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认同教育既要达到族群认同的目的,也要指向对国家认同的共享。加拿大国家认同经历了从同化、融合到多元文化主义的政策变迁,逐步摸索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妥协与交融之路。近年来,加拿大中小学尝试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原住民理念,并发展出会话圈、合作学习、故事教学等适应原住民文化的特色教学法。通过田野观察以及与加拿大教师共同建构并实施《原住民文化与加拿大认同》大单元教学课程框架发现,多元文化政策下的加拿大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旨在让非原住民学生与原住民学生在课程活动中达成对原住民文化与历史的理解与共识,通过族群认同促进国家认同,增强各族群的凝聚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进程的引领者,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与能力;立足于真实的生活情境,特别是通过合作与对话促进学生对少数族群文化的理解和对国家发展方向的确认。  相似文献   

2.
语言教育政策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行使教育权力,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和谐的重要手段。加拿大原住民语言教育政策历经从同化到多元的政策价值取向演变;从破坏到保护语言资源的政策观念变革;从政府主导到原住民自治的政策决策机制转变的发展过程。探讨加拿大原住民语言教育政策的演变历程、特征与经验将为我国语言教育政策制定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原住民运动的推动下,加拿大原住民教育政策确立了赋权自治的取向。但原住民教育依然面临挑战与困境,原住民缺乏担当和发展教育的现实能力。为此,加拿大政府和原住民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策略、措施,以提升原住民能力为路向,积极完善教育政策,为原住民教育的发展提供本原性动力,以求从根本上综合解决原住民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8年2月28日至3月2日,由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和夏威夷族及原住民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南开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新西兰毛利族大学、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Stout研究中心和Waitangi条约研究所协办的“亚太地区原住民及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新西兰、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等国从事少数民族和原住民教育研究的十几位学者,  相似文献   

5.
试论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制学校制度的生与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文化特征,加拿大民族可以分为三类人群.第一类人群为原住民,第二类人群由英、法两大宗主国的民族组成的多数民族,第三类人群为后来的移民.在加拿大建国的历史上,这三类人群的相继接触与交往,使原本自然发展的土著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本文在加拿大历史发展与文化变迁的脉络中,梳理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制学校自产生到消亡的历史发展过程,评价这种学校教育制度对原住民文化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对原住民子女造成的身心伤害.  相似文献   

6.
经历教育是给学生经历机会并引导他们去体验其过程;正确的认识往往是"经历——认识——再经历——再认识"的过程。经历又是财富,教师只有在自己的教育经过不断反思、教育自己,才有资格对学生施行经历教育。  相似文献   

7.
经历教育是给学生经历机会并引导他们去体验其过程;正确的认识往往是“经历——认识——再经历——再认识”的过程。经历又是财富,教师只有在自己的教育经过不断反思、教育自己,才有资格对学生施行经历教育。  相似文献   

