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中“导”的策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束艳红 《科教文汇》2011,(36):117-117,208
教师在"学案导学"教学中的"导"大有学问。它既包括新课之"导"、问题情景之"导"、学习过程之"导",更包括学习方法之"导"、思维方式之"导"、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助之"导"等等。总之,"导"贯穿于教和学的全过程,应该说"学案导学"教学中的"导"是一门值得探究的学问和艺术。  相似文献   

2.
王燕 《科教文汇》2014,(35):175-176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了解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爱好学习的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乐"之所以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因为它完全开发了一个个体自我学习的原动力,在现代教学体系中"乐"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刚系统接触学习的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对于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乐"往往不是与生俱来的,从批量生产人才的角度来说,往往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这个引导就是"趣味性"教学。  相似文献   

3.
范方强  边婧 《知识窗》2013,(12):52-53
书籍装帧设计是信息性比较强的一种艺术形式,怎样才能把信息更好地传达给读者,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空白起了重要作用。空白也是一种存在,"无"和"有"同样重要,把握好"无",才会突出"有";把握好"无",才会令"有"更加耐人寻味。所以,空白既是一种形式,又是一种语言。中国画的黑白"画若布奕",蕴涵了东方哲学中的对立统一思想。看似黑白双鱼的太极图,其实也包含着黑白中的相反相成、虚实相生,即对比、互补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4.
博客     
《世界发明》2009,(6):88-89
同为俗文化,元曲成就为何远胜“二人转”? 元曲完全有别于唐诗宋词。如果说唐诗宋词是阳春白雪,则元曲就是下里巴人。元曲全部是用白话写,相当于现代的二人转,惟妙惟肖的农民语言。  相似文献   

5.
紫砂雕塑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俗文化和其他艺术的影响,即使是传统的佛像题材的作品,也多有着沉重的民族民间文化色彩。任何一种艺术门类必须依附或者寻求一种与之相符的形式载体,这种载体的可容性、可塑性与可读性都能较好地把握该门类的特性、法则与规律、比较合理地再现它的内涵,从而使得它的形式之美历弥常新。  相似文献   

6.
邹捷 《金秋科苑》2011,(20):176-176
紫砂雕塑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俗文化和其他艺术的影响,即使是传统的佛像题材的作品,也多有着沉重的民族民间文化色彩。任何一种艺术门类必须依附或者寻求一种与之相符的形式载体,这种载体的可容性、可塑性与可读性都能较好地把握该门类的特性、法则与规律、比较合理地再现它的内涵,从而使得它的形式之美历弥常新。  相似文献   

7.
李响 《今日科苑》2018,(4):89-90
以最为传统的中国艺术形式表达一本学术期刊的旨趣——这是受邀为《今日科苑》期刊创作印章标志时的第一反应。既然谓之传统,又是以极为简练的文字表达相对丰富的内涵,那么还是有必要通过文字上的追根溯源来解题。"今日"意指当下,"科"则广指科学、技术、科技等概念的相关领域,这三个字的指涉相对清晰。  相似文献   

8.
王夏 《科教文汇》2010,(5):138-138,141
"气"作为我国古代哲学、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可分为:天地自然之气、人体生理之气、人的心理、精神之气。"气"首次被引入艺术领域是从魏文帝曹丕的"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开始的,后经人伦鉴识这一中间环节转入艺术鉴赏和创作领域。在这一领域中,"气"所指的是艺术作品中所充盈的描写对象的"神气"和所表现出的对象的内在生命和精神,构成作品内在的活力与外在的动势。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气"亦是如此。本文结合声乐表演艺术的特殊个性,重点对声乐表演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生理之"气"进行理论性探索。  相似文献   

9.
付强  袁姣 《科教文汇》2013,(21):93-94
"气"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文艺理论上有极大的影响,但是"气"又是内涵极为丰富复杂的概念,由于不同时代,不同文论家对其内涵的理解和运用各不相同却又紧密联系。首先"气"是概括艺术本源的一个范畴。其次"气"是概括艺术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一个范畴。再次,"气"是概括艺术生命的一个范畴。通过对气的了解和领会,从而批判当今室内设计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需要去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秀清 《科教文汇》2010,(29):80-81
本文论述"余"没有前置于数词的用法。"余"前置于数词有两种情况,一种等同"於(于)";一种作动词,意为"超出,多了"。另外,"余"也可以表示"上下、左右"之义。  相似文献   

