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第12期刊登黄正威老师的《百分数和分数意义统一的设想》一文,笔者为黄老师认真钻研教学和大胆进行改革的精神所感动。但仔细思考后觉得,黄老师文中提出“将百分数统一于分数的意义,定义为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的设想,笔者以为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第12期刊登黄正威老师的《百分数和分数意义统一的设想》一文,笔者为黄老师认真钻研教学和大胆进行改革的精神所感动。但仔细思考后觉得,黄老师文中提出“将百分数统一于分数的意义,定义为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的设想,笔者以为是不妥的。具体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3.
当前课改课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看教者在课堂是否成功地运用了教具。何为教具?即供教学用的器具,如挂图、地图、标本、模型、仪器、多媒体等。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实际中,确实能把教具用得恰到好处,这就给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也给教改插上了有力的翅膀,教学效果自然也显著提高。同时,学生远离了陈旧单调的教学形式,既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能力。可是从近年听课的感觉来看,有些教师走进了一个误区:认为只要用上了多样化的教具,就是在教改。殊不知有些教具的使用弄巧成拙,适得其反。现举几例和读者共同探讨。一、小题大做,耽误时间一次一位教…  相似文献   

4.
袁大坤 《四川教育》2006,(10):46-46
在一次数学公开课上,一位教师出了一道课堂练习题:三·一班有男生29人,女生17人,女生增加多少人才占全班人数的一半?较多学生通过列方程:2(17 X)=29 17,解得X=6。教师看着不对,于是有了下面一段热闹的“循循善诱”:师:女生是不是三·一班的人?(生:是)师:增加的女生是不是三·一班的人?(生:是)师:女生增加了,全班人数有没有改变(?生:有)师:女生增加了X人,全班总人数就增加了多少?(生:X人)师:应该怎样列方程式?在这样细致地引导下,学生列出了方程:2(17 X)=29 17 X,解得X=12。从这个看似热热闹闹的教学片断来看,笔者认为有以下不妥:①教师的…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笔者听了一堂《在仙台》的阅读教学课,教师将该文的中心思想归纳为:课文记叙了作者早年留学日本,在仙台学医时,受到藤野先生真诚的帮助和不倦的教诲,表现了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正直无私的崇高品质,歌颂了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料,教师一板书完毕,就有一个学生举手道:"老师,这里没有爱国主义精神."什么?没有爱国主义精神?"那教师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6.
国家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在一线课堂进行调研时发现,情境教学被众多的课堂所采用,它成了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目前,教师们都能够自觉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采撷、提取数学教学的素材,丰富学生的学习情境,这不能不说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新亮点。然而,细细品味某些精心设计的情境,我不禁要问:这样的教学情境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7.
张永泉 《物理教师》2009,30(9):30-30
题目.(人教版选修3—1第2章第8节课后习题的第1题)用多用电表进行了两次测量,指针的位置分别如图1中的a和b所示.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在以下表格中所指的挡位,a和b的相应读数是多少?请填在表中.  相似文献   

8.
冯波 《物理教师》2008,29(10):11-11
电影片有时标明:少儿不宜。教材上所举范例,也同样应该考虑宜与不宜。专家有专家的眼光,但众多的教材使用者也可能有新的发现,这些发现可能是专家事前不曾预料到的,所以新教材出炉以后,会根据使用者的意见作出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此题不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物理1第1章第1节“问题和练习”的第2题(P.13,下称课本习题).以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意境雅致的诗文来设问参考系和相对运动概念.凸现了物理学的人文因素,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课程目标.因此本题被认为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以此改编的习题,考题也见于多种参考书和试卷;介绍或提及这个习题的文章也常见到;甚至电视连续剧《武林外史》竞也以此为例,大谈相对运动.但本人对此题有不同的看法,且认为作为练习并不妥当.现将课本习题呈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时珍》(五年制第六册)有这样一句话:“父亲一听他说的药方正对症,才同意他学医。”这是由原全日制教材的两句话修改合并而成的:“父亲一听,正是对症良方,从此以后,父亲同意他学医了。”原文是否有毛病?前一句“一”放在“听”前,并有语音停  相似文献   

