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拍手游戏,得数是10。生1:我拍3。生齐:我拍7,3和7组成10。(拍7下掌)生2:我拍6。生齐:我拍4,6和4组成10。(拍4下掌)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9加几的加法,现在请大家先回忆,再填空(教师出示题目,学生填写):9+3=()9+5=()9+()=139+()=159+()=119+()=14师:请大家摆一摆,算一算,先摆9根小棒,再摆2根,一共有多少根?生:(学生回答,教师板书)9+2=11师:(摆出11根小棒,用虚线)狖?生:原来有11根小棒,拿去9根,还剩多少根…  相似文献   

2.
师 :小朋友 ,老师这里有5张卡片(在黑板上贴出2、3、7、 -、=) ,你们桌上也有这样的卡片 ,我们用这些卡片来玩一个数学游戏 ,好吗?(生齐说“好”。)师 :请小朋友听清楚游戏规则 :1 用这些卡片摆成两位数减一位数(板书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算式 ;2 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为一组 ,一个人摆 ,另一个把算式写下来 ;3 在2分钟内 ,看哪一组摆出的算式多。(学生摆卡片 ,写算式。)师 :哪位小朋友说说自己摆好的算式?(教师板书学生说的算式 :73 -2、37 -2、27 -3、23-7、32-7、72-3。)师 :请大家口算前面3个算…  相似文献   

3.
一、启动导入1 (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2×3用乘法交换律可以写成?(生 :3×2) ;4×5用乘法交换律可以写成?(生 :5×4) ;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生 :ab=ba)。2和4大小相同吗?(生 :大小不同)。2和4大小不同 ,为什么却都用字母a来表示呢?(生 :字母a代表了所有的被乘数 ,所有的被乘数都可以用字母a来表示)。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抽象。(板书 :抽象)(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生 :s=ah÷2)。三角形有大、有小 ,形状不一 ,它们的底都一样吗?(生 :不一样)。…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乘加、乘减”时首先出示下图,并提出“谁来看图编一道求一共有多少苹果的应用题,并列式解答”的问题。生1:有4盘苹果,前面3盘每盘是4个,最后一盘是2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连加:4+4+4+2=14。生2:我的方法比他的简单:4×3+2。教师问:“4×3+2表示什么意义?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你先算什么?”生2:4×3+2表示先求出3盘苹果的个数,再加上最后一盘的2个苹果,所以先算4乘以3得12,再算12加2得14。教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生3:2+4+4+4=14。生4:2+4×3=14。…  相似文献   

5.
本人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六年制人教版第六册)时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自主探索 ,从而掌握了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和意义。……师 :请同学们拿出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自由组合拼成一个长方形。生动手摆。师 :请同学们汇报一下 ,你是怎样摆的?生1 :我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一排 ,形成了一个很长的长方形。生2 :我把它们摆成2排 ,每排摆6个。生3 :我把它们摆成3排 ,每排摆4个。生4 :我把它们摆成4排 ,每排摆3个。……师 :同学们摆得很好 ,现在我把每一种摆法选一件展示给大家。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 ,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八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当教师在黑板上出示“10÷20=20÷40=30÷60=100÷200=”的算式并让学生计算后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这些算式的商是多少?生:它们的商都是0.5。师:谁还能写出商是0.5的其他除法算式?每人写出3道题。生1:4÷8=0.5,40÷80=0.5,400÷800=0.5.生2:2÷4=0.5,20÷40=0.5,200÷400=0.5.生3:……师:那么,商为0.5的算式有多少道?生:无数道。师:写这样的算式有什么窍门吗?生1…  相似文献   

7.
茅卫东 《河北教育》2002,(11):35-35
一、案例师:30÷8=60÷()=()÷4,这道题括号里应填几呢?生1:因为30÷8=3……6,所以60÷()=3……6,()÷4=3……6,第一个括号里填18,第二个括号里也填18。师:有道理!(面带微笑)生2:我还有一种方法,根据商不变性质,第二个算式中的被除数是第一个算式中被除数的2倍,那么除数也应扩大2倍,因此第二个算式中的除数填16,同样,第三个算式中的被除数填15。师:也非常有道理,你真了不起,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竖起大拇指)生3:老师,他们两个说的都有道理,可填进去的数怎么不一样…  相似文献   

