变为古文学的真伪之争,而这一争论又被20世纪初的疑古思潮加剧了,最终由于王国维等学者的努力,以及20世纪后期的大批重大的考古发现,逐渐使人们从疑古的思  相似文献   

5.
档案文献辨伪作为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是档案文献编纂学中的重要环节。历史上不少杰出的档案文献编纂学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阎若璩及其《尚书古文疏证》就是其中之一。阎若璩对《古文尚书》进行了系统的考辨,运用由根柢而之枝节之法,从文体、篇数、篇名等方面逐一考证,内容详尽,有根有据,从而使其论证立于不败之地,在辨伪发展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尚书古文疏证》一书,不仅将《古文尚书》之伪铁定成案,而且,其敢于怀疑经典的辨伪精神与行之有效的辨伪方法,也给后世乃至当代的辨伪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四库全书总目》对历代的《尚书》著述进行梳理,厘清了对伪孔传《古文尚书》的争论,批评宋代王柏与贺成大、元代胡一中、清代毛奇龄等人借口"脱简"和"异文"肆意篡改古经,指出宋代薛季宣的《书古文训》、明代丰坊的《古书世学》是赝古伪作,称赞广稽博考、精核典赡的《书》学著述,贬斥固守偏执、无甚发明、空疏臆说、科举讲章等偏离经义的著述,体现出正本辨伪、尊古崇学的纂修思想。  相似文献   

7.
给报社投稿,贯在“认真”二字,写“第一稿”更是如此。因为“万事起头难”,所以成功之后其乐无穷。《文汇报》“学林”专刊曾于1982年辟“古文今译”专栏。我对古文也有爱好,心里痒兮兮的,那年下半年我翻阅了十几年古文资料,选译了一篇《钱县令得檄捕蝗》,1983年2月21日给用上了。后来这篇课文又编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文今译》一书中。这是我第一次给《文汇报》写稿。1988年初,我阅读《中医药信息报》,得知“中医幻想家”专栏征稿讯息。我学中医四年,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写了一篇《二十一世纪“服”药畅想曲》,很快便见了报,而且一字未  相似文献   

8.
七部儒家太学石经时间相距1600余年,刊刻这七部石经所用字体有古文字中的古文、篆书和今文字中的隶书、楷书,从文字学角度和书法学角度均可从这七部石经中看出它们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9.
古文是经学和文字学上的重要概念。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将古文和小篆、籀文并列,视为三种字体中最古的一种。到清末,金石学家吴大澂提出古文是战国时代的文字;民国初,王国维进一步认定古文是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文字。近几十年来,因为战国文字资料的大量出土,王国维的古文六国文字说被学者们普遍接受。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人所谓古文作了全面研究。研究的对象包括《说文》古文、三体石经古文、汉代经注中的古文以及《汗简》和《古文四声韵》所引的经书古文。《说文》古文和石经古文的考察合为一章,按《说文》字序排列,分析字形或用法,与出土古文字尤其是战国文字作对比;汉代经注中的古文包括《仪礼》古文、《周礼》故书以及《周礼》郑注、《礼记》郑注、《毛诗》郑笺中注明的古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学这片土地上,一些有志之士倾洒了多少辛劳的汗水。复旦大学新闻系宁树藩教授,就在这里默默耕耘了30多个春秋。夙有缘分宁老是安徽青阳县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弟家庭。少年时代在家念私塾,“朝朝背诵古文章,一表《陈情》半段香”,从而打下了厚实的古文基础。1946年,他毕业于中山大学外文系,以后在几所中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学的是外语,却又搞起了新闻学研究,宁老说这  相似文献   

11.
郑玄与校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玄(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人.东汉儒家学者,中国著名经学家之一.郑玄先学今文经学,后习古文经学,网罗众家,通融为一,成为汉代最大的"通儒",是两汉经学之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古文通假现象,导致“一物多名”和“一名多物”。文章借助民俗学、民族语言学、神话学等学科知识,对于长期以来未能考证明白的“建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证,结论是:《山海经·海内南经》所载“建木”为蚬木,《山海经·海内经》所载“建木”为杉木。  相似文献   

13.
刘师培(1884—1919.11.20),字申叔,江苏仪征人。精文字训诂之学,宗古文经。对他的是非评价,世人似乎早有定论。他在学术上的造诣则多为人所推崇。笔者最近在上海图书馆发现一册刘师培手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随着古文数字化、智能处理和相关人文计算研究的迅速发展,对这一领域的整体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不仅有助于从以往的研究当中总结相应的规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后续探究的展开。[方法/过程] 厘定古文信息处理的概念,分析古文信息处理的研究现状,给出古文信息处理研究的整体概貌。同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古文数字化、智能处理和人文计算这3个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和研究趋势的展望。[结果/结论] 在古文信息处理研究中,古文数字化所取得的成就最大,古文智能处理在词汇级的探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对于人文计算来说,与古文相关的研究则才刚刚起步。  相似文献   

15.
吕美荪编选的《汉文典古文读本》是历史上第一部女性编选的古文选本,此选本以文体为纲,作者为目,注重名典立法,显示出区别于当时流行的古文选本特有的特色。《汉文典古文读本》是吕美荪文论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6.
一提起学位,大家就会想到博士、硕士、学士,但对我国很早就有的学位却知之甚少,为了方便广大青年阅读古文,增长知识,特介绍一些我国古代选士制度中的学位及有关常识: 童生——没有取得任何学位、尚在塾学、社会或义学里学习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侯衡 《档案学研究》2018,32(3):15-20
加拿大档案学者露西安娜·杜兰蒂于20世纪90年代发表了与古文书学相关的6篇系列论文,并以《古文书学:旧学科的新用途》为名集结成书出版。该书立足于档案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在电子文件时代面临的挑战,通过对欧洲古文书学学科内容的系统梳理,指出古文书学对于现代档案学依然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可以为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支撑与分析工具。本文分析该书的主要内容,指出它有助于我国档案学者了解欧美在电子文件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对于我国目前电子文件基础理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示作用,总结认为在我国电子文件的发展中也应该关注前端电子文件形成过程,从整体、全面的角度看问题才能做好档案研究与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近年来出土的战国文字材料,对《说文》古文进行重新解读,纠正学者对某些古文的误解,对部分古文的来源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王文濡先生选辑清代的古文,编成《续古文观止》,以弥补《古文观止》只收录明朝以前古文的不足。《续古文观止》重点选录桐城派古文家的优秀作品,充分体现清代古文的源流、宗派与发展主线。但是,由于封建传统观念的作祟,该文集也收录了一些内容糟粕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南宋楼昉所编《崇古文诀》全称为《迂斋先生标注崇古文诀》,又称《迂斋古文标注》,是一部重要的古文选本。楼昉先后编有五卷本、二十卷本、三十五卷本三种,《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七《崇古文诀》提要云:"此书篇目较备,繁简得中,尤有裨于学者。"流传下来的即这三种不同的版本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