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字诂)考识》一书疏通了《字诂》难理解的词语,对《字诂》的解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字诂)考识》作了分析:一是《(字诂)考识》的特点;二是《(字诂)考识》的意义;三是《(字诂)考识》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词 语一般有两重意义。一是字面意义 ,即字(词)典字上所作的解释 ;一是情境意义 ,即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隐含的意思。对学生来说 ,后者不易理解。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现列举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几例 ,谈如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一、从词语所在的句子中找解释有的词语 ,在本句中便可找到解释。如“那时候 ,秦国理屈 ,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中的“理屈”就是后面“没有理由”的意思。(《将相和》)有的句子 ,前半句把词语的意思表述了 ,后半句才出现这个词语。如 :“这就是人们…  相似文献   

3.
添笔画变字     
一、给下面各字每字添一竖,变成另外一字。云———()二———()———()三———()日———()人———()口———()吕———()巳———()二、给下面各字每字添一撇,变成另外一字。木———()予———()代———()士———()心———()古———()巾———()幻———()干———()三、给下面各字每字添一点,变成另外一字。王———()下———()狠———()斤———()九———()免———()乌———()又———()厂———()四、给下面各字每字添一横,变成另外一字。火———()西——…  相似文献   

4.
一、补写成语例:补写成语的后半部分。前事不忘,只可意会,(天门市2001年中考题)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完整掌握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是四字短语,但也有少数是由两个短语组成,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对这种成语学生要能够完整地记住它的上、下两部分。此题的答案分别是:后事之师;不可言传。二、考查出处及作者例:下列成语的出处及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水落石出———《醉翁亭记》———欧阳修B.作奸犯科———《出师表》———诸葛亮C.心旷神怡———《岳阳楼记》———范仲淹D.一鼓作气———《曹刿论战》———司…  相似文献   

5.
想想练练     
《良师》2002,(20)
一张电影票妈妈给小勇和小芳只买了一张电影票,让谁去看呢?妈妈写了一张没加标点的留言条,让他俩加上标点,然后决定把票给谁。小勇和小芳只有一张电影票是给小勇的不是给小芳的小芳一定要看明天再买一张票就给小勇去看。妈妈小勇和小芳都想把票让给双方,便根据自己的意图加上了标点。小朋友,你知道他们俩各是怎样加的标点吗?(朱秀兰)一、移动一笔组新字下面这些字,只要移动一笔,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字。田———(旧)自———()抽———()同———()土———()未———()肝———()半———()太———()主———(…  相似文献   

6.
变字游戏     
圆圈的中间是一个“口”字,请你在它的左右上下各添上两笔,使之变成另外一个汉字。要求(1)只能添两笔,如:“口”加“十”,变成“古”字;(2)在“口”下方的只能添在下半部分,左面的只能添在左边,右面的只能添在右边。《变字游戏》参考答案1.口———左上:占;右上:台;左:加;右:叶;左下:只;右下:兄;下:另2.合———答、鸽、拿、盒、蛤变字游戏  相似文献   

7.
不妨一试     
下列病句摘自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亲爱的读者,请把它们改正过来。胜意带点的词语)1.它是那么较活,那么明亮。(第二册(海滨仲夏夜》)——————————————————2然而,对于人生来说,终点固然诱人,起点更弥足珍贵。(第二册(短论两篇·起点之美》)———————————————————————3因为工作本身的兴趣,有时使一个人至于疯狂。(第三册《钓胜于鱼》)———————————————————————————————4.当他回答时,他……吹响着一把军号。(第四册《散文两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相似文献   

8.
一、分析综合法分析综合法就是先分析词中每个词素的意思,然后再把每个词素的意思联起来理解,最后达到理解词语的目的。如教学第五册《翠鸟》中的“鲜艳”一词,先引导学生分别理解“鲜”和“艳”的意思,鲜———鲜明,艳———美丽;然后引导学生把“鲜”和“艳”的意思联系起来理解,即“鲜艳”的意思:(颜色)鲜明美丽。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词语,不仅有效地减缓了理解词语的坡度,而且大大提高了理解词语的准确度。再如《会摇尾巴的狼》中的“凶相”,《海上日出》中的“奇观”,《赤壁之战》中的“调兵遣将”,《记金华的双龙洞…  相似文献   

9.
冲浪新游戏     
想像大串联选用《作文大王》2002年1到12期中至少8篇文章的题目,将它们串联成一篇文章。要求:写记叙文;包括以下几个要素:时间———夏天,地点———课桌上、山洞里;字数在300字以内。以(1)为起点,以(8)为终点,中间可以任意增加元素,调换(2)到(7)的顺序,使这8个独立的词语或句子连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文字的旅行(1)雨后的天空上(2)美人鱼(3)从我的眼中滴下一颗晶莹的泪珠(4)神秘地说(5)快乐(6)精灵在歌唱(7)和平的光芒何时照耀大地?(8)微笑冲浪新游戏  相似文献   

10.
金开诚的《漫话清高》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第三册,其中一段从词语到标点都有值得推调敲的地方。这段字是(序号为笔所加):  相似文献   

