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中小学民汉合校学生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汉合校是新疆发展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乃至提升新疆整体教育水平的指导方针。学生是民汉合校的关键体验者和事实受益者,他们对民汉合校的意识倾向;合校后民汉学生认知风格、学习动机、兴趣、性格、能力等人格特征方面的变化,直接决定民汉合校的实践价值。本研究就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民汉双语教学是提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学前班教育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农村学前班开展民汉双语教学任重道远。立足于彝族支系俐侎人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学前班民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寻找问题发生原因,探讨应对策略,力图为提升农村学前班民汉双语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缩小民汉教育差距,是发展新疆教育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民、汉平行班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研,特别是对民、汉班级平行教学的学习结业成绩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找出新疆民族教育与汉族教育的差距,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以对发展新疆民族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民汉合校是民汉杂居地区学校的一种特殊管理模式。民汉合校之所以受到重视,主要是由于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水平还较低。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喀什市所在的民汉合校通过亲自登门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分析了建设民汉合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此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相关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会,有两种类型少数民族大学生:民考汉和民考民.民考汉是从小在汉校接受汉语教育的少数民族,民考民是在本族语言学校接受母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两类学生因成长和教育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心理差异.本研究对新疆在校民考汉、民考民、汉考汉(汉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民考汉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得分情况与汉族差异较小,民考汉得分情况与民考民差异较大,说明教育方式和文化背景对心理因素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实践层面来看,制定科学的民汉双语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都是非常重要而迫切的。民汉双语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民汉兼通是评价民汉双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维度,但绝不应该是唯一维度。民汉双语教学有效性评价还应该重视学业成功、思维发展以及民族与国家的双层认同等几个重要的维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乌鲁木齐市某中学为例,具体分析了乌鲁木齐市民汉合校后的变化。通过对民汉教师、民汉学生、民汉师生的调查,更加深入了解了民汉师生的思想情况。同时,本文简要概括了民汉合校后的成功与不足,以求能给新疆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并且能够成功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
"民-汉-英"双语教育是自英语进入我国民族教育原有的"民-汉"双语教育体制后出现的新兴的教学形态.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校实施"民-汉-英"双语教育,现已成为民族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本文在广义的双语教育范畴中讨论"民-汉-英"双语教育概念并对"民-汉-英"双语教育概念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以内蒙古地区民族学校为例,分析"蒙-汉-英"双语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与问题.括多语现象.  相似文献   

9.
民汉合校对提升双语教育、教学质量起到很大的作用。认识它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促进民汉合校教育教学改革。基于此,从六个方面对民汉合校的优势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问题所在,以期为南疆双语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断深化少数民族教学改革是民族地区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心,以往民汉双轨体制内的少数民族教学改革的成效已几乎发挥到了最大,要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必须彻底破除民汉教育双轨制,逐步实现民汉教学一体化。本文以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本科专业基础课程"西方经济学"为例,分析民汉教学一体化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疆师范大学自2010年开始对本科学生实行民汉混合编班制,旨在以"五统一"的教学模式更快提高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由于新疆地区民汉教育的差距和学生学习成绩的差距,使得民汉混合编班在实践中面临挑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分析了影响民汉混合编班教学成效的因素,提出民汉混合编班在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规格、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的改革途径,以期提高这一教学模式的质量,加快对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民汉合班"是新疆高校近年来为缩小民汉教育质量差距而采取的一种教育模式,是"民汉一体化"教学思想的表达."民汉合班"的班级主体构成打破了以往单一民族成份的格局,由此也带来了班级文化呈现主流民族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共在的多民族文化并存态势.文章从文化共生班级文化内涵解析入手,论证了"民汉合班"追求文化共生班级文化的价值,并提出了构建文化共生班级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民汉合校作为民族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目标在于培养“民汉兼通”人才。通过对一所典型的民汉合校完全中学的教师调研,了解民汉合校的办学形式与少数民族教师专业成长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达到民汉合校政策和少数民族教师成长双赢的目标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荣荣 《考试周刊》2015,(11):187-188
新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教育上自2006年开始全面实施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这里的双语主要指民族母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如何让民汉幼儿更好地交往,是双语幼儿园中一个重要话题。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新疆双语幼儿园中小班民、汉幼儿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从幼儿园环境创设、游戏及家园合作等方面促进民、汉幼儿的交往。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当前新疆高职高专院校民汉一体化教学特点,总结出适合民汉一体化项目教学融入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并对高职高专民汉一体化项目教学的创新教学改革实际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民汉合校作为民族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目标在于培养“民汉兼通”人才.本文通过对一则民汉交叉授课课例的分析与反思,进而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31):6-7
新疆民汉合校小学重视加大教育信息技术设备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某些教师对学校教育信息级技术认识不到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缺乏,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偏低,培训不够等问题。要着力引导民汉合校小学教师更新观念,开展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教师信息化专业的研究,民汉结对帮扶,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双语、双语人、双语社会、双语教育的概念及双语教育的功能进行了说明,对双语教育的发展历程及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思路作了阐述,并指出新疆民汉双语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人,实施双语教育,有利于实现新疆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9.
目前新疆高校的民汉一体化教学处于政策调和制衡的试验期,真正的民汉一体化教学体系至今还没有完全成型。伴随基础教育期双语教学的大力发展,推动民汉一体化教学的理念及现实框架上都已经俱全,新疆高校一定要抓住机会,利用实行民汉一体的教学去整体提升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准。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实施的双语教育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内地普遍实施的汉英、汉法、汉俄等双语教育;另一类是就保护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角度,专门针对我国少数民族实施的民汉双语教育,它涵盖了教育机会平等、语言水平提高、多元文化认同这三个方面。新疆的学前双语教育属于第二大类。由此可以将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定义为: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机构用民汉两种语言对少数民族幼儿进行的语言与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