8.
〔教例〕教师利用投影出示教材中例1的红花、方框、圆片 ,让学生看图列出算式 :2 +2 +2、3 +3 +3 +3、4 +4+4 +4 +4。师 :以上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争着回答 ,“都是加法算式” ,“每个加数都相同!”师 :不看图 ,谁能说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学生一下子说出了如5 +5 +5、10 +10 +10 +10、9 +9 +9 +9等类似的算式 ,还有6 +6+6 +6 +6 +6+6 +6 +6 +6。师写了几个6连加后 ,迟疑了一下 ,停了下来。问 :刚才那位同学说的6太多了 ,老师只记得每个加数都是6 ,却忘了是几个6 ,该怎么办?生1 :让他…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上课伊始 ,教师拿出20支小棒。师 :如果每次分别拿出1支、2支、4支、5支、10支小棒。那么需几次拿完?生1 :如果每次拿1支 ,20次拿完。生2 :如果每次拿2支 ,10次拿完。生3 :如果每次拿4支 ,5次拿完。……师 :每次拿出支数和拿的次数与总支数三种量之间 ,有什么关系?生 :总支数=每次拿的支数×拿的次数。师 :这三种量中哪些量变化了 ,哪些量没有变化?生 :每次拿的支数 ,拿完的次数变化了 ,但总支数没有变 ,也就是两个变量的积没有变。师 :说得太好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的内容———反比例…  相似文献   

10.
师 :请小组讨论 ,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生1 :194÷2=97(个) ,297÷3=99(个) ,小男孩跳得快。师 :怎么比的?生 :比他们每分钟跳的次数。生2 :194÷2=97(个) ,97×3=291(个) ,小男孩跳得快。比他们两人3分钟跳的次数。师 :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不同的比的方式 ,那无论怎么比?必须注意什么呢?生1 :必须注意时间一样 ;生2:必须公平、合理。师 :那你们喜欢哪种比法呢?生1 :我喜欢第1种 ,因为只要算两次 ,数字也比较小 ;生2 :真正比赛时用的时间也最少。师 :是啊!解决同样一个问题往往有许多…  相似文献   

11.
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一样,表内乘法是小学阶段计算的基础。依据教材的特点,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由加到乘.初步认识条法的意义教学应清晰地体现如下认识过程:(1)在比较中发现特点。可先让学生计算几道加数不相同的连加法,然后引导学生用学具依次摆出3个2朵红花,并列式计算一共有几朵红花,得到2+2+2=6,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摆学具,列算式计算,又得到3+3+3+3=12,4+4+4+4+4=20。接着进行比较,发现摆学具列算式的加数都是相同的。(2)初步认识乘法算式。发现特点后,让学生…  相似文献   

12.
【案例】师 :我们四乙班有几人?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生 :四乙班有47人 ,男生25人 ,女生22人。师 :生活中还碰到这样的问题 ,谁能表示?(小黑板出示)①一本书 ,正好看了一半 ,看了()本书。②一个月饼 ,正好吃了一半 ,吃了()个月饼。生1:(在黑板上写了个“半”字)一本书 ,正好看了一半 ,可以说成看了“半”本书。生2:(在黑板上写了“0.5”)我认为 ,一本书正好看了一半 ,看了0.5本书。生3:(画了个半圆)我认为可以用这样的图形表示。生4:一本书正好看了一半 ,可以说成看了这本书的12。(教师板书 :12)师…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约数”时,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昨天,3月23日是小明的生日。小明的妈妈买回了12块小蛋糕。妈妈对小明说:“如果今天有你的朋友来我家做客,你就请大家一起吃这些蛋糕。注意:一定要平均分给大家。”晚上,小明的房间里点上了生日蜡烛,有人在庆祝生日。请大家猜一猜,房间里一共有几个人,刚好能平均分得这12块蛋糕,而且分得的是整数块?平均每人分几块?学生经过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生1:我猜房间里一共有2人,平均每人分得6块,写成算式是12÷2=6。生2:我猜房间里有6人,平均每人分得2块,写成算式是12÷…  相似文献   

