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久前,我读到一位知名教师关于“质数、合数”新课改观摩课的教学导入片段,现摘录如下:师:3个同样的正方形,每个边长是1,用它们拼成长方形,行吗?生(齐声):行!师:请你说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生:3个同样的正方形能拼成长3,宽1的长方形。(师电脑演示)师:4个这样的正方形,能拼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我读到一位教师关于“质数、合数”新课改观摩课的教学导入片断,摘录如下: 师:3个同样的正方形,每个边长是1,用它们拼成长方形,行吗? 生(齐卢):行! 师:请你说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生:3个同样的正方形能拼成长是3、宽是1的长方形。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我读到一位知名教师关于"质数、合数"新课改观摩课的教学导入片段,现摘录如下: 师:3个同样的正方形,每个边长是1,用它们拼成长方形,行吗? 生(齐声):行! 师:请你说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相似文献   

4.
案例: 教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让学生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折一折,然后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不一会儿,硕果累累。略去教师的引发部分,重组学生的交流内容,摘录如下: 一组:“我们组用重合法把长方形纸片的长边和短边分别对折,发现了长方形对着的边一样长。” 二组:“我们组把正方形纸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相似文献   

5.
听课笔记上记录了这样两个案例。案例1:面积与面积单位通过课开始部分的教学,学生已经理解什么叫面积,然后教师欲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面积单位”时,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学生纷纷猜测,意见不一)师:你们有什么办法,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几名学生手举得很高,教师请其中一位学生回答)生:只要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用长乘宽计算出它的面积,再量出正方形的边长,用边长乘边长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然后一比就行了。师(尴尬地):你真厉害,怎么连这个也知道了呀?生(得意地):我们“…  相似文献   

6.
近日,听了我校三年级岳老师执教的一道习题,内容是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该老师初次教学:主要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在方格纸上先呈现出正方形,让学生说说它的边长是多少,随后很快得出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 第二步:出示长方形,学生数出长方形的周长是14厘米. 第三步:电脑显示,从正方形中复制出一个同样的正方形下移,再从右边的长方形中复制一个同样的长方形下移并向正方形靠拢,使长方形的左边和正方形的右边重合,然后隐去重叠的边线,最终形成下面的图形.  相似文献   

7.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与计算是小学几何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可有时题目没告诉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边长,却要我们求它们的面积。这能行吗?暑假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万老师出了一道这样的题:  相似文献   

8.
一位数学教师,教完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周长计算后,上了一堂颇具特色的复习课。课前,他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小刀,并用纸制作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每人所制作的正方形边长各异。上课时,在复习了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周长的计算后,他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你们能把手中的一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吗?”这当  相似文献   

9.
教师讲完了长方形面积计算以后,对正方形面积计算,只提出了一个问题:根据我们前边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谁能想出来,正方形的面积应该怎么算?全班学生都举手要回答。这位老师说,“我还没讲呢,你们怎么就会了?你们很会动脑子!”这时,班上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非常高兴,“老师还没有讲呢,我就会了”。然后,老师说:“你们都会了,你们能讲出道理来吗?”老师点了一个学生的名字,这个学生回答说:“因为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长方形,求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  相似文献   

10.
现行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二册第26页第一道习题是: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建议的: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挑选出一样长的小棒;然后再让学生用4根小棒摆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长方形。在教学实践中,这道习题的设计会对一年级学生产生以下负面作用:一、不利于学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有四条边课堂教学中,当老师问“正方形有几条边”时,学生会回答“正方形有4条边”,这是正确的;可当老师问“长方形有几条边”时,学生会回答“长方形有6条边”,这就是错误的了。细细品味,何以如此?根源就在于老师让学生用…  相似文献   

11.
小朋友,你已经会用"枚举法"和"短除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了吧?现在,洪老师教你一种新的方法——"画图法"。步骤是:(1)把题目中较大的数看作长方形的长,较小的数看作长方形的宽,画一个长方形。(2)在画的长方形中,画一个边长最大的正方形,如果剩下的部分不是正方形,那么在剩下部分再画出一个边长最大的正方形,如此不断地重复,最后画得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相似文献   

12.
这样引进好     
顾老师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首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看着图议论纷纷,答案不相同。老师接着说:到底哪个面积大呢,凭眼睛看不行,我们可以通过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大小来判断。那么,怎样来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老师就教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相似文献   

13.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在学生认识了“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内容后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我们知道了1平方厘米的大小,现在请同学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图片量一量练习纸上的图1好吗多媒体出示长为2厘米、高为3厘米的长方形生:好学生各自在课前教师发给的练习纸上操作师:谁能先来告诉老师,这个图形有几个这样的小正方形生1:我量得这个图形有6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师:也就是说……生1:这个图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师:谁又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量…  相似文献   

14.
有位教师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公因数”一课,教学流程是这样的:先出示三幅图,分别是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和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后又出示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相似文献   

15.
片断一:亲切谈话引入1.这节课,我们将用到一种主要的学习工具(三角板),认识吗?2.它的形状是什么图形?你知道三角形有几条边吗?它有几个角呢?(分别请学生指出边和角。)3.这三个角中,哪个是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我们可以用来干什么?4.你们除了认识三角形之外,还知道哪些图形?(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片断二:明确探索方向师:老师想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心目中的长方形(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生1:长方形是长的。师:可见长方形的边有长、短之分。生2:长方形有4个直角。(其余学生赞同。)师:谁来说说正方形?生3:正方形是方的。师:这说明正方形的边长有没…  相似文献   

16.
谢毅 《山东教育》2004,(28):47-47
“长、正方形的周长”是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42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理解了一个图形的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错误:求长方形的周长时忘了乘2;拼图形或者切分图形时多算了边或少减了边。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呢?我想,老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通过操作、演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①让学生用小棒摆长方形和正方形,加深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特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曾有位老师给学生一个数学问题: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和一个长60cm,宽40cm的长方形周长相等,求正方形的边长。老师启发学生列式:(60+40)×2÷4。这时有位学生经过思考,利用长方形两邻边的和是周长一半的性质,列式为:(60+40)÷2。很显然,这是一种正确简捷的解法,是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结果,体现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本应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微格情境陈老师讲完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后,引导学生归纳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师:“这节课的知识我们学完了,谁来说说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一生:“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长乘以宽。”一生:“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长方形的长乘宽。”师:“怎样说更准确?”一生:“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长方形的长乘以宽。”师:“这样说才完整、准确。好,大家背诵两遍。”学生齐声背诵了两遍。师:“谁能说说,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一生:“是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直接测量出来的。”一生:“如果没有1…  相似文献   

19.
三年级(上册)教材有一道习题,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初次教学,我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在方格纸上先呈现正方形,让学生说说它的边长是多少,随后很快得出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第二步:出示长方形,学生数出长方形的周长是14厘米。第三步:电脑显示,从正方形中复制出一个同样的正方形下移,再从右边的长方形中复制一个同  相似文献   

20.
解组合图形题时,我们要观察分析图形特点,发现解题途径,运用已学知识,巧妙解题。例1图1是由4个相同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是3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边长为11分米的大正方形。求每个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周长是多少?分析与解:图中大正方形的边长11分米,其实是小长方形长与宽的和。小正方形的边长3分米则是小长方形长与宽的差。根据和差问题的特点,我们很容易求出小长方形的长与宽。长:(11+3)÷2=7(分米)宽:(11-3)÷2=4(分米)周长:(7+4)×2=22(分米)例2图1是由4个相同的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边长为11分米的大正方形。求每个小长方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