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韵 《集邮博览》2012,(10):86-86
青铜器.国之瑰宝,无声的史诗。初识青铜器是在学生时代的历史课本上,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造型各异的古代器物,让人觉得既重要又神秘。当时。因年龄和条件所限,对青铜器的认知不甚了了。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16,(4):141-144
中国的青铜器出现于史前,繁盛于夏商周时期。不仅器物类型繁多,而且造型庄重华丽,纹饰精湛优美,为世界所罕见,且铭文内容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文字发展演变的珍贵资料。从用途上来说,青铜器分为容器、兵器、乐器、车马器等几个大类。本文简介一些青铜容器主要的种类和名称。  相似文献   

3.
李树浪 《收藏》2012,(1):38-45
青铜时代是中国龙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享有使用青铜特权的王室贵族,将龙纹铸造在青铜器皿的表面。增添了器物的装饰效果,也体现了使用者的威严和权力。青铜器从商周的繁荣时期到秦汉的颓败时期,各式各样的龙纹也一直随着青铜器的发展而演变。  相似文献   

4.
古代青铜器     
青铜器主要指商周时代祭祀的礼乐器具及贵族日用的器物,现许多器物的名称大多来自器物上的自署。大体可分为八个类别,古籍中记载着其用途。现介绍其中四个类别。  相似文献   

5.
正经过了史前人类对于自身的探索和审视,人物形象开始以独特的姿态出现在了商周时期的艺术创作中,玉石雕刻、青铜器雕饰等都出现了人物形象,或以人物为器物的局部装饰,或作为器物的整体形态加以表现。青铜器在商周时期作为国之重器,其上所雕饰的人物形象在不同地方、不同时期,由于地域文化、时代精神、社会生产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也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形式。虽然在青铜器雕饰中人物形象只占到了很少的一部分,但作为  相似文献   

6.
梅春第 《收藏》2001,(8):87-87
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璨,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享誉世界久已。而鼎义是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物之一、是古时候用以烹煮肉类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和秦汉延续2000多年,它一直地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其中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鼎有很小的,也有极大的,小的不足四寸,  相似文献   

7.
马景政 《收藏界》2013,(11):49-52
若不是器物周身诗书画印的一派风雅韵致,若不是器物蕴涵里的那些深邃和厚重,单是“暖锅”二字,绝难叫人与收藏和鉴赏扯到一起。殊不知,这类三件套的瓷质器物出身并不卑微,商周青铜器里的重要礼器簋和豆,便是普通暖锅和高脚暖锅的祖先。所以,这两种器型才有簋式暖锅和豆式暖锅之称。同治光绪年间,此类器型的浅绛彩瓷器作为以陈设功能为主的时尚品,曾在官员和文人阶层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8.
任珍妮 《收藏》2018,(12):88-92
铭文最早是指在青铜器上所铸造的用以记铸该器的原由、所纪念或祭祀任务等的文字,后来则泛指在各类器物上留下的记录该器物制作的时间、地点、工匠姓名、作坊名称等文字。耀州窑瓷器上的铭文种类丰富,大致可分为姓名(花押)、数字、吉语、纪年(日期)、诗词、用途和其他类。  相似文献   

9.
古韵 《集邮博览》2014,(9):82-82
正每一件器物的存在,都有它的使命。而每一件历经千年流传的器物,其背后都蕴藏着厚重的历史和神秘的故事。青铜器,从两河流域到华夏中原,从千年帝都到当代城乡,从庄严神圣的祭祀大典到人流如织的现代博物馆,它从沉睡中醒来,穿越千年来到这里,来向世人讲述那古老的文明,呈现古人的智慧、技能和梦想……中国青铜器,数量大、品种多,无论工艺和技术,都堪称经典,以特有的魅力享誉世界。它作为历史的见证,被编入了  相似文献   

