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数学教师每天都要批改作业。一般来说 ,凡是错的就打“ ” ,打“ ”后就让学生更正 ;如果再错 ,又再发下去再让学生更正……直到学生“更正正确”为止。我觉得这种批改作业的方法实在不可取 :1 作业本上只出现一个 (或几把 )“ ” ,学生更正时很难发现为什么错了 ,错在什么地方 ;2 学生只好一次又一次无的放矢地更正 ,教师只好一次又一次地打个“ ” ,学生烦 ,教师也烦。 3 学生屡更不正 ,但为了老师给他更正后的题目打个“ ” ,没办法只好照抄别人的 ,其实最终错题仍得不到真正的更正。为了解决以上的弊端 ,近年来我在批改数学作业…  相似文献   

2.
一位朋友的儿子先是在加拿大读小学 ,那里的老师批改作业从来不在学生的本子上打“×” ,学生做得不对就在作业本上打“?”。那孩子后来回到中国上学 ,老师在作业上老是打“×” ,于是他感到太受伤害 ,气得老哭 ,叫嚷着不肯去学校……乍一听这事 ,我觉得非常可笑 ,但笑过之后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 ,我开始观察学生对这两种批改符号的反应。我把学生分成A、B两组 ,A组学生的作业错后使用“?” ,B组学生的作业错后使用“×”。结果 ,我发现A组的学生看到错题后会立刻皱起眉头 ,随即便会思考并及时动笔在旁边给予更正 ,订正的速度较快 ;…  相似文献   

3.
一般情况下,数学老师在批改作业时,通常打上“√”“&;#215;”,给一个分数评价,最后写两个字“更正”。其实,数学老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习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单纯的用“对”或“错”来评价学习思维,不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甚至影响师生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如何改变这种单一方式?我认为利用评语也许能弥补这些不足。评语是批阅作业的一种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的优缺点,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批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作业批改中,对学生做错的题目,以往我常用两种方法批改:一种是打“×”。一种是精批细改。后来我感到这两种方法都有弊病;打“×”,学生看了不高兴,特别是差生“××”多了,容易丧失进步的信心,有的甚至引起反感,烂船当着烂船划,哪里还会去思考错在什么地方。精批细改,对学生来说,教师无异于给他们“代劳”,近乎重做一遍,往往造成他们只看不想,使他们处于被动状态,不动脑筋。究竟错在哪里,还是不知道。对教师来说,花了大量的时间批改作业,必然没有足够的精力钻研  相似文献   

5.
太史弓 《师道》2004,(2):15-15
“√”与“×”,可说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符号。学生时代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几乎是天天见,作业上、考卷上少不了“√”“×”;进入社会,要填各种表格,应付各种调查,还是少不了打“√”与“×”;随着政治文明的进步,民主选举、民主测评多了,更是少不了打“√”与“×”。对此人们已习以为常。很少有人注意到,“×”虽是一种符号,代表着“错”,代表着“否”,但在观感上实在并不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6.
作业的批改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批改作业中见对打“√”,见错打“×”,再根据对错比例评分,这对教学工作是十分不利的。教师要认真从学生独立作业中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在订正错误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中探索教学规律,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近年来,我们在作业的批改中作了如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毋庸讳言,学生对政治作业的热情普遍不高。其一,政治“小六子”的地位决定了学生对政治作业的不重视;其二,作业形式的单调乏味,使学生望而生厌;再则,由于教师批改作业的马虎和简单化,大都是通过“√”或“×”的评判,然后赋予那冷冰冰的“阿拉伯数字”、模棱两可的“优良中差”或给予不负责任的“已阅”,从而使学生对政治作业热情锐减。许多学生往往抱着应付的态度消极对待,敷衍了事,使政治作业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发挥不了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唐海燕 《考试周刊》2010,(55):141-141
批改作业是教师获得信息反馈的一种途径,而作业评语则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应充分发挥作业批语在英语教学中的情感魅力,努力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相似文献   

9.
罗文明 《教书育人》2001,(21):41-42
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作业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和获得信息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批改作业则是教师在课后与作为个体的学生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这时,作业批语就是教师情感输出的载体,它体现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意见和态度,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可或否定。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利用作业批语这一特殊形式褒贬学生的得失,进而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有人说:“一个恰当适时的批评,就是师生间一次愉快成功的谈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则优秀的作业批语,应该能激发学生积极活动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是源于学生作业内容的,教师加以强…  相似文献   

10.
节外生枝     
课后,一个学生哭丧着脸,走进办公室向老师报告:“老师,×××同学打我一记耳光。”“把他叫来!”×老师继续埋头批改作业。“老师,他不肯来。”学生第二次走进办公室向老师报告。  相似文献   