11.
陶联兵 《科教文汇》2011,(31):141-143
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人类祖先在漫长的实践活动中,保留在人类精神中的"种族记忆"或"原始意象"。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中积淀的原始意象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动画是一种虚拟、自由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受实拍影视作品的条件限制,不局限于现实生活,可以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因此动画成了最为接近"原型"的一种艺术形式。本文尝试着从荣格的原型理论出发对迪士尼的动画角色中蕴含的原型意象展开分析,并进而说明其对于当下人们的心理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12.
唐文滔 《科教文汇》2011,(13):143-144
青歌赛结束后,各界音乐人士都对民族声乐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其中,"质疑"也不容忽视,民族参赛者是"千人一声"、"千人一面"。这都值得我们每一个民族"音乐人"去反省和思考。笔者针对此现象进行透析,说明戏曲演唱与表演在民族声乐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及戏曲的学习是让民族声乐艺术走向百花齐放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七彩的夏日"活动在公共图书馆系统中得到蓬勃开展,取得了显著效果。在分析"七彩的夏日"活动的宗旨、形式以及活动的成效的基础上,对其形成的缘由进行探讨,提出进一步做好"七彩的夏日"活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郑晓静 《科教文汇》2010,(19):76-77
近年来,"不存在"一词在四川大部地区,尤其是年轻人中流行开来。在情景喜剧《炊事班的故事》及《卫生队的故事》中,卫生员小张更是以"不存在"作为其对话中最常用的口头禅,在不同的语境中使之产生了不同的幽默效应。本文将就"不存在"一词在上述两剧中的间接言语行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商丽丽 《今日科苑》2008,(4):205-206
柳永是宋代俗词作家的典型代表,其词的最大特点是以市井色彩为主要内涵的俚俗化。以俗为美的观念,使其必然选择通俗、绵长并繁盛、流行的慢曲,采用易于接受的直线结构,不避俚俗的语言等艺术形式,给当时尚缺乏艺术借鉴的俗文学提供了创作蓝本。  相似文献   

16.
阶级对抗社会汉字法以"帝王诏令"为主、"学理"和"习惯"为辅,其行为模式包括"禁止为"和"必须为"两类;功能上,以"阶级统治"为主导,"社会秩序调整"为点缀;生成动因上,"人"的因素占支配作用,"社会环境"及"汉字本体"因素是次要的;"帝王的英明决择"是该时期汉字法实现的原因,"帝王主观意志干涉"、"阶级制度的野蛮、残暴与专制"是其失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王琪 《百科知识》2011,(12):50-51
时下,"今天你在网上买的什么?"、"周末逛街了没有?"等俨然成了很流行的问候语。我们平时在商场、超市的出口也会经常看到一些手上拎着大包小包物品的人,在这些人中间,有一部分人常常是疯狂采购、满载而归,而不管这些物品是不是他们所必需的,他们经常会陷入一种不买难受买了后悔的矛盾冲突之中。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截割头力学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探讨了其应力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钻进工况,"平面+球冠+圆锥"式和"球冠+圆锥"式两种形式的截割头受力相对较小,波动较平缓,"球冠+圆锥+圆柱"式截割头受力较大,且波动也较大;截割头的受力和波动随着锥度的增加而增加;横切工况,"平面+球冠+圆锥"式和"球冠+圆锥"式截割头相对于"球冠+圆锥+圆柱"式截割头截割力相对较小,"平面+球冠+圆锥"式波动相对较大,"球冠+圆锥"式截割头较平稳,同时,截割头的受力和波动性随着锥角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19.
陈思远 《科教文汇》2010,(20):11-12
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是职中生事业发展的双翼,但重技能、轻素养似乎是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与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教育界所提倡的"学会生存"的理念密不可分,职中生似乎成了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机器"。片面强调职业技能,不但大大制约了职中生向高层次发展的空间,还导致了文化素养的核心即人文精神的缺失。有鉴于此,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试图构建一种培养职中生人文精神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从综合的角度来观察和解决汉语"了"的多义问题,认为在"‘了’紧随动词之后,同时又处于句末"这一类小句中,"了"之所以能体现出不同的意义,除了受到主语人称、语境等语用因素的影响外,小句中动词的类别及其语义特征也会对"了"的功能起到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