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作家选刊(小学)》2021,(3):F0003-F0003
尊敬长辈,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今时代,弘扬中华孝道文化,传承家风家道美德,赋予孝道文化以时代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们特别策划了“意林中华孝道”栏目,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助力。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中,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始终以其独特风采和巨大魅力闻名遐迩。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内涵丰富,天子诸侯卿士大夫普通民众等各色人物,于国于家于父母兄长于长辈上级于朋友同仁等各种关系,孝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世人眼里,以孝作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然而,在当今社会,不是最黑暗、最动荡、最贫困、最荒淫腐朽的时代,总之不是最坏的时代,却是最不孝的时代。因此,我们要把握孝文化的真实内涵,分析传统文化下对孝道存在的诸多误解,从而在现实动态下把握孝文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推崇的伦理观念,在古代社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在高校德育、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德育中要发挥孝道的重要作用,它的实现要从不同方面入手,不断推进,从基本的情感认同、知性的孝道理论、具体的实践落实到孝道的最终升华。  相似文献   

4.
一、调查研究,选定主题在专题调查研究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对于父母和长辈的关爱处于一种麻木不仁、无动于衷的状态,不理解父母与长辈的苦心,不体会父母和长辈的爱心,不接纳父母与长辈的用心,要求父母和长辈对自己百依百顺,从不检查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稍有一点不满意就发脾气,轻则大哭大闹,重则离家出走。这说明,现在很多学生不但不理解父母和长辈的关爱,更不会感谢父母与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因此,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就这个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会感恩”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疏导使学生走出娇生惯养、不知感恩的心理误区,初步明白感恩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百善孝为先",孝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但是孝道不是一味地顺从父母长辈,在长辈出现错误,甚至是犯罪时,作为子女是否能够敢于指出呢?我们是否敢于诤谏呢?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来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道。  相似文献   

6.
一、调查研究。选定主题 在专题调查研究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对于父母和长辈的关爱处于一种麻木不仁、无动于衷的状态,不理解父母与长辈的苦心,不体会父母和长辈的爱心,不接纳父母与长辈的用心,要求父母和长辈对自己百依百顺,从不检查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稍有一点不满意就发脾气,轻则大哭大闹,重则离家出走。这说明,现在很多学生不但不理解父母和长辈的关爱,更不会感谢父母与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因此,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就这个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会感恩”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疏导使学生走出娇生惯养、不知感恩的心理误区,初步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增强感恩的意识,为他们学会感恩做好心理铺垫、情感铺垫和行动准备。  相似文献   

7.
关爱三步曲     
为了让“留守孩”体会到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感受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并逐步认识到自己应该体谅父母、关心长辈、刻苦学习,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让父母放心、长辈称心”的孩子,辅导员可适时开展“关爱三步曲”活动。第一步:体验劳苦过去时求一份业,打一天工。利用双休日,组织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孝道文化如何煥发生机,“新千禧”这一代人与传统孝道文化的遭遇将以何种途径展开。在传统与现代的“出场语境”嬗变之间,探究传统孝道文化的化育如何从“当年”到“当下”,“孝”的化育可以依赖如何的“出场路径”,应当表现为如何的“出场形态”的问题[1]。  相似文献   

9.
摒弃传统忠孝文化中包含"愚忠"、"愚孝"的因素以及不合人性的部分,汲取其精华,对忠孝教育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对国家、人民的忠诚,对学习、做事的尽责,对父母、长辈的孝顺,对亲人朋友的关爱。靖江市生祠中心小学凭借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围绕打造"忠孝文化"这一核心校园价值观,开展了一系列探索。  相似文献   

10.
姜冰 《华章》2012,(35)
作为《论语》中重要思想内容之一,“孝道”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对子女应对父母尽到尊敬、关爱、养老送终等义务提出了要求.纵观《论语》,其中提及孝道观点和思想的内容有十几条之多,较为系统、全面地对孔子孝道思想予以了阐释.本文对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孝经》是先秦儒家关于孝道的重要著作。其中的养老、敬老、尊老、亲老、送老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美德。这种孝道的美德作为一种人文精神,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进行着转换以适应新时代的社会背景。弘扬博爱、广敬的孝道精神,对于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对于家庭关系的稳定和谐,对于保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孝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本文论述了加强思想教育,认同传统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宣扬孝道人物及其先进事迹,并在学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使经典阅读重回课堂,从而最终实现孝道文化的回归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孝道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历史的发展为"孝道"赋予了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时代内涵,对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申宇 《天津教育》2023,(27):41-43
<正>教师作为培育和传递知识文化的重要角色,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职责尤为重要。而中华优秀的传统孝道文化,作为中华文明千年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孝道,不仅是对父母尊敬和孝顺的一种表现,更是对社会、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和关爱。因此,将孝道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本文以中华优秀的传统孝道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为主题,研究并探讨了其实现方式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儒家孝道文化产生的基础主要是虞到周代时形成的孝思想和社会现象,儒家孝道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事亲”、“孝弟”,它有积极善良的方面,也有消极落后的方面。儒家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巨大的影响,涌现出很多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事迹,且制定了相应的法令和政策。弘扬儒家孝道文化的精华,要继往开来,加强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建立新型的现代孝道观。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对192名大学生的孝道观念与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客亲留后的赞成程度最高,其次是敬爱祭念、抑己顺亲,最后是随伺奉养;当代大学生最赞同的孝道观念和行为是"多陪伴父母、与父母多联系、多和父母聊天"、"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常回家看看"等;大学生最反对的对待父母的行为和观念是"绝对顺从父母、盲从"、"不赡养父母"、"不关心父母"、"打骂、虐待父母"等;他们认为当今社会仍然需要提倡孝道观念的主要原因是"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养育之恩必须报答"、"提倡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等.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基本上持肯定态度,但又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点,对传统孝道既有继承又有超越.  相似文献   

17.
孝化是关于孝的观念、规范以及孝的行为方式的总称。传统上,孝化即指孝道,它所涉及的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家庭伦理关系的处理问题。既有理念上的又有实践上如何具体操作的方式。《孝经》的说法“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行则要“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  相似文献   

18.
传统孝文化的主要内涵包括祭祀先祖、善事父母、传宗接代、孝以事君、光宗耀祖等,但其本位是养老。随着社会的发展,孝文化在严重丢失,不孝现象屡屡发生,孝道观念淡漠。析其原因,主要是行孝能力下降、教育功能与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孝文化回归养老本位,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效途径有:践行孝道,养成行孝习惯;潜移默化在家庭中进行孝道教育;对在校生进行孝美德教育;全社会形成一股合力,弘扬孝道文化。  相似文献   

19.
传统孝道中“移孝作忠”,“祭礼祖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损”等具有二重性,应汲取精华,剔除其糟粕,以使传统孝道中的积极因素得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的姓名和欧洲人的姓名不同。中文的姓名常常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寓意,比如父母希望子女所拥有的品格学识、长辈们的期待或者亲人们的祝福等。中文的姓名也常常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联系,如儒家思想、五行、风水、周易以及古代文学等。中国人起名还与辈分有关,即什么辈分的姓名中便有固定的字或偏旁。丰富多彩的起名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