11.
不同教师对学生作业批改的符号运用不尽相同,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有的教师在学生作业本上打“×”,而有的打“\”。乍一看,似乎打“×”比较规范、传统。细思量,我认为打“\”更近人意。我观察了两个班级学生对这两种批改符号的不同反应。甲班学生的作业错后,教师使用“\”,乙班学生的作业错后,教师使用了“×”。结果,我发现甲班的学生看到错题后,会立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评阅作文,往往要打点“眉批”、“总批”等,数学教师批改作业,除了判上“√”或“×”之外,却少见有加批语的。笔者曾任我校“学生作业展评”评委,见一数学教师能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因人而异地加点批语,对此深表赞赏。下面就是这位数学教师对甲、乙两名学生同一次作业中的某题的批阅情况。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师有很多时间是花在批改作业上的。有的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作业,也只是机械地批上“√”、“×”,而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没有作具体的分析和总结。这样仅仅起了“裁判”的作用,不过是完成了一道事务性的教学工序而已,学生仍会“重蹈覆辙”,错的仍旧是错的,这样批改作业有多大的价值呢?也有不少老师在批改作业中,边批改边思索,选录错例,分析原因,把作业当作观察学生学习动态的“窗口”、“X 光机”,从而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4.
每当学习一篇新课文,语文老师们总要给学生留下写生字、抄新词的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在提倡减负的今天,我采用了让学生对新学的生字词读一遍、抄一遍、默一遍的方法进行巩固记忆,可班里有几位同学作业总出现错字。给他打上“×”号,让他改错,今天改对了,过几天又写错了。怎么办呢?经过思考,我进行了如下的批改尝试:批改作业时,只在作业后面写上“错3字个字”或“错2个字”,不再出现红色的“×”号。发下作业本后,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批语自己找出错字,自己改正。对写得全对、书写规范的同学奖给一颗红五星(画在作业下面),…  相似文献   

15.
据《光明日报》报道:多年来,教师批改作业指错标识用红叉习以为常。但是,从现在起,北市丰台区南宫中心小学在他们的教师规则中了一条:判作业不准打红叉。据介绍,该校特级师张思明从不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打红叉,而是出现问题的地方打个问号做提示,请学生再看想想,找出错误的原因,改正之后再画对勾。他为,在作业中挑错,不应是教师的全部工作,呵学生的自信心更重要,应把批改作业看成师生的一种情感交流。这事,启人联想,引人寻味。“?”和“×”不是个符号吗?但细琢磨,“?”和“×”还真有感情彩,问号提出问题,是质疑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传统的批改作业的符号一般是:√、(?)和×三种,实际上,除第一种外,后边两种符号都无明确的结论,学生拿到被批改的作业本后,得不到所需要的信息,想要更正也无从着手。作为弥补,大部分老师在使用上述符号的同时,另加批语,但在实际批改中,费时太  相似文献   

17.
作业批改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育的延续和补充。有人将作业批改称为“无声的教学”。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绝大多数的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仍袭用陈旧的传统批改方法,即在题中打“√”或“×”的方式。但对于数学这类作业量大的学科来说,教师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的借题都一一订正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如果用传统的批改方法来批改这类作业,作业批改下来的结果就让部分学生仅仅知道自己所做的每一道题的“对”与“错”,造成了部分学生对批改下来的错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这种传统的打“√”或打“×”的作业批改方法,对于少数学生来说,作业批改发下来以后,只是看看分数,数数“√”和“×”的多少,就把作业本装进书包了事,使这种作业批改方法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师批改学生作文时,会根据教师的教学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地作批语,起到了评价、启示、指导等作用。数学教师批改学生数学作业时,也不妨在恰当之处给学生作业来个批语。 闲谈中,往往听到有些老师说××学生数学作业这个地方不懂,××学生数学作业那个地方欠缺……对于这样没有共性的学生错误,集体订正显然是不行的,在批改作业时,对于这样个别学生,出现的个别错误,解决的妥善办法是,恰当地作一些批语,起到因材施教、个别辅导的作用。我在这方面作了些努力,效果令人满意,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批改作业是教师的“家常便饭”,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利用作业批语这一特殊形式褒贬学生的得失,进而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著名作家魏巍在学生时代就是在教师那句“你是一个心静如水的学生”评语中得到鼓励,健康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在平时的工作中,许多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作业、考试时我们都会要求学生检查完才上交,迫于要求大部分学生也会“奉旨行事”,“XXX同学,作业检查了吗?”“检查了。”“都对了吗?”“对了。”学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教师心中自然打一问号。等到批改作业时,错误却是何其的多,也经常听到老师们边改边埋怨:“这么简单的题目也错了。”“这些题目不知讲了多少遍,怎么还是错了?”学生拿到批改的作业及时纠正的习惯又是如何的呢?笔者曾调查过学生作业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