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教学《赤壁之战》一课时,播放了相关的视频,同时提问,希望引发学生的思考:“赤壁之战是分好几步来实施的,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了一番,只有小包低着头,像在思考着什么。我让他说说自己的想法。他说:“我对文中描述的‘船里不是兵士,也不是粮食,而是芦苇,上面铺着火硝、硫磺’有点疑惑。因为我在《发明之旅》这本书上看到,火硝、硫磺的引火爆炸功效好像是在唐朝初年才被发现。”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大家开始议论纷纷。看到自己预设的课堂节奏被打破,我一时有些慌乱,但很快镇定了下来,提议道:“光猜测是没有用,得想办法来证明它。我们何不围绕今天发现的问题继续进行研究呢?”大家纷纷表示同意。一周后的阅读课上,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搜集的材料,讨论起来。  相似文献   

2.
偶尔听一位教师教学《火烧赤壁》中“20条船都用幔子遮着,里面不是士兵,也不是粮食,而是芦苇,上面铺着火硝,硫磺”这一句时,是这样安排教学过程的:1.读句子,想这句话讲什么意思? 2.用“不是……也不是……而是……”说话,蜻蜓点水,一掠而过,显得十分匆忙。结果出现了以下两类句子:①这位不是妈妈,也不是阿姨,而是我的老师。②这不是苹果,也不是桔子,而是梨,粗略一看这两个句子似乎没大错,但仔细一品,总觉味道苦涩,如何也难以下咽,苹果,桔子,梨三种水果形状相去甚远,连这也分不清,似乎有点不近常理;介绍老师又何必先扯上妈妈,阿姨,再仔细琢磨学生出现此类情况,错不在学生,而在教师,对这个句子的教学缺少点拨。  相似文献   

3.
对于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一句的“别”字 ,历来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归纳起来 ,有以下三种解释 :解释 (一 ) :“别”即“横斜突兀”、“旁逸斜出”。《唐宋词鉴赏辞典》(商务出版社 )就作此解。它将“明月别枝惊鹊”理解成 :因为月光明亮 ,所以鹊儿被惊醒了 ;鹊儿惊飞不定 ,不是盘旋在一般枝头 ,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解释 (二 ) :“别”即“照着”、“照亮”。这种理解占多数 ,《中学教参》以及较权威的《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 )都认同这种理解。将首句理解为 :明亮的月光 ,照着那…  相似文献   

4.
释“田田”     
乐府诗《江南曲》里“江南好采莲,莲叶何田田”一句中的“田田”一词,对它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归结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新《辞海》注释为:“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荷塘月色》的注释与此相同。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 理解“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2 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3 分角色朗读课文。4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5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教学重点 :1 理解“大话”、“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的意思。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的意思。教具 :录音机、电脑、动物头饰。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看过寓言故事吗?它是通过一个非常短小的故事 ,告诉我们一个很深的道理。像《狐狸和乌鸦》、《伊索寓言》等都是寓言。今天我们学习一则寓言《坐井观天》。(板…  相似文献   

6.
近三年的英语高考试题中,都有“阅读理解”这一类型的题目。这样命题,体现了《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一般侧重培养阅读和自学能力”这个精神。今年英语高考试卷中的“阅读理解”一题,较之前两年的“阅读理解”一题似乎稍难,但难易适中,符合《大纲》要求。我们抽了十个试场的试卷,对“阅读理解”一题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黄祖训:今天,我们选定的一组课文是人教版的课改实验教材小语第二册中有关夏天的一组文章,单元前面有一个简短的导语和一篇帮助识字的韵文,然后是五篇课文:《古诗两首》《荷叶圆圆》《夏夜多美》《要下雨了》《小壁虎借尾巴》,后面有一个“语文园地”(含“我的发现”,“口语交际”、“展示台”)。要教好这个单元的课文,我想,老师们有必要理解新教材的编排特点,由此悟出新的课改理念。大家就从对教材的整体理解说起吧!  相似文献   

8.
漫话“一”     
张雁 《语文知识》2002,(10):13-13
“一”是汉字中最简单的字,却有十余种解法。 李白《蜀道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个“一”是最小的自然数,是“数之始”。“一”有“纯一不杂”之意,如《管子·水地》:“故水一则人心正。”尹知章注: “一,谓不杂。”“一”作“全”“满”解,如李煜《清平乐》词:“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当“一概”“都”讲,如《荀子·劝学》:“一可以为法则。”而《孙子·谋攻》里的“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中的“一胜一负”,只有理解为“或胜或负”才是准确的。杜甫《石壕  相似文献   

9.
《项脊轩志》一文中的“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中“借书满架”一词,课文未加注释,确为一大憾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提供的“译文”,将其译作“借来的图书堆满了书架”,似乎不妥。“借书满架”当如何理解呢?河南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备课资料》第五册(1991年1月第一版,1996年3月第一次印刷)对原教材《文学评论两篇》(现已删除)的“课文说明”后有如下“补充注释”:借,《说文解字段注》:“古多作籍”。《辞海》、《中华大字典》均有“籍,荐也”的义项。《尔雅·释诂》:“荐,陈也。”借书即荐书,荐书即把书陈列出来。全句就是陈列的书堆满了书架。这样理解,似与归有光的门弟相符。  相似文献   