11.
这题不妥     
在一次初三平几的全县统考中,命题组出了这样一道考题,在Rt△AB‘中,斜边月口二10,内切圆半径r为3,求其周长。 解法一:如图丫、浦不二AD,B厂二BD,:.AF+召F=AB二10,又’:C厂二C忍二,二3,…周i之为26。 解法二:如图,设A矛二x,召万二鱿,则有: fx+r一二10。 .了‘+3)‘+(g+石)-102消去y,得犷一10x一卜39二0,刁=(一10)’一4 K39相似文献   

12.
不妥在哪里     
本刊收到江苏泰兴县教师进修学校常庆龙、江苏盐城师专陶骅等同志来信,对1982年第一期《这道题不妥》中华跃武、程广文所提一题提出不同看法。现将来信摘录于下。  相似文献   

13.
此题不妥     
初中平面几何第一册尸.225第13题中有不妥之处,原题是: 已知:△ABC中,CD是高,求证: CA,一CBZ=DAZ一DBZ二刀召(DA~DB)。 这里,DA’一DBZ二AB(DA一DB)不一定成立。 这是因为,当△ABC的/刀刀C和/BAC DAZ一DBZ=(DA+DB)(DA一DB)==AB(DA一DB)。 此时原题方才成立。 而当乙ABC为钝角时,如图2,则应有如下结论: DAZ一DBZ二(D月+DB)(DA一DB) 二月B(DA十DB)。而当匕BAC为钝角时,如图3,则应有如下结论:C月 DAZ一DBZ二(DA十刀B)·(DA一DB、图3图l图2都是锐角时,文图1,二一(D召一DA)(DA+DB、二一A口(DA十D刀)…  相似文献   

14.
教书育人看起来、读起来都是多么轻松地四个字,我却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它的分量。从前的教学,教高年级的时候居多,孩子的习惯已经养成,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你都没有选择余地,得全盘接受,这是一种无奈。现在我有了一次新的起步,从低年级教起。我意识到了我面临着一个艰巨的甚至可以说具有挑战性的责任——孩子习惯的养成,品行的养成的教育是多么艰难。这也是我两年来教育的切身感受。我做到了,付出的是更多的耐心和细心。  相似文献   

15.
1.共和国第一升旗手高红甫是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升旗手,入伍11年,在5800余次张臂挥臂、展旗收旗动作中,他从未出现过一丝一毫的失误。而这看似单调的重复动作背后充满了辛酸与汗水。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曾刊登了《这道题有歧义》一文,我仔细地读了这篇文章,发现里面的说法也不妥。  相似文献   

17.
这道题不妥     
《全日制十年制校学初中数学课本》代数第四册第199页第26题是: 证明:若方程mx~2-2(m+2)x+(m+5)=0没有实数根,则二次方程(m-5)x~2-2(m+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这题有欠妥之处,从证明过程可以看出。先从第一个方程没有实数根得出m的取值范围。 4(m+2)~2-4m(m+5)〈0,m〉4。再计算第二方程的判别式  相似文献   

18.
电脑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无庸置疑,然而究竟多大的孩子适合开始学习电脑?过早接触电脑教学,是否反而容易让学童的心智成长产生负面效果?本人无意拒绝或否定信息教育的功能与价值,只是对于国中、国小学童过早接触电脑课程深觉不妥,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9.
几次听课,发现有的教师在讲“数的整除”部分第一节“约数和倍数”时,将课本中“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一语板书为:“(自然数 0) 整数”,并称之曰:整数包括自然数和0两部分。笔者以为这属知识性错误。退一步讲,即便就小学的知识范围来看姑且不算  相似文献   

20.
这道题不妥     
下面几题,散见各习题集。罗增儒等同志来信指出题有错误,汇集于此,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