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言语与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语言习得与语文学习等几组相应概念的比较入手,对语文学科本体属性进行辨析,进而提出语文教学的三点要求。  相似文献   

2.
3.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理论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无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了,不过前者往往处于褒义语境中,而后者常常处于贬义语境中。可是,在一褒一贬之间,我们在弘扬“人文性”的过程中,是否走得太远,有点过头了?我们在清算“工具性”罪过的过程中,是不是有点过火,失去理智了?如果这两种情况都确实  相似文献   

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天然具有深厚、鲜明的人文特征,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人文性,语文成了应试的工具;语言文字的学习与精神培养割裂开来,以致学生思想苍白,情感贫乏。杨东平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培养人文精神,就是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使学生达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如果舍弃了人文精神,就是舍弃了语文的灵魂。充满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每个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一、…  相似文献   

5.
朱瑛 《教学与管理》2004,(10):54-55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失衡 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6.
7.
刘亚婷 《文教资料》2007,(36):126-127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落实两者的统一,首先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在预设目标中体现;其次教学时在语言训练和激情感悟中渗透;再者通过教学策略、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革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
必须遵循科学性,重视工具性,研究艺术性,吃透人性,方可全面、准确地理解语新大纲,提高执教新教材的水平和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被指责为在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过于摇摆,灌输式的训练与乡愿式的散漫两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同时并存。其思想背景在于没有正确理解人文性以及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要在教学中实现二者的恰当平衡,前提是对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内涵与统一基础予以辨明。维持二者在实践中的平衡需要顾及到学生发展着的心理特质和水平,坚持中庸原则,通过创设优美、优雅和优质的语言环境,实施基本的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为了培养真正合格的国家建设人才,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既要注重学科的工具性,又要关注其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情感、人文理想,弘扬民族的人文精神.文章就此问题,谈谈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新颁布的《语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性的统一,是语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生成了语课程及其教学的新理念:①语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被指责为在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过于摇摆,灌输式的训练与乡愿式的散漫两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同时并存。其思想背景在于没有正确理解人文性以及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要在教学中实现二者的恰当平衡,前提是对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内涵与统一基础予以辨明。维持二者在实践中的平衡需要顾及到学生发展着的心理特质和水平,坚持中庸原则,通过创设优美、优雅和优质的语言环境,实施基本的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习的过程、方法或者形式,应该是精要的、简约的、本色的、实用的,朴素、自然、生态、舒展,以人为本,从生活出发;语文的文字背后,以文化人的精神张力、思想内涵、文化底蕴,则应该是大气的、深刻的、厚重的、含蓄的,基于文本,超越文本,借课文、教语文,借语文、教人生。  相似文献   

14.
朱瑛 《陕西教育》2004,(10):13-14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失衡 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 师: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 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 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 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  相似文献   

15.
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然而,实施新课程以来,提升学生语言素养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文章就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语言素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沈金元 《成才之路》2012,(20):12-13
当前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困境,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过分强调其工具性的弊端已是越来越突出。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人文性回归.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对语学科属性的定义众说纷纭:思想性、工具性、知识性、艺术性、综合性、统一性……当许多人正高举语课姓“语”的旗帜,大搞语言字训练时,有识之士们感到人精神正在陨落,疾呼语教学要弘扬人性,语教学中的人火花不能淹没于“工具说”的眩光中。对此,笔也表示认同。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有关语文学科性质观点的探讨,辩证地看待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由此得出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能读书"、"能作文",除达到技术的训练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正是基于此,产生了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贺蕾 《湖北教育》2006,(4):14-15
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哲学范畴,如:工具与人文、基础与创新、自主与引导、接受与发现、继承与发展等等。在历次的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曾经疲惫地奔波于两极之间,总觉得鱼和熊掌不忍舍去其一。静心思考后忽然发现,它们两者之间不管从理论层面还是从操作层面上来看都是相当辩证的,于是我们不再疲于奔波,静下来思索,努力在这飘摇的语文教学中寻求一种平衡、一个支点。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听、说、读、写,又要进行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