11.
一、对学生解题思路的指导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除了帮助学生巩固在本课或本单元中习得的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以外,还渗透了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先提出要求,启发学生进行读书、分析、体会、理解后再回答问题。又如提示学生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锯字、词、句等。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后练习第2题:“查字典弄清带点字的字义,再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这个题看起来比较简单,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实际上提示了学生理解词语的三种方法,也可以说是三个步骤,即:(1)通过查字典弄懂字义;(2)理解词语可以先弄懂其中关键字的意思;(3)理解了关键字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就可迎刃而锯了。  相似文献   

12.
《荀子》一书(计三十二篇)出现“不”字2436例。一、《荀子》一书“不”字在句中的分布:1.不+动词,计1238例;2.不+形容词,计298例;3.不+助词+动词(或形容词),计466例;4.不+介宾词组(或介词)+动词,计48例;5.不+名词(此名词活用为动词),计39例;6.不+代词,计41例;7.不+数词,计14例;8.不+副词+被限定词语,计83例;9.副词+不+被限定词语,计206例。二、“不”限定谓语与限定谓语部分的问题:在否定句式中,不少限定整个谓语部分的,如“不”用作兼摄式句的状语,“不”用作递接式句的状语。三、关于肯定有“之”字与否定式无“之”的问题;四、与“不”字有关的动宾倒置;五、双重否定的结构类型,“不”与其他否定句连用,“不”与其它否定词中间有别的语言成分;六、与“不”字有关的几种句型  相似文献   

13.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下简称《取经诗话》)是近代汉语时期重要的白话文资料,口语程度比较高。《取经诗话》中",如"字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共出现了31次。"如"字不仅意义丰富,而且构词能力也比较强。文章主要对《取经诗话》中的"如"字及其组合形式作了穷尽式的调查,并采用例证的方法,对"如"字的意义及由"如"字构成的四字格词语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4.
隐喻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模式,是语言形成的重要机制,当然也是词汇形成的重要机制。本文从莱考夫与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提出的三种隐喻类型(方向性、本体性和结构性)入手,具体分析"马"词语的隐喻系统,以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汉语中带喻义的"马"词语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中,每一个单元练习都有一个"读读背背"的环节,其中一项内容是读、记四字词语,这些词语一般与本单元的内容有所联系,在词义上都互相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如:三年级有篇课文《庐山的云雾》,在随后的单元练习的"读读背背"中出现了这八个四字词语:气象万千风云变幻奇峰异岭若隐若现腾云驾雾飘飘欲仙  相似文献   

16.
词语教学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重点之一。完整的词语学习过程,包括“由识记到理解、体悟,再到运用”三个基本环节,低年级的词语教学,更不应只停留予讲授词语的意思,而要带领学生深入词语的感性世界,细细品味,认真实践。下文以《晚上的“太阳”》一课(第一课时)为例,谈谈在低年级词语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7.
品茗斋主说:马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正因如此,古人才给我们留下许多写马、嵌马的名句,如“浅草才能没马蹄”“踏花归来马蹄香”“雪尽马蹄轻”等。功夫在课外,坐下来品一品这几道“马”茶,并小试牛刀,做几道关于“马”的练习题,你会很长见识的。不过,本斋主有言在先:千万不可“走马观花”哟。一、关于马的诗句1.萧萧马鸣,悠悠旆旌(pèijīng:旗帜)。———《诗经·小雅·车攻》2.骏马思长坂,柴车畏危辙。———南朝梁·陆厥《奉答内兄希叔》3.乱鸦投落日,疲马向空山。———唐·刘长卿《恩敕…  相似文献   

18.
一、导入(投影显示“虎”字邮票)设问 :这枚邮票的图案是什么?(是个字)你知道是什么字吗?师 :这是一张“虎”字邮票 ,是1998年虎年发行的第一套邮票中的一张。(板书“虎”)这个字正是我国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草书真迹 ,是很多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的典范。为什么仅一个字就赢得这么多人的喜爱 ,并被选作虎年邮票呢?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二、了解真虎给我们的感觉1 (投影显示一张老虎图片)设问 :看到这只呼啸而来的老虎 ,从气势与色彩上你都能联想到哪些词语呢?(如 :虎虎生威、凶猛、可怕、威风凛凛、威武雄壮、皮毛漂亮……  相似文献   

19.
《〈字诂〉考识》一书疏通了《字诂》难理解的词语,对《字诂》的解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字诂〉考识》作了分析:一是《〈字诂〉考识》的特点;二是《〈字诂〉考识》的意义;三是《〈字诂〉考识》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高华娟 《语文知识》2011,(4):99-102
通过对《庄子》、《墨子》、《韩非子》三书中的“如”字比较句进行穷尽性统计,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角度对“如”字比较句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三书中的“如”字比较句的特征做了四点总结:(1)僅有否定式出现“基准+结果”型比较句;(2)肯定式与否定式存有不对称性;(3)肯定式比较义与比喻义界限模糊;(4)各种句式表达功能存有分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