10.
一、分析综合法分析综合法就是先分析词中每个词素的意思,然后再把每个词素的意思联起来理解,最后达到理解词语的目的。如教学第五册《翠鸟》中的“鲜艳”一词,先引导学生分别理解“鲜”和“艳”的意思,鲜———鲜明,艳———美丽;然后引导学生把“鲜”和“艳”的意思联系起来理解,即“鲜艳”的意思:(颜色)鲜明美丽。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词语,不仅有效地减缓了理解词语的坡度,而且大大提高了理解词语的准确度。再如《会摇尾巴的狼》中的“凶相”,《海上日出》中的“奇观”,《赤壁之战》中的“调兵遣将”,《记金华的双龙洞…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核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时,对该公约提出了两项重要的保留——国际私法规则保留和合同形式保留。多年来理论界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一、对公约第1条第1款(b)项“依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法律”的不同理解;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新合同法”)生效后,对合同形式保留应否撤回的不同理解。朱榄叶老师曾在《法学》1999年第7期上撰文指出:“我国《合同法》与我国对《公约》保留并无冲突”,犤1犦笔者不赞同这一观点。现就这两个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读书,品词品句,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现以《手术台就是阵地》谈谈我们的做法。《手术占就是阵地》一课的写作方法是:通过环境的描写烘托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贵品质及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怕牺牲的国际主义精神。本文的环境和气氛的描写,围绕小庙共分三处。例如,第一处是“硝烟滚滚、弹片纷飞”,教师可让学生思考:“硝烟滚滚”中的“硝烟”是指什么?(炸药爆炸产生的烟雾)“滚滚”常用在哪里?(乌云滚滚)让学生想象理解,说明这几发炮弹在小庙前爆炸后,散发的滚滚…  相似文献   

13.
杜甫《江畔寻花七绝句》之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对其中“恰恰”一词的理解,历来颇多分歧。归结起来,主要有下列两种:一、清人施鸿保训为:“正好、恰巧。”旧《辞海》:“适逢其时之谓。”萧涤非先生《杜甫研究》117页注为:“恰恰啼,正好叫唤起来。”上海古籍出版社《绝句三百首》:“恰恰,适值。”刘树勋《唐宋诗选讲》(中国少年出版社)注为:“恰恰,正当这个时候。”  相似文献   

14.
人教社编写的初中《语文》第二册第25课《诗五首》有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其中两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课文对“却话”是这样注释的:“却话,回叙。”由此可见,注释将“却”理解为“回来”或“回忆”之意。其实,这样理解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5.
《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断句目前有三种情形:一是在“辙”下用逗号隔开:“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春秋左传注》、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散文选》都是这样标点的。二是在“下”和“辙”下点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见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三是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在“下”、“辙”、“登”下点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三种不同的标点,反映了对这句话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是将“下视”理解为偏正关系。  相似文献   

16.
贵刊今年第4期《“市南门外泥中歇”究竟怎样理解》(以下简称《理解》)一文,对将“市”解释为“长安城”或长安城外的“集市”和将“南门外”解释为“长安城”的南门外的说法提出异议,这确有见地。但该文作者却把“市”理解为“宫市”,“市南门外”理解为“富市的南门外”,这就值得高榷。为了说明问题,笔者先引《辞海》对“宫市”的注释: ①中国封建王朝在宫中所设市肆。始于东汉灵帝。唐景龙三年(公元709年)中宗和皇后韦氏,“幸玄武门观宫女拔河,为宫市”(《新唐书·中宗纪》)。②唐德宗时(780——804)派宦官在长安购买民间货物,亦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时,常常会因为不能准确理解某个字的字义而影响了对全句乃至全篇的理解。现以“逆”、“慢”二字为例:逆——《聊斋·陈锡九》:“次日,周来逆女,女不肯归”。“逆”字该怎样理解呢?翻开《辞海》,“逆”有七种解释:①迎接;②接受;③预先猜度;④倒,反;⑤违背;⑥叛乱;⑦指民间上书。哪一种解释适用于例句呢?只有①迎接。这一义项尽管在则代汉语中已很少见到,却是“逆”字的本义。那么,我们怎样知道“迎接”是“逆”字本义的呢?最简单的办法,是查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文》:“逆,迎也,从辵屰声。关东口逆,并西曰迎。”那么,许慎又是怎样断定“逆”的本  相似文献   

18.
杜甫的《春夜喜雨》已经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了,近检名家诠释,发现对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之“发生”一词的理解颇有出入,谨陈管见,献疑如下: 诸家选本,大多把“发生”理解为“下雨”。比如《唐诗选注》(北京出版社一九七八年九月版)注为“指‘发生’雨,即下雨、落雨”;又如《唐代文学作品选》(吉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相似文献   

19.
水精帘     
唐、宋人诗词中常用“水精帘”一词。《唐诗三百首》引萧士赟注云:“水精帘以水精为之”。尝窃疑之,水精何以能为帘? 李白《玉阶怨》云:“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则“水精帘”可上可下,既可理解为如门窗之上下,亦可理解如竹帘之舒卷。温庭筠《菩萨蛮》云:“水晶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则“水精帘”几如帷帐矣。薛昭蕴《谒金门》说得最确切:“睡觉水精帘未卷,簷前双燕语”,则”水精帘”可以舒卷如竹帘矣。  相似文献   

20.
《五》一文有“今之县令,一旦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一段,其中“故人重之”一句在《教学参考》中译为:“旧相识者也都很敬重他们。”笔者以为,将“故人重之”一句,断为“故,人重之”,理解起来会更直接更明白。“故”表结果,译为“所以”;“重”理解为“重视”“看重”;“之”指代“县令之职”。这句话便解释为:所以,人们都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