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课堂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生成活动。让学生在动态的课堂中自主获取知识,要求教师转换角色,打破种种预设,及时关注学生的课堂变化,真正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刘颖 《学子》2014,(10):81-81
随着中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渐渐发生改变,在课堂上教师成为引导者,学生则成为主体,使学生"学会学习"成为课堂主要目标。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传递出来的重要信息之一便是"教学互动",即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充分交流与互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初中化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需要注重对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一、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学习本身就包括认识和情感两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笑"的意识,把握"笑"的艺术,展现"笑"的魅力,使课堂在教师"笑"中奠定民主、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学生"笑"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成长;让数学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4.
陈建 《成才之路》2010,(30):83-83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如何使掌握历史知识由原来"艰苦的任务"变成奉献给学生的"宝贵的礼物",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为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但实际上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课堂的开头导入,而忽视结尾设计。这种"虎头蛇尾"式的上课模式使学生惊喜在前,失望在后。因此,我们要善待课堂结尾,精心设计,不断改进方式方法,让课堂结尾成为奉献给学生的礼物。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要求,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成为课堂的主人。作为一名思品教师,笔者发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无法体现学习思品知识的价值,致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针对此现状,笔者在教学中采取"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这一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下的新教学模式,即"协调关系——以生为主——应用",让学生真正体验学思品课的乐趣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中考数学复习课中,不仅要考虑学生过去知识存在的不足,还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加强知识的整理归纳,又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使得如何上好复习课成为了所有初中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教师素养"、"科学备课"、"魅力课堂"三方面进行阐述和探究。  相似文献   

7.
将多媒体和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变了多年来传统课堂上外语教学中教师作用的定位。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促进者,交际活动的参加者,学生学习外语的帮助者。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自主性,需从观念、能力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角色的深层次转换。新模式下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新课改更倾向于启发式、讨论式、诱导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然而,老师在新课改的课堂上却"遭遇"了新的麻烦——"插嘴"。如何看待和处理"插嘴"现象成为摆在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朱学艳 《成才之路》2010,(36):I0021-I0021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开展课堂讨论,收到了如下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杜敏 《成才之路》2012,(27):16-I0013
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想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能学";深化拓展知识,让学生自己"独立学",才能使学生在有效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必须从传统的知识权威、知识提供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支持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我校的"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课堂模式,正是体现了这一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12.
全省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创设对话的课堂,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启发和讨论,实现个体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全面发展……"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渠道,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场所,所以它理所应成为我们最关注的焦点。提高课堂效率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因素,师生关系如何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影响着教学成果的好坏。从教学过程看,学生是知识的获利者,是学习的主体。而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而言,应该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呢?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于"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充当着知识的权威者、垄断者、传授者,掌握着课堂的话语霸权,学生则因为知识的不完备而处于被动的接受者的位置。新课程理念不再以知识的传授为本,而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师生的平等参与和探究。"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了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成为了"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最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师生合作探究获取新的知识。本文就语文课堂合作讨论的实施意义和方法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易刚 《教师》2014,(13):9-9
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湖南省湘西雅思实验学校生物学科组教师通过大量的探索实践总结出:以导学案为抓手,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导学案是建立在教案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出的一种学生学习方案。它改变了以往课堂讲解知识时"满、透、细、实"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16.
杨毅园 《教师》2011,(7):46-46
高中新课改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实现双边的互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应该是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点拨学生思维;学生也不仅仅是接受知识,更应该通过主动学习,理解知识和获取知识。因此应该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重要地位,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而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问题探究和问题解决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对"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作一些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17.
李雅琼  李怀庆 《文教资料》2010,(35):140-141
构建高效、和谐的思品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创设教学情感生态环境,有效地激活课堂,更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主动参与。教师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友爱、理解信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让思品课堂教学洋溢着"情",充满着"爱";让师生的创新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尽情的彰显与释放,成为一种享受,从而更有效地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堂效果,实现学生、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孙丽梅 《考试周刊》2010,(38):178-179
如何高质量地实施高中新课程计划,培养高素质的高中学生,成为当前高中教学需要研究和突破的课题。教师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渗透化学知识的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因为教师在知识上闻道在先,有着知识上的优势,再加上师道尊严的心理优势,使教师在课堂上成了课堂的中心。课堂教学成了常演不衰的"教案剧"。教案即剧本,教师成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多数学生只能充当看客与听众。"新课程改革的本质是什么?"答曰"把属于学生的东西还给学生。"所以笔者认为通过一些问题情景设置,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是一种效果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物理课堂上只有学生思考了,学生的思维才能够积极地动起来,才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地思考和探究,让学生思维的每一个细胞都高速地运转起来,促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让学生的思维可以在物理课堂开花,促进学生大脑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和理解.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运动场,促使学生思维奔跑在物理知识的赛场中,教师要注重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和思想,牢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一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