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观是江泽民发展思想的战略核心,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理念。可持续发展观印证了政治生态发展的击璁律,与变化了的政治生态相适应,成为了当代中国政治生态的主题。可持续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王蒙无疑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大家。他的沧桑经历,他的处世哲学,他的思想情感,从他的创作中读者都能细细体会。他是复杂矛盾的,却也是真实具体的。王蒙是当代文坛上高产的作家,在他小说作品中,读者看到了一个熟悉而独特的字———“海”。王蒙对海情有独钟,孜孜不倦地在小说作品中对其进行描写,海折射出了王蒙的思想情感与理想追求,而王蒙自身也似一片汪洋大海般博大精深。另外,王蒙的语言具有一种“海”的气势,排山倒海,洪浪袭来;他笔下塑造的小说人物形象更具有一种“海”的气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是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层面上来阐述当代中国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 ,并由此出发提出必须深入挖掘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吸收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内核 ,从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生态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4.
一、导语本文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意识流与传统的叙事体作品有什么不同?意识流能否进入现实主义的高度?若能进入,那它是一种怎样的现实主义?王蒙首创当代中国的意识流小说,把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引入我们这个有着古老文化传统的国度里,因此,我们顺便谈谈王蒙的“意识流”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作家冯骥才写过一篇评王蒙的文章,文中说王蒙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给人一种杂色感。“杂色”,这里是丰富、多变、机智的代名词。在中国,像王蒙这样目光犀利、机智聪慧的作家很少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王蒙的“杂色”世界。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文明世代相承、历久弥新、不断发扬光大,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葆青春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7.
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与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背景下的高职教育体系相结合,积极打造以“和为生、行为态”理念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校园,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围绕着自然生态优美、管理生态高效、人文生态厚重、服务生态高远四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理论观点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牢固坚守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阵地;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提高 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大力发展主 旋律文化;必须积极探索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建立完善的文化工作 法规;必须坚持和改善党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努力纠正当前文化建设中的 错误倾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加以精密的甄别。从内涵、特征和功能等方面入手,对二者加以比较,不难发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较大的差异,二者本质上是不相容的,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又确实存在着可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借鉴的积极成果。推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进程,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二者加以甄别,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国情,发扬传统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10.
王蒙,中国知识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五十年代以《青春万岁》和《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闻名于世,也因此被打成右派,七十年代末复出后成为文学界的“领头羊”,八十年代做文化部长,九十年代初,别人都不知道谈什么,“但王蒙仍在从容不迫谈论着《红楼梦》。”①于是,有《红楼启示录》和《红楼梦》评点本问世。②王蒙因此而以一贯的调侃自嘲让朋友注意“一颗冉冉升起的红学新星”;《红楼梦》学会会长冯其庸先生,对由“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兼红学家王蒙来完成这样红学史上的大事”,激动地“半夜里又从床上爬起来”,为由“大才子”、“大作家’、“大智慧大文化人”王蒙而著“我们时代第一部王评《红楼梦》”而“中夜不寝”,并“为之击节”、“连连浮白”、  相似文献   

11.
王蒙作为一个文学家,有着自己的人生哲学,那就是尊重与热爱生命、尊重世俗的常态的生活。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和乐趣在于学习、实现人生的艺术化,而文学则是实现这种人生可能性的一个理想途径,这就是王蒙的文艺思想。王蒙的人生哲学及其文艺思想是对中国传统儒家和道家思想文化的继承和超越,这种人生哲学能够使人获得幸福和智慧,在当代众声喧哗的多元化语境中有着值得重视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文化视野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当代文化思潮独立并存、相互联系,又彼此冲突、渗透补充、竞争发展的实际,对构建互动战略关系,确立科学、人文、国际、现代新思路,实施“一主多元”“合作共生”“融通创新”新战略,提出了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西化模式和苏联模式到中国模式、从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到改革开放走自己道路的艰辛探索历程。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着中国式现代化,人民中心的思想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宗旨和依靠力量,党的全面领导和“两个维护”“两个确立”思想确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以及思想政治权威和组织领导权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思想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方式,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发展方针。新时代要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实施“两步走”的战略步骤,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动力,采取斗争精神的战略手段,创造良好的国际战略环境。  相似文献   

14.
宏富著述、独到见解、新文化运动以来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中西诗性智慧为王蒙诗学出场提供了逻辑前提、理论基石和诗学理据,最终使王蒙诗学得以可能,深入阐释王蒙诗学内生机制与民族文化精神资源的互动关系和深层动因等,是王蒙诗学的当然路径,必将推动后形而上学语境中中国当代诗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智慧。其中国文化精神的主要意蕴体现为“忧以天下”的历史责任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而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革故鼎新”的革新思想。  相似文献   

16.
保卫汉语     
长期以来,汉语孤危的弱势地位加深了其语用品质的低劣化,形成了有目共睹、令人忧思的“汉语危机”,王蒙先生早在2004年文化高峰论坛上即振臂疾呼“汉语的教学、传承、研究、数码化应用与审美创造是当前文化界的急务”。在全球化进程日益深人的今天,当代汉语文化走弱的趋势并未得到有力的遏止,相反在异域文化的激荡冲击下,汉语主体资格益...  相似文献   

17.
“大同”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理想社会最高形态的描述,也是近代知识分子理解社会主义的文化源泉。中国共产党将“为世界谋大同”书写在自己的使命旗帜上,传承“大同”思想的文化基因,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立足于当代中国与世界发展的现实条件,实现了对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的超越。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的经济政治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文明交流与安全卫生事业等各个方面做出中国贡献,是在超越的基础上对实现“大同”做出的积极实践。以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文化认同的历史规律,是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理论与实践层次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成中英是当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多年来,他在海外为传播中国文化,推进中国文化的世界化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对中国文化所持的态度是“推陈出新”,他的关于中国文化现代化和世界化的理论见解以及他的“新‘新儒学’”理论体系的构想,正是这一精神的体现。从他的思想中可以反映出当代新儒家新的心态和新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提出“文化中国”蓝图构想恰逢其时。文化中国,有三个层面的内容表达:第一,文化中国是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自觉把建设“文化中国”作为今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资源,对其进行挖掘梳理将有助于解决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在理念上的困境。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和谐共生、尊重自然的固有规律思想、敬畏生命的人文主义思想等宝贵的生态思想精华。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