14.
用字母表示数或式时,常用到“n”,但往往对“n”有特殊的规定,如:①当n为自然数时,2n、2n-1分别表示正偶数和正奇数;②观察1+2=2(2+1)2,1+2+3=3(3+1)2,…,则有1+2+3+…+n=n(n+1)2例1(2001年南昌市)由火柴棒拼出的下列图形中,第n个图形由n个正方形组成.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第4个图形中,火柴棒有根,第n个图形中,火柴棒有根.解析:同学们首先观察前3个图形:当n=1时,火柴棒有3×1+1=4(根);当n=2时,火柴棒有3×2+1=7(根);当n=3时,火柴棒有3×3+…  相似文献   

15.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师 :同学们完成了上面的复习题 ,接下来计算这样两道题。通过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指两名学生板演 ,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生1 :我发现验算72÷4我不会。生2 :我发现是用加法来验算减法的 ,能不能用乘法来验算除法呢?师 :好!同学们勇于发现问题 ,这种学习态度值得表扬。那么 ,怎样验算除法呢?下面我们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试算一下。生1 :利用除法算式72÷4=18中的18与4相乘等于72。生2 :我得出商和除数相乘的结果等于被除数。师 :我们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 ,可用商乘以除数的办法来验算。…  相似文献   

16.
犤教例犦教学中,如何从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逻辑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现摘录以下几个教学片断。片断一:摆小棒。让学生数出11根小棒,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摆才能让人们一眼就看出是11根?生1:1根、1根地摆;生2:左边摆5根,右边摆6根;生3:左边摆5根,中间摆5根,右边摆1根;生4:左边摆5个2根,右边摆1根;生5:左边摆10根,右边摆1根;生6:左边摆2个“☆”,右边摆1根;生7:左边摆一捆(把10根捆成一捆…  相似文献   

17.
一、动手操作 ,理解概念师 :我们平均分东西时 ,有时不能正好分完 ,还有剩余 ,这样的题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这节我们就来研究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师 :(出示例1左图)谁能说说题意?生 :把6个梨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 ,应怎样分?师 :谁上来分一分?生 :(上讲台分梨 ,其余学生在桌面上分学具)。师 :请你说一说是怎样分的?生1 :我先一个盘子分一个 ,再给每个盘子再分一个 ,二次分完。生2 :我先一个盘子分二个 ,3个盘子正好一次分完。师 :分的结果每个盘子分二个 ,3个盘子正好一次分完。师 :分的结果怎样?能正好平均分完吗?生 :分的结…  相似文献   

18.
犤教学过程犦一、谈话引入1.设置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数学书的单价吗?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的单价?生:我们还知道作业本、练习本、铅笔盒等的单价。2.记录信息数学书8.1元,作业本3.25元,练习本0.5元,铅笔盒6元。3.提出问题师:根据这4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1:买一本数学书和一本练习本共需几元?算式是:8.1+0.5生2:买10本数学书要多少元?算式是:8.1×10生3:一本数学书比一本作业本贵几元?算式是:8.1-3.25生4:铅笔盒的单价是练习本单价的几倍?算式是:6÷…  相似文献   

19.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图形,说说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别用怎样的分数表示。生:图1、图2、图3分别用13、34、56表示。师:(学生理解后三组图形所表示的分数困惑时)后三组图分别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有这样的几份?生:图4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3份,表示有这样的3份。(板书33。)生:图5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4份,阴影部分有这样的8份,用84表示。生:图6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5份,阴影部分有这样的11份,用115表示。师:根据上面的图形,说说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生:13、34、56都比1小,33与1相等,…  相似文献   

20.
〔教例〕如何让枯燥的计算课使学生兴趣盎然?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唱主角?途径方法颇多。在教学有括号的两步式题时 ,我采用了学生“自己出题自己做”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 先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学生已学过带小括号的有关加、减的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2 教学例题 :(1)3×(9 -4) ;(2)(40 +16)÷7时 ,我一改以往教师出示例题的套路 ,而是出示3×() ,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一个一步计算的式题。学生列出了多道有关加、减、乘、除的算式。教师也列出一个3×(9-4)的算式 ,引导学生仔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