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宦晴 《云南教育》2001,(17):36-36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写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新颖脱俗,气势磅礴。教学这首诗要依据其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意。   一、写作特点   1.视听结合,动静兼得。这首诗的前两句见“色”。作者站在远处看“瀑布”,虽不闻瀑布的腾跃澎湃之声,但见团团云雾缭绕在黛色的香炉峰顶,一道白亮狭长的瀑布自然地挂在峰前。诗人恰到好处地以静衬动,动静兼得,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后两句见“声”。诗人不是从形状描摹瀑布的壮观,而是以声势让人感受其磅礴气势。“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速度和高度一叠加,瀑布的声势和力量就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2.
《望庐山瀑布》是六年制小语教材第六册中的一首古诗,是我国著名诗人李白的名著。诗文描写了庐山瀑布雄伟壮丽的景象。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为着重引导学生感悟体会瀑布的气势,设计了读、诵、画、写的自主教学思路:一、自读为主,合作感悟学习诗歌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熟读成诵,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以求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促使学生领悟诗的意境。朗读时,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注意体会语感。1郾初读,扫清障碍。学生采用什么方式读都行:可以高声朗读,轻声速读,自由默读,俩人对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让每个…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会认“庐、瀑”等9个生字,会写“吴、含”等12个生字。  相似文献   

4.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是一首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神来之作。庐山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与文化胜地之一,有“无限风光方的仙人洞穴,有“天下奇观”的飞流瀑布,有山中盆地,有峰上天地,还与远处隐约可见的万里长江和干顷鄱阳潮,互为映衬,这一切自然而然地组成了气象万千的天然图画,不但如此,庐山还以它极为丰厚的历史人文积淀而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中最引人注目的承载之一。  相似文献   

5.
逯钦立选编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有两首写庐山的诗。一首是南朝陈刘删的《登庐山》:“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前。危梁取大壑,瀑布挂中天。秦始眺宇宙,汉武上旌旃。结庐分往籍,留艑映遐年。”一首是隋代刘斌的《咏山诗》:“灵山峙干仞,蔽日且嵯峨。紫盖云阴远,香炉烟气多。石梁高鸟路,瀑水近天河。欲知闻道里,别自有仙歌。”  相似文献   

6.
从对李白诗《望庐山瀑布》语法和语义的表层分析,追溯到一个深层结构,展示了诗的内在联系和凝聚力,说明中国古代山水诗中体现的整体的自然一元论与西方的“nature”出于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7.
谢琰 《小学语文》2014,(4):56-57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经奠黉析】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历代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众多的诗文。《望庐山瀑布》作于开元十三年(725)。此诗一出,其他吟咏庐山的诗都黯然失色了。如中唐诗人徐凝有《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人江不暂息。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古诗《望庐山瀑布》为课例,指出教师在教授古诗时的策略:一是品味语言,把握神韵;二是想象意境,丰富情感;三是拓展学习,优化整合.  相似文献   

9.
《望庐山瀑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七册第2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作者李白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自然,韵律和谐,富于变化。他的许多诗描绘了祖国壮丽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望庐山瀑布》就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首,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第四册第17课 教学过程:品读诗句,领悟意境美 师:通过刚才的读背.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庐山风景的美妙,但我应对古诗进行仔细研读。这篇古诗有许多精美的词句.读时令人感到言虽尽而意无穷,下面请同学们找到这样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一写你的理解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望庐山瀑布》一课是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人教版)第七册21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学生在第12课《瀑布》中已学习了许多有关瀑布的知识。本教案设计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二”为主要教学环境,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点,在学习古诗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多种智能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许佩 《文科爱好者》2004,(13):71-71
同学们,这里要告诉大家诗歌史上一件有意思的事,这件事当然不是文坛佳话,也算不上纷争的公案,但却能在诗歌的欣赏和评价上甚至在其他一些方面给我们以启发。  相似文献   

13.
从经验纯理功能的角度探讨古诗英译问题,这在我国还不多见。经验纯理功能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纯理功能(Metafunction)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对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英译文意义的表达进行经验纯理功能分析,对这两篇英译文做出评估,并通过比较得出绝句的语篇特点及纯理功能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历岗 《小学语文》2007,(3):43-43
问:《古诗两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7课)中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中“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疑”,有的老师说是“怀疑”的意思,还有的说是“好像”的意思。究竞应该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15.
蔡琮瑶 《海外英语》2014,(6):120-121
对于李白名诗《望庐山瀑布》翻译,许多学者从文学、功能等角度进行过分析,而该文则尝试从关联的角度对其两种译文进行比较与分析,用以论证关联理论指导诗歌翻译的可行性,并为诗歌翻译提供另一个可参照的指针。  相似文献   

16.
张亚华 《湖南教育》2004,(10):38-39
创设情景播放瀑布的声音,如浪涌沙滩、风吹松林的声音。学生自由发言,发挥想像力;老师以简笔画出高山上的瀑布。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生字要多读几遍,把不懂的词句画下来。分小节读,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无论是评价的同学还是被评价的同学,老师均让他们再读)理解意境你最喜欢哪一句,就把哪一句多读几遍,比一比:哪位同学读得最流利?指名读最喜欢的句子。结合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描写的美好意境。根据学生所选的句子,机动安排如下学习顺序。理解: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从“叠叠”一词悟出什么?(…  相似文献   

17.
18.
张立  刘莉 《湖南教育》2004,(10):38-38
情境导入今天风和日丽,我们一起去爬山!我们来到了青山绿树之中(实物投影:青山绿水的照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显示万座青山重叠的静止图片,播放瀑布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让我们在默读中走进课文,看看这个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感悟课文第一段听瀑布的声音,请读读下面两句话。课件显示:A好像浪涌上岸滩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B又像风吹过松林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比较上面两组句子,哪个说得更准确?师生对读,引导背诵:还没看见瀑布,就(),好像()又像()。第二段瀑布就在不远,快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瀑布)课件显示:“(千)丈青山衬着(一…  相似文献   

19.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的一首名诗.诗中所蕴涵的大气象与夸张的语言风格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教学中,能否叩开孩子的想象之门,使其披文人情.让文中之景化为心中所悟。达到心、景、情的统一,是诗歌教学的难点所在。笔者执教时,有意识地预设了四个环节。逐层深入,水到渠成地突破了难点。  相似文献   

20.
片段一:细读诗句,领悟诗情师:同学们,你最喜欢这首诗歌中的哪些诗句?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生: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师:请大家反复读读这些诗句,想一想它好在哪里?或者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我觉得“挂”字用得好,把从远处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