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读张佐香的《洁净之莲》真是如沐春风,缕缕清香,沁人心脾,读罢深感余韵悠长,回味无穷,如菩提顿悟,豁然开朗。《洁净之莲》作为一篇美文,给人以视觉的美感,心灵的愉悦,智慧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3.
将生命化作一朵莲花殷延庆当教师本不是我的理想,当初考师范,是担心报中专被有权人家的子女挤掉,上高中家里负担不起。因此,接到在别人眼里很了不起的中师录取通知书时,我并没流露出多少自豪和欣慰,相反,我心里绝望地想:此生完了……日子像白驹过隙一样快。思想上...  相似文献   

4.
古文《爱莲说》,千古流传。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作为被后世传诵。莲,也是中外文人墨客在舞文弄墨时不可缺少的。但透过它那高洁的外表,冷静思考之后,我却不喜欢莲花。我发现它是自私的,是缺乏  相似文献   

5.
周敦颐(1016—1073),字茂叔,北宋道州(今湖南道县)人,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是宋明理学的先驱,后世理学大师几乎全出其门下,程颢、程颐是其嫡传弟子,大儒朱熹也搭得上关系:朱熹是李侗的学生,李侗是二程的三传弟子,所以从师承学缘上说,朱熹该是周敦颐的五传弟子。庐山莲花峰下濂溪书院是他晚年著书、讲学之地,故世称濂溪先生。当然,同学们了解周敦颐,大多不是因为他的哲学思想,而是他的古文名篇《爱莲说》。莲花也叫荷花,各地也有称芙蓉、芙蕖的,是我国名贵花卉,在神州百花园中其地位仅次国花牡丹,与梅、兰、菊齐肩合为四君子。自《…  相似文献   

6.
作为著名的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课得到了众多语文教师的盛赞。但在赞叹之余,许多老师也感到深深的遗憾:“支老师的课,好归好,就是没法学!”确实,支老师的课大开大合、举重若轻,总给人一种“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那我们到底向名师学什么?在此,笔者结合支老师的《生命生命》一课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爱莲说》一文不仅抒发了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对于莲的深深爱恋之情,而且在褒奖莲的“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以及“不可亵玩焉”的同时,也间接表达了他对菊或是牡丹的“不爱”.周敦颐之所以不爱“菊”,是因为菊的孤傲、不问世事,以明哲保身为由不敢与世事抗衡;而之所以不爱“牡丹”,或是因为它的谄媚、攀富、趋势.“菊花”和“牡丹”正是欠缺了儒家所推崇的君子品德要素、佛家的纯净以及道家的本真,因此,造成了周敦颐爱莲,却不爱菊花和牡丹最主要的内在因素,换言之,周敦颐的儒释道三者合一的思想是他“爱”与“不爱”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8.
李晓雯 《学语文》2012,(3):26-27
执教《桥之美》,是应邀参加浙江省特级教师年会上的初中语文教学观摩活动。选教这篇课文,其中一点是为了比较好地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倡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9.
被收入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教材的古文《爱莲说》,虽只有寥寥一百一十九字,却极富情致,是传世的散文名篇。作者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他非常喜爱莲花。四十五岁卜居庐山时,特地选择莲花峰下生长有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1月的上海,寒冬的气息渐渐弥漫,而一场名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昆曲演出却在大剧院的舞台上掀起热浪。在金碧辉徨的剧场里,人们为动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故事而感动,更为一种曾经面临衰落,如今却青春焕发的传统艺术而喝彩。作为青春版《牡丹亭》的策划和制作者,白先勇欣慰地看到他那个美丽的“青春念想”正在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1.
香港作家杏林子所写的《生命生命》主要描写飞蛾强烈的求生欲,香瓜子顽强的生命力,还有杏林子对自己许下的诺言:绝不让时间从自己手中流失。杏林子在12岁时,染上了  相似文献   

12.
读了《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我深有感触。生命是什么?一只飞蛾在生命面临严重威胁时不停地抗争,无论怎样危险,无论能否逃生  相似文献   

13.
"生命是一座高不可攀的险峰,散发出诱人的光辉,吸引着你徒步向上攀登……"看完了《热爱生命》后,我的脑海中涌现出这样一句话。在生命的攀登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不知疲惫  相似文献   

14.
《爱莲说》     
周敦颐的《爱莲说》应属什么文体? ……《爱莲说》应属什么文体呢?自选入教材后,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是把此文释为论说文。(见甘肃教育学院《教学参考资料》第一编《初中部分》)在解题中认为,“说”是论说文的一种,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含混的,究竟此文在说明事物呢?还是在论述道理呢?  相似文献   

15.
习作内容:我们学习了本组课文,还搜集了有关的资料,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们把这段时间的学习收获和大家交流交流……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要写出真实的感受。  相似文献   

16.
卢芳 《时代教育》2010,(6):220-220
中学语文教学过多的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价值,忽视了语文的文学性特点,使语文课成了苦教苦学课.其实语文课不仅是语言技能的训练场所,更是学生感受、体验社会人生的地方.我们在教学中要越来越多的关注语文的文学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从教近十年来,我利用学校图书管理员的有利条件,查阅了各种教育刊物,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从中获得了一点感悟。在五彩缤纷的书海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山东教育》。是她,一直陪伴着我,启迪着我,使我从一位茫然无助的教师,一步步成长为现在的"教学新秀""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9.
生命,是一个筋疲力尽的人在贫病交加中走出荒野的唯一信念;生命,是一个被同伴无情抛弃的独行者在狼群中挣扎的全部意义;生命,是一个被饥饿吞没知觉的人吮吸狼血的根本缘由。生命,它的最高目的就在于延续自身。杰克·伦敦在《热爱生命》中简述了一个粗犷的荒野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秉着对生命的无尽酷爱,战胜了寒冷,战胜了饥饿,战胜了死亡,获得了自身生命的延续。我深深地被这样一个故事震撼了,也被人“要活下去”的坚强意志吸引着。这种精神几乎渗透了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紧紧地缠绕着我人性深处对生命的理解。生命的意愿是活着,然而,生命又…  相似文献   

20.
一个小女孩病了,医生告诉她,她的生命只有最后一百多天了。女孩睁着亮晶晶的眼睛想,我该怎样度过生命中的最后一百天呢?小女孩的妈妈很难过,她对女儿说:“你从来没有见过大海,我带你到中国最美丽的海滨城市去,你可以天天看到湛蓝的海水,这可是你很久以来的一个心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