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榆树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为健康教育有效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榆树市109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36.6%,存在中等程度问题者占5.9%,存在较重及严重问题的比例为0.1%;(2)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高中生;(3)男女中学生心理健康比较差异不显著:(4)家长的不同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到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专制型教养方式家庭长大的中学生心理问题要极为显著的高于在权威型或宽容型教养方式家庭长大的中学生。结论榆树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2.
湖南城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深入开展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调查湖南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运用SCL—90量表随机对1570名中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表明城乡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0.56%,其中严重心理问题学生有3.69%。比较显示,农村与城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中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但城乡中学生各年级间心理存在显著差异,农村中学生中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是初一和高一,而城区中学生中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是初三和高二。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既不容乐观,也不宜悲观。各因子分中,农村中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两因子显著高于城区中学生,抑郁和精神病性两因子也显著高于城区中学生。与全国中学生常模比较,湖南城乡中学生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常模,心理健康整体状况高于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平均水平。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湖南城乡中学生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低于全国青年心理健康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兰州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兰州市中学生的心理压力源、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8.33%的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有44.77%的学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有15.36%的学生存在重度心理问题.针对上述情况应采取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注重对专业教师的选拔和培训、重视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济源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编自王极盛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济源市11所学校的1450名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发现被试心理健康整体状况基本正常,但存在中等程度和严重程度心理问题者占相当比例,检出率处于中上水平。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和情绪不稳定。本研究据此提出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王极盛等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洛阳市四所中学466名高三初三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目的是探讨中学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产生的心理问题。结果有80.2%的高三学生和70.9%的初三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虽然毕业班学生中有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人数百分比较少,但有轻度心理问题的人数比较多。这说明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心理卫生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对此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本文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出发,分析了中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并从家庭、学校、社会入手提出了增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据北京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可知:中学生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学校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界和全社会的热点和焦点,从各方面看,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有关报道,约有20%的学生具有各类心理问题,而农村学生占一半,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人们的普遍注意。以齐齐哈尔市三所职业高中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作为测量工具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调查研究中齐齐哈尔市职高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38.2%,其中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占5.6%。总检出率较高,但中度以上心理问题检出率较低,总体情况良好。各维度方面,学习压力均分最高,其次是焦虑症状,然后是人际关系紧张和敏感症状。由此可见,学习压力、焦虑、人际关系问题是齐齐哈尔市职高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自编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卷对贵州省81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中学生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占9.29%—29.47%,问题较严重的占3.43%—18.59%;在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项目上性别差异明显;在学习焦虑等六个项目上存在年级差异,其发展趋势呈现起伏状态;学业优秀的学生在孤独倾向等四个方面得分低于学业不良学生,表现出较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大学生的自尊与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被试学生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Ⅰ类学生450人,占16.01%;有某种心理问题需要引起关注的Ⅱ类学生790人,占28.11%;心理健康的Ⅲ类学生1570人,占55.87%。UPI分值与自尊分值显著负相关(r=-0.3515,P=0.000),UPI三个类别学生自尊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F=12.079,P=0.000)。我校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自尊水平,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尤其女生,应重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自尊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1 问题提出。在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很多研究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贫困地区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为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贫困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了解贫困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贫困地区城区中学和农村中学,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以及不同年级、性别、户别、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何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针对当前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现状,本文就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当前如何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自编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个别访谈提纲》,对山东省某市4所中学的37名学生和16位教师进行心理访谈。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普遍存在五个方面的心理问题;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对此,学校和教师应采取相应对策进行积极干预,改善和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09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测查新生374名。结果表明可能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一类学生占10.17%,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二类学生占28.53%,心理健康良好的三类学生占61.30%。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性别因素和城乡因素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乇极盛曾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32%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大量调查研究与媒体报道表明,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健康不容乐观.中小学生作为基础教育的主体,其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已经纳入学校工作范畴,但是并没有真正融合到学校教育中去,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还存存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这样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据有关心理咨询机构统计。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不健康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笔者认为,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有些不良行为是心理问题不是品德问题,更多的问题是心理因素和品德因素混在一起。教师要把握准心理健康标准,明确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正确区分成长过程的正常行为与心理问题、品德问题行为的差别。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不宜轻易使用“批评方法,”应着力于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探究,并加以疏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某校2394名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女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好于非独生子女,应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往届学生,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农村学生。其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体人数的9.15%,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偏执""抑郁""情绪波动""交往障碍"4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曾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32%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大量调查研究与媒体报道表明,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健康不容乐观。中小学生作为基础教育的主体,其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