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孙光石 《物理教师》2004,25(1):25-25
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的奥林匹克教学辅导丛书《初中物理竞赛名师指导》(1998年)一书的第65页有这样一道例题: 例2.一个密闭铝盒,恰能悬浮在7℃的水中.在水温从7℃下降到1℃的过程中,铝盒将会 A.一直下沉到底. B.上浮至水面. C.先上浮到水面,而后又下沉至水面下,随即仍悬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师:这是什么?(师出示马铃薯)生:土豆。师(举起两个马铃薯):这里有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把它们放入水中,大家说说马铃薯是沉还是浮?[引导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进行猜测,从中获得新的发现]生:两个都会沉。生:两个都会浮。生:大的沉,小的浮。生:大的浮,小的沉。  相似文献   

4.
一、课前活动激活思维放在水中试一试并把沉的放一堆,浮的活动一:比身高。1号学生和2号学放一堆。生身高不同,1号同学站在讲台上,2号同学生实验。学站在地面上,让学生比一比谁高谁矮,哪个预测错了?你是根据什么预测为什么?接着让这两名同学站起来,并且的?(梳理学生回答板书:大!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实录了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的实际过程,记录了师生共同探究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以亲身实践证明在农村学校、在农村的科学课堂上,即使是非专业教师也完全可以凭借简单易行的实验器材去探究科学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在科学的海洋中遨游——只要你认真备课,你完全可以上好一堂科学课。本案例对农村教师具有借鉴价值。教材分析:《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科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相似文献   

6.
师:蓝猫的故事大家喜欢吗?生:喜欢。师:一天,蓝猫队长驾驶潜水艇在海上巡逻,突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请看大屏幕。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相似文献   

8.
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与物体的轻重有关;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空心有关……学生在经历了这个思维矛盾冲突后,能够从物体本身考虑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所以在后续《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研究中,学生从物体本身的角度考虑出发,设想并尝试运用各种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在这个活动结  相似文献   

9.
教学背景及分析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与物体的轻重有关;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空心有关……学生在经历了这个思维矛盾冲突后,能够从物体本身考虑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所以在后续《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研究中,学生从物体本身的角度考虑出发,设想并尝试运用各种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在这个活动结束时,出现了本单元的第三个教学时段,除了从物体本身出发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外,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改变液体从而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课一开始,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大小两个马铃薯为什么在第一个水槽里全是沉的,…  相似文献   

10.
陈晓秀 《下一代》2014,(3):21-21
正相信大家都在电视上看过潜水艇。值得自豪的是,中国的潜艇技术在世界上是比较先进的,这对保卫我国的海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潜水艇能下沉、上浮,我们一定会感到十分奇妙。它是如何做到的呢?让我们做个潜水艇的模拟游戏,去探索它的奥秘吧!1、准备材料塑料笔帽一只,橡皮泥一块,空饮料瓶一个,水。2、实验步骤(1)把橡皮泥粘在笔帽底部。(2)把空饮料瓶里罐满水,把笔帽放进瓶子里,然后拧紧瓶盖,不让它漏气。(3)双手用力挤压瓶子,使瓶子扁进去;再松开手,使瓶体恢复原状,不停地重复这  相似文献   

11.
浮与沉     
《母婴世界》2014,(6):104-105
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妈妈的绣花针这么小,却沉在水里;大轮船超级巨大,却能在海上航行,这是为什么呢?这里的奥秘在于“浮力”!  相似文献   

12.
浮与沉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木人要探海的深浅,下海一游,上岸后夸夸其谈地说:“大海并没有多深,海水连我的膝盖还没淹着呢!”别人笑他,他找鸭子作证。鸭子呱呱地说:“是呀,我在大海各处都游过,海水只齐我的胸膛。”读罢,我不禁哑然失笑。笑之余,又觉得颇有哲理:木人为探海之深浅,身体力行,确有可嘉之处,但其只驻足于表面,浮在水上,焉能知海之底细? 看来,看问题、做事情决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应潜心深入,力求能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因为只有沉得下,探得深,才能  相似文献   

13.
浮与沉     
赵国娟 《学周刊C版》2010,(4):169-17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九课《浮与沉》。  相似文献   

14.
教科版《科学》(三下)《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课题。它不但可以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完整探究过程,对学生形成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价值很大,而且比较容易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真正的科学探究问  相似文献   

15.
为了上好这节公开课,笔者精心挑选了一节自以为好上的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历经磨炼后,笔者满心欢喜地正式登台开讲.效果如何呢?请看下面这两个教学片段吧.  相似文献   

16.
一、导入师: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上一节科学课。我们科学课的口号是——生:动手动脑,认真观察,探究奥妙。师:这节课,我们就要像口号中提出的那样,同学们有信心吗?  相似文献   

17.
一、导入师: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上一节科学课。我们科学课的口号是——生:动手动脑,认真观察,探究奥妙。师:这节课,我们就要像口号中提出的那样,  相似文献   

18.
为了上好这节公开课,笔者精心挑选了一节自以为好上的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历经磨炼后,笔者满心欢喜地正式登台开讲。效果如何呢?请看下面这两个教学片段吧。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句俗语,但它却反映了发生于上新世的喜山运动晚期在我省的地壳变动情况。喜山运动是一次时间最长,范围强度最大的断构运动。这运动的结果使原为高山之地陷为大洋,深洋却变成高山。我省正处于太平洋到喜山之间,所以断裂层多,变动大。南澳岛原为一座海底山,由  相似文献   

20.
纸沉针浮     
在今天的自然课上,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一根针和一张纸放在水里,哪一样会沉下去?”这算什么问题?那还用问,当然是针啰。可老师神秘兮兮地说:“那可不一定。你们按照我说的方法回家试试看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