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亡国之君朱由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毅宗朱由检在明朝灭亡前夕曾说:“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矣。”把亡国的责任全部都推到了诸臣的身上。本文用翔实的史料,论证了这一说法的错误。认为明朝的灭亡,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而朱由检的举措乖张,致使人心尽丧,统治阶级更加分崩离析,则是明朝终于灭亡的决定性因素。朱由检本想求治,而结果却愈乱;本不想亡国,但结果却亡了国。这是朱由检自己导演的一出悲剧。  相似文献   

2.
"朕非亡国之君,臣尽亡国之臣!"这是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在万岁山(景山)自缢时发出的绝单的呼喊!这呼声有着无尽的悔恨、羞愧、无奈和愤懑.在位近17年,尽管自己不分昼夜,以身作则,焦心求治,然而独木难撑天,最终成为失败者.祖宗创下的江山断送在他的手上,他成了无颜见列祖列宗于地下的亡国之君.  相似文献   

3.
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徽宗赵佶是我国古代帝王中人生最具有戏剧性的痴情于文艺但却无心于江山社稷的典型。李、赵二人无论是在人生经历,还是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内容方面,都极具相似性。两人都经历了由万人之上的君主而沦落为亡国之君的悲惨境地,都用词这一艺术形式来书写自己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试从这两位亡国之君的人生遭遇和具体词作的比较中,来探析二者词作所蕴含的巨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6,(3)
《战国策》中载:中山君设宴款待士大夫,司马子期也在被邀之列,但因为就餐时他没有分到羊肉羹而大怒,就投奔楚国劝楚王攻打中山,中山君被迫出逃。此时,有两个人却总是执戈跟随。中山君问:“你们为什么这时来保护我?”两人回答:“有一次,臣父饥饿将死,您曾赐一壶食给他。后臣父临死时  相似文献   

5.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相似文献   

6.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煤山自缢前说:“诸臣误朕”、“朕非亡国之君,诸臣乃亡国之臣也”。将自己应负的亡国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难道亡国之臣不是这位“朕”重用的么?有好多并非亡国之臣的人不是他杀逐的么?西安碑林六展室有块他赠杨嗣昌《出征诗》的手书碑刻,正是揭示这问题的一架透视镜: 盐梅暂借作干城,上将威严细柳营。 一扫寇氛从此靖,还期教养遂民生。  相似文献   

7.
《诗经》中几首忧国者之歌,通过对其个人情感的抒发的体会,我们可以了解诗人身世大概和所蕴涵的忧国忧时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小国之君     
阿齐兹是某国上层人物的儿子,他在M国留学多年,后来回国后当了国王.新官上任,有一桩当务之急的事,就是要改革辅币制度.阿齐兹在M国生活多年,他深感M国的辅币制度不够健全.1元以下的辅币只有为数  相似文献   

9.
妇女解放是一个涉及到社会与主体双重变革的深刻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子君、蘩漪的爱情悲剧,命运一方面显示出由五四新思潮带来的妇女解放运动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已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另一方面则彰显出在一个有着数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积淀的中国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制度和主体意识的双重限制,在谋求妇女解放的过程中,所必须面对和经历的种种艰辛与苦难。  相似文献   

10.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字重光,五代南唐中主李  相似文献   

11.
童话亡国     
《新作文》2007,(Z2)
父王是一座高大的山,为我们挡住了风雨,呈现的是我们所需要的舒适,那么无忧的氛围。现在山倒了,而且再也不会站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
13.
亡国的背后     
“天下大事”论坛。 版主:大家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本论坛讨论的是:回眸悠悠历史,评点衰落之君,从他们亡国的背后,我们发现了哪些必须借鉴的弊端。热诚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伤逝》和《围城》中都有对知识女性的描写。她们各自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她们虽然已开始个性觉醒,思想得到一定的解放,但从她们的言行举止仍可看出封建思想的残留。本文将把《伤逝》中的子君与《围城》中的主要人物孙柔嘉进行对比,分析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西方文化碰撞这一背景之下,中国知识女性的思想和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5.
思源 《学习之友》2009,(9):26-29
建党93年、执政74载、拥有近2000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于1991年8月25日宣告自动解散,身后留下最丰富的遗产是一大堆问号。苏共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我研究,苏共的悲剧之源,不在于个别问题上的失误、失策,而在于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上的失败,在于背离了宪政民主的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16.
会吃,吃得好,又吃得起。是的。但清亡了。  相似文献   

17.
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和吴承恩的《西游记》为明代小说联手打造出了一代“神魔盛世”;2001年香港无线的电视剧《封神榜》让很多人记住了陈浩民版的哪吒和温碧霞版的妲己;漫画家藤崎龙的《封神演义》屡次成为漫迷们Cosplay的对象;打开因特网,随便就能搜索到一长串有关单机游戏《封神演义》的图文攻略……跨越千年之后,当我们沉醉在那段光怪陆离的神魔传说时,是否真正了解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历史真相?[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李煜的前期词与其性格是统一的,它们都受唐五代词风的影响,同时又是南唐社会的一个缩影,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决定了南唐必然亡国的命运。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讨论了李煜前期词与其亡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明朝何以亡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偶语或触忠贤,辄被禽(擒)缪(戮),甚至剥皮(?)舌,所杀不可胜数,道路以目.”——《明史·魏忠贤传》转引自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第198页  相似文献   

20.
《玉树后庭花》一直被认为是哀怨的亡国之曲。《隋志》虽给出了"其音甚哀"的性质判定,然从曲辞看,却并没有任何"哀"的成分。隋代正统合法性的确立以及中国古代礼乐伦理传统,使《玉树》曲有一个逐渐走向哀歌的亡国文化建构过程。在这个建构过程中,文人对于清商乐"悲伤"的印象及前代典籍的影响,使他们通过创作不断重复《玉树后庭花》"甚哀"的话语,终于使《玉树后庭花》之"哀"在历史上完全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