8.
经历教育是给学生经历机会并引导他们去体验其过程;正确的认识往往是"经历--认识--再经历--再认识"的过程.经历又是财富,教师只有在自己的教育经过不断反思、教育自己,才有资格对学生施行经历教育.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印第安人控制印第安教育"运动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的国家,印第安人是加拿大的最早居民,在加拿大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原住民和少数民族来说,教育不仅是他们进入主流社会赢得社会地位的手段,而且是传承和发展其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加拿大印第安人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印第安人控制印第安教育”运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在分析这一运动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对这一运动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还探讨了这一运动产生的多重意义和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殖民主义的深入,移民国家的建立,世界各地的原住民面临着全球化与国家一体化的双重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原住民教育失去了其传承本土文化的原生职能,转而成为消灭原住民文化、同化原住民的工具。"被偷走的后代"是澳大利亚强制同化原住民的产物,指在大约1869-1969年期间,英国殖民当局将10万原住民孩子强迫带离其父母、家庭、社区,从而对他们实施强制同化教育的行径。本文在历史发展与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中梳理澳大利亚原住民强制同化教育的过程、动机及其后果,并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改革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政府一直努力支持其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英语和法语是加拿大的官方语言。只有少数加拿大人是双语者,魁北克以外的法语仅能勉强存活。加拿大正式出台了多元文化政策,但是对包括原住民语言在内的非官方语言的支持非常有限。本文在分析加拿大总人口语言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认为政府在提高英法双语效率方面仅取得了有限的成功,官方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支持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加拿大原住民特有的早期教育计划——抢先开端计划(Aboriginal Head Start文中简称AHS),儿童早期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加拿大原住民有保持其本身文化的强烈愿望,在教育公平的框架下,针对原住民儿童开办的抢先开端计划,其本质是综合性的社区服务方案,通过父母参与教育儿童的计划,进而改进整个社区,在提高儿童教育水平的同时,为原住民文化复兴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加拿大原住民社区教育中的早期教育和服务进行研究,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重点是0-5岁)状况进行对比,试图从中发现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00年前,世界各地原住民的文化处于自然发展状态,而其教育旨在传承他们的传统文化。印第安人是北美大陆的最早主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不仅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文化传统,而且创造了传承其本土文化的传统教育。本文在阐述北美印第安人生命哲学及其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对其传统教育的基本内容及其形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印第安人的传统教育是美国、加拿大乃至北美大陆教育历史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5.
台湾原住民的文化教育政策,在经历了同化抑制阶段之后,逐步走向维护其主体性的多元发展时期。在各项原住民文化教育政策的扶持下,台湾原住民的文化教育呈现出法制化、系统化、多元化的特点,为大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加拿大原住民社区教育中的早期教育和服务进行研究,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重点是0-5岁)状况进行对比,试图从中发现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17.
台湾原住民教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的原住民问题是台湾社会、政治领域中十分敏感的问题。也是台湾各政治势力角逐中的重要筹码。原住民教育在台湾教育中也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地位,当局和学者们时此给予了极高的重视。本文从台湾原住民教育的发展历史、原住民教育的理论和政策、原住民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台湾原住民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原住民被称为第一民族、梅蒂人、因纽特人,本文探索了给加拿大原住民带来伤害与悲剧的寄宿制学校的运行机制,审视了这些学校对原住民学生生活、家庭和文化造成的恶劣影响。尽可能全面反映了过去20多年来原住民要求正义的勇气和决心,肯定了那些为原住民提供帮助和倡议的团体的工作,认可了在这一历程中加拿大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为支持原住民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加拿大原住民人口的城市迁移趋势越来越明显,不仅为原住民人口的城市迁移提出了新课题,也给城市原住民社区的服务及管理带来了挑战。在对现阶段加拿大原住民人口城市迁移主要原因的分析基础上,对作为公共空间的加拿大城市原住民中心的服务对象及其服务功能展开了研究,并对新形势下如何帮助城市原住民人口适应新环境并尽快融入到城市社区生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重点探讨。最后指出加拿大城市原住民中心可为我国少数民族城市流动人口公共空间构建及其社会管理工作创新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邱兴 《教育学报》2007,3(4):92-96
城市新移民子女的亚文化跨越要经历文化适应、社会融入、文化融合三个阶段。礼仪教育能够帮助城市新移民子女达成亚文化跨越各阶段的多数任务。在文化适应阶段,礼仪教育可以引导城市新移民子女与城市原住民子女实现和平共处,帮助他们理解、接受城市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并养成城市社会认同和推崇的良好行为习惯;在社会融入阶段,礼仪教育不仅可以为他们融入城市原住民及其子女社交圈提供中介或桥梁,融洽他们与城市原住民子女的关系,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交往意识、礼仪行为和交往技能;在文化融合阶段,礼仪教育既可以减少乡村文化、“城中村”亚文化对他们的不良影响,促进他们认同、接受城市文化,实现同化,而且也可以促成他们与城市原住民子女的双向影响,从而实现文化融合。因此,礼仪教育应当成为我国城市新移民子女教育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