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 ,人们很难把“君”与“国”严格区分开来 ,因此 ,古代封建社会的爱国主义者们 ,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 ,往往把“忠君”当作“爱国” ,把“勤王”当作“救国” ,岳飞在宋金战争时期的“忠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爱国” ,他献身赵宋政权就是为了“救国”。岳飞“忠君”思想的形成 ,与他童年时代就打上“三纲五常”烙印和赵构对他的提拔重用密切相关 ,岳飞的“爱国”思想是对他心目中的祖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而且是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始终没有改变 ;岳飞是既“忠君”又“爱国” ,并非那种只知有君、不知有国…  相似文献   

2.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英雄有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有之,“劫富济贫,慷慨解囊”的英雄有之……今天,我们也看见了一位另类英雄——蔡铭超。他不惜自己的信誉名誉,以高价拍下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卖的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事后又拒绝付款。这需要多大的勇气。这需要多么诚挚的爱国情怀啊!  相似文献   

3.
宋代著名的女作家李清照是一个既工于诗词文赋、书法绘画,又精通音律、金石等的“全才”人物。历来人们评价她,往往只重视她的词作,而忽视了她的诗歌创作。实际上,李清照在词作中表现出的只是她思想感情的一个方面,在诗歌中,我们则可以看到她性格的另一方面英雄气质和爱国激情。诗中表现出的进步的思想,宽广的胸襟,超人的见识无愧“巾帼不让须眉”。  相似文献   

4.
梁衡 《教师博览》2005,(5):33-35
“爱国”,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一个道理。然而,人们为什么要爱国?爱国应该爱什么、怎么爱?梁衡先生的这篇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合理的解答。  相似文献   

5.
从晚清至“五四”,中国新文化与新文学处于同质同构态势,“英雄理念”既是其重要的文化范畴。又是其英雄叙事文本的美学规范。它的嬗变显示出“公性情’的英雄理念”、“民族主义英雄理念”、“启蒙主义英雄理念”三个逻辑阶段。多年来,学术界几乎没有系统梳理过“英雄理念”。故曰“钩沉”。  相似文献   

6.
不相信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 曾经相信过爱国,后来知道“国”的定义有问题,通常那循循善诱要你爱国的人所定义的“国”,不一定可爱,不一定值得爱,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思潮角度来解读影片《英雄》,可以看到西方后现代思潮的一种--解构主义的突出表征与鲜明印记。这种以大众文化产品形态出现的普泛化思潮,消解了传统的"英雄观"、"爱国现"、"天下观"中的有益价值,造成传统文化资源的流失。  相似文献   

8.
柳建伟的《英雄时代》塑造了各式各类的“英雄”形象,其中,作品用笔最多的正面人物是圣子式的“英雄”史天雄: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圣徒型的人物”,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品行端正、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意志坚强、百折不挠,但也有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他实际上是一个组织或一种观念的体现或化身,这一形象对丰富当代文学“英雄”人物画廊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爱国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小先生制”重要思想的传承与发扬,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创新。通过规范政治仪式,关注“大事件”,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等路径,激发爱国情感,厚植家国情怀,引领学生从“小我”走向“大我”,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0.
开展创建“英雄中队活动”,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榜样教育的有效形式.本文以创建全国第一个以院士的名字命名的“英雄中队”——“党鸿辛中队”的实践探索为基础,阐释创建“英雄中队”的理性思考,为促进中小学学生在学英雄活动中健康成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声音     
《神州学人》2014,(2):28-29
我的中国梦就是发展“中国芯”,我感到自己学习和工作的一切都贴上了“中国芯”的标签,“爱国”这个字眼永远令我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12.
赵小娟 《文教资料》2013,(35):28-29
花木兰是流传数百年的巾帼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佳话流传至今.感叹这位传奇女性的同时我们也不禁对她的形象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试图从《木兰辞》的文本分析上来解析《木兰辞》,对于花木兰这一“爱国”形象提出否定的观点,并阐述存在的问题,借此来还原英雄的真我.  相似文献   

13.
黄倩 《小学生》2007,(10):21-21
2003年,产生了可怕的“SARS”病毒,它给人们的生活罩上了一层阴影。“SARS”这可恨的敌人使祖国失去了笑颜。走在街上,看到的只是那一双双充满惶恐而又渴望胜利的眼睛。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是谁挺身而出?是谁?是我们的医生、护士!你们夜以继日地为病人服务,不能回家看望年老的母亲,不能回家照顾年幼的孩子,不能……尽管这样,你们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的岗位,在自己的战场上战斗着。你们,是今日英雄;你们,是我们心中的天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端木蕻良别具匠心的将颇受争议的土匪列入了英雄的行列,并将土匪身上积聚的反抗力量及在民族战争中表现出的民族大义视为民族复兴的希望。在对“土匪”英雄的书写中端木蕻良没有因为他们以前的恶劣行径而否认他们是英雄,也没有因为他们是英雄而将其以前的所作所为美化或一笔勾销,尽显“土匪”英雄的真正本色。  相似文献   

15.
海明威塑造了著名的“准则英雄”来对抗一个“异我”,传统价值观丧失,混乱不堪的世界。评论家大多认为“准则英雄”体现了坚强,无畏,充满勇气等性格特点。但实际上,海明威式英雄的共性并非性格特点,而是相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们的遭遇使他们意识到生存的荒谬和虚无,但他们坚信“要在重压之下保持优雅风度”为基准的律令,不屈不挠地和虚无作斗争,寻找人生的坐标和意义。文章通过对海明威四部长篇小说的文本分析,力求证实“准则英雄”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揭示“准则英雄”的抗争对现代人生存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等师范院校是师资人才培养基地,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而人才首先应具有德才。德才的培养极大地依赖于“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因此在“两课”教改中首先应确立其教学目标。本文认为“两课”教学的基本目标应该是爱国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相互结合。因为爱国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创新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二者的结合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顾军 《班主任》2005,(6):20-20
4月30日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工委主办,十一学校团委承办纪念五·四运动86周年主题团日活动——海淀区中学生“理智爱国”论坛暨“爱国短信”大赛在北京市十一学校举行。“理智爱国”论坛共有来自12所学校的16名学生发表了即兴演讲,他们鲜明的观点、精彩的论述、有力的辩驳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令人震撼的不是他们的演讲的才华,而是他们对时事的敏锐、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相似文献   

18.
邱石 《教育艺术》2006,(11):35-35,34
王海曾经被众多媒体冠以“打假英雄”的美名。自从1995年3月25日,22岁的王海在北京隆福大厦二楼开始他的“打假”生涯之后,“王海现象”迅速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王海一夜之间成了名人,“打假,索赔”也在一瞬间成为流行词汇。但许多人没有想到,被媒体炒红的“打假英雄”王海,后来会被炒黑炒糊,甚至被炒成“黑吃黑”的市井无赖。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2007,(10):3-4
英雄,这个词在字典上的解释是:一、才能勇武过人的人;二、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三、具有英雄品质的人。 谁是英雄?大家应该看过湖南卫视的《谁是英雄》栏目,这是一档由著名笑星大兵主持的大众娱乐擂台秀节目。这个节目荟萃中国奇人绝技绝活,网罗民间平民英雄。由此可见,这个栏目中的“英雄”是专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但是更多的英雄我们是否知道?我们是否对英雄有更准确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曾经相信过爱国,后来知道“国”的定义有问题,通常那循循善诱要你爱国的人所定义的“国”,不一定可爱,不一定值得爱,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