10.
唐新 《收藏界》2011,(11):43-46
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融部,与安徽省毗邻,位置优越,人几众多,物产丰富,是淮河流域典璎的鱼米之乡。存圈始县城东南!公里有一个高约60米的土岗,当地人称其为“候古堆”。1978年,固始县城关镇砖瓦厂在侯古堆取七时,发现一座长方形竖坑,并取出坑内部分器物,后经文物部门勘察,浚处实为一春秋时期的人裁,河南省文物部门随即对蕻地展丌抢救性发掘。经过发棚,该墓(一号墓)眨其陪葬坑出土青铜器、玉器、漆器等符类器物敬卣件。该墓的墓主经考证是宋景公的妹妹、吴…太千犬差的夫人勾部夫人。该墓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方向     
于水 《收藏》2012,(18):104-105
一广州的方向跟我坐在一块,人物造型上满拧,他天庭宽阔浓眉大眼,倒像是个北京爷,而干瘦的我,像是从小就喝凉茶长大的广东客。古人讲,南人北相比较有福。方向喜欢画画并把它变成职业算是头福,从广东画院调到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便是二福,这三福最为重大,即带有广东特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体育的国际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国际体育特别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迅速发展 ,国际体育交往日益增多 ,体育的规范领域已超越国界 ,形成了体育国际化趋势。中国体育的国际化问题因将在中国举行奥运会 ,日益成为体育理论界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集邮博览》2008,(10):66-66
The Cooperation Signing Ceremony of China Life and China 2009 World Philatelic Exhibition (‘China 2009’) was held in Luo Yang,August 25,2008. The following members attended the ceremony:Mr.Zhong Fan,GM Assistant of Strategic Planning Department of China Life Insurance Company Lid,Mr.Kuai Tongwen,General Manager of He Nan Branch of China Life Insurance Company Ltd,Mr.Yang Haifu,Secretary-General of Executive Committee of World Philatelic Exhibition and General Manager of He Nan Postal Service Company,Mr.Guo  相似文献   

14.
周继厚 《收藏》2006,(5):108-112
妇女徽章在民国时期就有颁发,新中国的妇女徽章堪称中国妇女光辉业绩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妇女徽章的制作方法有铸造、冲压、雕刻、手工等;所用材质有铜质,银质,陶瓷等;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体育实践的历史审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卢文云 《体育学刊》2006,13(1):122-125
通过历史文献,分析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村体育实践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中国农村体育的发展要强化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作用方式要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要加强农村体育基层组织建设,培育农村基层体育骨干;要充分挖掘、整理和推广地方性、民族性的体育活动项目,丰富农村体育活动内容;要因时、因地、因人、因项目制宜地开展农村体育活动,为农村的传统节日庆典注入新内容;重视农村社会弱势群体和异地民工的体育发展问题;重视农村学校体育,充分利用农村学校体育资源。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武术的历史走向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中国武术的发展大致有三个方向一是全盘西化,二是保持传统,三是折衷发展。文章围绕以上三个方面,从哲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提出了中国武术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健身健美产业市场的行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健身健美行业管理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和中国健美协会共同负责,两者是政府与社团组织之间的关系,既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又有各自的责权,在管理范围和范围方式上互有侧重。  相似文献   

18.
站在"形式逻辑"的立场上,我国一些体育学者提出"中国体育Sports化问题",易使中国体育偏向竞技发展,从而陷入竞技化发展的误区.然而,从"自然语言逻辑"的"约定俗成性"和"多义性"看来."中国体育Sports化问题"根本不存在.  相似文献   

19.
站在“形式逻辑”的立场上,我国一些体育学者提出“中国体育Sports化问题”,易使中国体育偏向竞技发展,从而陷入竞技化发展的误区。然而,从“自然语言逻辑”的“约定俗成性”和“多义性”看来,“中国体育Sports化问题”根本不存在。  相似文献   

20.
以新兴数字化教育--电子竞技运动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网上检索法和逻辑分析法,综述了电子竞技运动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从数字体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电子竞技运动在我国的发展趋势,着重提出了发展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